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赴苏公派计算机留学生

20 世纪50、60 年代中期,中国先后派遣了近八千名大学生、研究生和进修教师,以及近八千名实习生赴苏联留学,还有少量到东欧留学的学生。要想精确统计出究竟有多少人到苏联学习过计算机及相关技术,是十分困难的,学习半导体、光学仪器、自动控制、精密机械、通信、无线电等专业的许多同学,回国后也加入到计算机科研、生产的队伍中。

1956 年夏,留苏预备生在北京俄语学院进修(朱鹏举供,后排左一)

1956 年1 月,在中共中央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说:“依照我们最急需的门类,最迅速地派遣若干组专家、优秀的科学工作人员和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到苏联和其他国家去做一二年的实习,或者当研究生,回国以后,立即在科学院和政府各部门分别建立起这些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并且大量培养新的干部。”

留苏预备生要到北京俄语学院(现外国语大学)学习一年,留学的专业已经确定,除去生活用语,学习俄语也要专业定向,直接由苏联籍教师授课。1956 年“五四”青年节,在俄语学院大礼堂,校长宣布:“要从预备生中选派100 人到苏联学习电子计算机(实际落实80人)。”然而一直等到9 月秋季开学,其他专业的同学都陆续出发了,计算机专业的预备生还在教室里学习俄语,心中不免七上八下。10 月,教育部代表到俄语学院宣布,苏方仅同意接收30 人学习,理由是接待能力有限。另外50 名同学分别被安排到国内各大学学习(其中就有一位女生调整到清华大学水利系)。计算所筹备处人员当即宣布名单。

莫斯科动力学院:孙乐之、薛凤林、华秀玲、程文铨、李树贻、杨培青、张淑文、王振山、黄清化、庞秀云、王玉祥、余丽珍、范臻、王玉芝、李颖芝;

列宁格勒工学院:梁琦、宋德芬、范润林、窦喜平、何玉珍、张国光、张修、尹守峻、苏学智、苏梅珍、余泽和、吴景廉、李鹏飞、乞淑兰、焦桐礼。

出发之前,这30 位“金童玉女”和计算所筹备处的人员一起,在西苑大旅社的会议室聆听了筹备处华罗庚主任的讲话:“你们将成为我国第一批科班出身的专家。希望你们学成回国,要努力学习,要把书念薄。”中科院和计算所的代表、家属们在前门火车站送别他们。

合影之后,汽笛长鸣,经过七天七夜的西伯利亚之行,他们到达莫斯科,留学的日子就开始了。1962 年4 月,这30 位留学生学成回国,其中三分之二分配到计算所。20 世纪50 年代,苏联大学生的津贴是320卢布,当时的汇率大约2︰1,中国留学生的津贴是500 卢布,研究生为700 卢布。国家要求大家保证饮食,但许多同学还是省吃俭用购买参考书,购书最多的达到800公斤。

到苏联留学的当然不止是中科院的这一批,还有部队的、电子工业部的、教育部的等等,另外还有研究生、实习生。实习生有到苏联科学院研究所的,也有到工厂的,时间从一二个月到半年、一年等。这些留学人员回来之后,在计算机事业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