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太极之一 :怎样才能松沉

编者:唐才良先生,上海人,武术文化学者,有多篇作品在《中华武术》《武魂》《武当》等武术期刊发表。图为唐才良先生,摄于2011年11月
松沉是练习太极拳不二法门,然而如何做到松沉则是个极大的难题,也许问一百个人,便会有一百种答案。其实松是人人会的,但需要松时却松不下来。
武汇川弟子、太极名家张玉,他曾被褚桂亭称赞为上海太极拳的一面旗帜。张玉的学生问老师:“怎样才能松?”张玉答:“像毛巾,毛巾绞紧后放在桌上,散开来就松了。”张玉老师用生活中的现象解释了“松”,很直观。但是,“松”是明确了,但如何做到“松”,仍是个问题,怎样能像毛巾一般去松开,缺乏实际的体会就很难效仿。
笔者也碰到过这样的问话,确实不太容易回答。比如说,松是“不挂力”(不用力),不用力人怎么能活动?”那是要“行拳走架不用多余的力,该用一斤力,就不用一斤一。”问题又来了,你怎么知道“该”一斤力,这“该”字不是用语言讲得明白的,是要反复实践练出来的。上世纪上海有位劳动模范号称“一把抓”,一斤糖果他一把抓起来,能一颗不多也一颗不少,百发百中。是不是他的手特殊,不是;有无诀窍,没有!那是经无数次练习而成功的。松,也是如此。
松是苦练来的,但借鉴他人的经验也很重要。经验或体验,最好要找一个大家都经历过的事例来说明,这样容易体会领悟。怎么来表达对松的体会呢,于是我反问:“你睡觉时,浑身松不松?”回答:“当然是松的”。我接着说;“睡觉时的松,但只有醒来时才感觉到。那醒来时先把这松的感觉抓住,细细去品味松的感觉,那松不就有了?”我又说:“早晨起床(或夜起)时,这时的浑身肌肉宿力已尽,新力刚起,不挂一点多余的力,关节也是松开的,走路也会感到脚很沉,甚至步履蹒跚,你有这种感觉吗?” 答:“有呀!” “那这种感觉你现在能复制吗?”“ 哎呀!复制不了。” “那好办,回去睡觉,醒来慢慢起床,把感觉抓住后再起来,练拳时再把这种感觉复制出来,你也就基本能做到松沉了。”
我们对自己本能的自然松,往往习以为常,不会用心去体会,而一味追求理想中的“松”,尤其是看了许多关于“松”的文章,反而越发松不起,真是舍近求远。所以,我主张把自己本能的松去找回来。比方说含胸拔背,松肩垂肘,拳场上有些人确实学不好,他太刻意了,但是,他刚起床时的一段时间(特别夜起),就是在自然的含胸拔背、松肩垂肘的状态之中。不是吗,有谁会挺着胸雄纠纠去卫生间的,一定是放松的,所以要记住这种松沉的状态。
笔者原来练拳架时,自以为松了,可是一推手,立马感觉不对劲,怎么也松不起来了,尽是挨打(这“打”不是打架的打,是对方发劲,让你失去平衡,跌出去)。当然,要想松,,最好的途径是去“讨打”,即练推手,让人家把你反复打出去,那时你非松不可。这是松的好办法,但不主动。
要主动练出松劲,仍然是要在盘架子中去练,找回你本能的松来。人往场上一站,预备式,心静下来,立马把起床时松沉的感觉找过来。这时感觉从头向下、肩、胸、胯、腿、脚一点点松下去,绝无僵力,甚至肉有往下落的感觉,有了这种松沉的感觉,然后再开始行拳。在盘架过程中会有走神,或起表演念头等,这时肌肉会产生多余的力,这时,应该立刻把你似醒非醒时的感觉找回来,把多余的力放掉。这样去练拳,暂且不说能不能长功夫,至少是舒服养生的良方。口中津液源源而生,这口水是对自己练拳的最好肯定与最大的奖励。学拳的朋友不妨试一试这种办法,如果你一时得不到我说的感觉与效果,呵呵,那不是我的错,而是你应该回家去睡觉!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侪辈共担此责,诚邀您加入“武谈”,从今天开始,让改变成为可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