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成就良医,请务必做好这几点……

1,日行一善

据清朝编辑《德育古鉴》一书中记载,“日行一善”这个成语出自于哲宗元祐三年任兵器监主簿的葛繁,葛繁坚持每天做好事,后来官至太守。有人请教他如何“日行一善”,他说:“比如这里有条板凳,倒了碍人走路,就弯腰把它扶正放好,即是一善。”

俗语有云,“日行一善,胜似日进斗金。”每天行一小善,久久积累,必成大善。小善有小福报,大善有大福报。

而能成为一名医生,作为一名中医,本身就是行善。医生背后所承载的,不只是治病救人这么简单,它应该还有更深的内涵。

董洪涛先生就曾云,中医是正能量,我致力传播中医理念,希望每个人都能因中医而健康起来。那么,我就是在行善。我天天坚持创作中医文章,即是在天天行善,从中我体会到了快乐与健康。

2,日思己过

《罗状元醒世歌》中有云:“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孟子亦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日思己过是当今每个人应做的功课。

一位中医曾说,在医疗界,有着社会共同的属性,有光明有黑暗,有温暖有卑劣,有纯净有肮脏,还有时常的迫不得已。

走上中医这条路,我们面对的已不再是是否要成为医生,而是要成为一名怎样的医生,我们要时刻反省自己,最终要成为一名什么样的医生,是否对得起在医疗界所承受的苦难?

我们爱患者的同时,也要爱自己,同时有自己的坚持,并努力证明自己。真正的好医生不只是一个掌握技术的“匠”,更是个能经受风雨的成熟的“人”。

相关人士也曾表示,有良知的医生,应该深思我们每天的所作所为!

比如说,作为医生,对疾病的容忍,就是对患者的犯罪。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我们肩负的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天责,我们不能去忽悠病人。如果我们看不了他的病,那么就让患者去别处,而不是要求患者先试试,几百块钱是小事,延误病情可是大事。

3,学会感恩

人要学会感恩,不仅仅是医生,每个人都是。

这不仅是一种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知恩必报的传统美德,一种最为基本的道德要求,而且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理念。

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很难想象他身上是怎样的阴霾密布,让人不敢靠近。除了自然界的阳光能无私地照射他,恐怕再没有其他光明能够轻易进入。

而作为一名中医,更应懂得感恩。

董洪涛先生也曾在他的公众号中发文——《要想成就良医,请先从感恩开始》。

其中说到,“真正的中医人,不但医术精湛,亦必然医德高尚。中医人当学会感恩,这是提升医德的一条捷径,更是中医人必备的医德基础。

一个中医人如果学会感恩,得到的绝对比他想象的多。就像《心经》里说的,为人念此经者都是真正大福报的人。

懂得感恩的中医人,也就能理解“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道理,从而自觉自愿地以感恩的心态回报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关怀和帮助,并使感恩成为自己临床工作的行为准则,这样的中医人必然医德高尚,而道德修养又定会促进医术进步。

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尤其需要懂得感恩的人,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曲黎敏教授还曾说,在这样的时代趋势下,今后的医患关系定会越来越紧张,因为人心越来越浮躁,因为科技越来越进步,因为人情越来越冷漠,怎么办?

我们只能尽全力去做好自己,学会以感恩和慈悲的心,去一点点攻克难题。以病人的痛苦为忧,以病人的康复为乐,何愁病人不信赖我们?

更何况,感恩不但能提高中医人的医德修养,更可以利益自己的健康,家人的健康,和家庭生活的和睦安乐。

董洪涛先生最后表示,若每个中医人都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都能自觉地加强自我道德修养,那么,中医必然有前途,中医的未来将无限光明。

4,回归本职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郝万山老师曾分享一个故事:

他曾接诊过的一位来自日本的病人。这位病人在日本的时候,曾因心慌心跳,多次到心内科找医生,说自己最近总是心慌气短、胸闷憋气。可是经检查,做心电图正常、超声心动正常、冠脉造影也正常。心内科医生就给病人说:“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病人急了:“可我还心慌怎么办?”“那就不是我的事了。”医生说。

“医生是要看病的!”郝万山感叹道,医生不能光顾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而离医生“看病”的本职越来越远。

医生应该给病人一个宣泄的机会,这是医生“看病”需要遵守的准则之一。当然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所以做人才难,做医生才更难,但谁叫我们选择了当一名医生,既然选择了,就要对这份职业有所交待。

医馆视界

<有温度的公众号>

一个整合中医行业信息资讯的权威服务平台,汇集最新中医行业资讯、国家相关政策、民营医馆经营理念剖析等。致力于为民营诊所/医馆提供最有价值的医疗信息服务,推动传统中医馆/中医诊所行业大升级。

商务联系

微信ID:pian6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