红生鼻祖——米应先
◆ ◆ ◆ ◆
红生鼻祖——米应先
刘新阳
◆ ◆ ◆ ◆
一般认为,汉调入京的时间是在道光八年至十二年(1828—1832)之间,这是因为粟海庵居士在这一时期所著的《燕台鸿爪集》中有“京师尚楚调。乐工中如王洪贵、李六,以善为新声称于时……”的明确记载。但是,汉调入京最早却可以追溯到乾隆末年,这时北京的戏曲舞台上就有了汉调艺人的身影。四喜官可能是最早进京的汉调艺人,但是四喜官没有留下更多的生平记述,只知道他姓时,字瑶卿,是无锡人。据说四喜官最初是贵族的家奴,幼年时学唱过昆曲,后来进入北京保和部和集庆部演戏,是一名出色的旦角演员。在四喜官之后,汉调艺人入京最具声威和名望的首推米应先。
米应先塑像
米应先(1780—1832),字石泉,号桃林,湖北崇阳人。幼年进入戏班学戏,学成后便随戏班四处演出,在湖北演出时,人称“米戏官(倌)”。有关米应先入京时间,没有准确的记载,但米应先大致入京的时间是在乾隆末年到嘉庆初年这段时间。米应先进京后搭班享誉北京的“四大徽班”之一春台班演出,因其擅演“老爷戏”而轰动北京。后来,米应先因多年演出,积劳成疾,经常吐血,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回到湖北老家,在崇阳县洋泗桥建宅安家,在家中授徒传艺,登门求教者络绎不绝,还曾应邀在家乡抱病演出。
米应先身材魁梧,高音大嗓,演出知名的关羽戏有《破壁观书》、《古城会》、《战长沙》、《走麦城》等。在封建社会里,崇尚神佛是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关羽又是出了名的“关圣帝君”。据说,米应先塑造的关羽形象端庄威严,双眉微纵,眼不轻易睁开。在化妆上,只是略扑水粉,不涂红脸,同时重唱轻做。平时,米应先在家中也供关羽的神像,早晚烧香。每逢初一、十五,自己也必到关帝庙去参拜。唱“老爷戏”前数日,必然沐浴、斋戒,一旦到了后台便绝不与人交谈。等戏演完了还要焚香送神。可见,在那个时代里,米应先不仅把关公视作天神,而且把自己演出的关公的这个舞台人物也作为神来对待。
搭班:戏曲艺人作为某一班社演出中的成员,参加该班社演出,叫作搭班。搭班一般只是口头“合同”,但按照惯例,事先必须讲明薪金、演出剧目和在班时限。一经搭班必守班规,不许临时或突然离开这一班社。
老爷戏:关羽死后不但被佛、儒、道三家称为神,更被历代皇帝前后加封23次之多,其中以明万历年间“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的封号为尊,所以民间历来都把“关圣帝君”视为天神,尊称其为“关老爷”。戏曲演出中便把以关羽为主角的剧目称为“老爷戏”,这类剧目有《白马坡》、《灞桥挑袍》、《古城会》、《战长沙》、《水淹七军》、《走麦城》等。如果按戏曲行当划分,“老爷戏”还可以称为“红生戏”或“红净戏”。
相传,米应先在北京三庆园演出《战长沙》中的关羽时,他不化妆,只是先穿“行头”,而后坐下用手捏脑门。等快要上场的时候,一口气把一壶酒喝光,戴上盔头和髯口,用左手水袖遮面,到台口再抖水袖亮相。这一亮相可不要紧,台下看戏的观众轰然跪倒一大片,以为是天上的“关圣帝君”到凡间“显灵”了。还有一次,是在北京西河沿正乙祠,清廷的官员举行新春团拜,特约米应先演出《战长沙》,结果这次也不例外,喝了酒上场的他照样“显灵”,致使席间看戏的官员们以为真的是“关公显圣”,不由自主地起立、离座。尽管这些传说可能发生过,也许没有真实发生过,但米应先“红生戏”的表演艺术,足以令人称道却是可信的。
行头:是对戏曲服装的总称,这种称法一直沿用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