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桢的浓枯笔,就说野不野?
杨维桢,是元代书坛最具代表性的书家之一,他的“铁崖体”书法,传誉至今。尤其是杨氏狷直狂漫不拘一格的艺术个性,使得他在诗文和书法两个方面的成就极高。
在元代书坛对赵书趋之若鹜,模糊了审美感知时,总有一些气度高旷、放荡不羁的革新者奋勇崛起,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杨维祯,他以非凡的才智胆魄,开张放达的气势、放纵奇绝的气度,另辟蹊径,以“奇绝”的风格独标一帜。
他的书法作品中,浓笔与枯笔的运用极为凸显。
杨维桢 《草书“溪头流水泛胡麻”七绝诗轴》 纸本草书,107.7×34.9cm 至正二十三年(1363)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溪头流水泛胡麻,曾折璚(琼)林第一花。欲识道人藏密处,一壶天地小于瓜。老铁。
此件为杨维桢草书张雨《小游仙诗》之一(应为余善《追和张外史游仙诗之一》)。所书清刚劲迈、纵横不羁,个性鲜明,为其代表之作。自署"老铁",钤有"杨廉夫"白文、"铁笛道人"朱文两印记。书于至正二十三年(1363)正月,作者时年六十七岁。
此作最大的特色是浓枯笔的运用,造成强强弱弱的节奏感,整幅作品看似随意,其实着力经营,字体的选择和字的大小等等安排精心设计,“天地”之“地”最后一笔向右下引伸,顿感突兀、令人精神一振。由此而造成的左下部空白,将“小”字向左下移动作挪位处理求得平衡。
落款“老铁”以枯细草书连绵写出,虚灵而与正文产生对比, 有如迷踪,颇得思味。
杨维桢 《张中 桃花幽鸟》题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杨维桢《真镜庵募缘疏卷》 局部
他的作品真、行、草相杂,行草中多带入章草的笔法和结体,结字奇正多变,字形大小悬殊,笔道粗细轻重、墨色浓淡枯润,反差强烈,章法跌宕起伏,似乱石铺街,全篇产生一种跳荡、激越的节奏,气势豪放雄宕,代表了其行书的典型风貌。
因此,观杨维桢的书法,不能以寻常的书法标准来衡量,他的字就是他的人,人奇字亦奇,有一股奇气鼓荡。只有雅与俗,没有美与丑。杨维桢的书法就如一碗酸辣汤。在世俗的杨维桢“丑书”中,能读出一股名士派头儿,一位学富五车,诗情万丈的文宗,如何的倔强而又奇绝。
杨维桢《真镜庵募缘疏卷》 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