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鸟的那些事 第四部分 诱 (全文4000字)

【鸟人说鸟事】

拍鸟的那些事  第四部分  

户外活动

第一期:《鸟》

第二期:《人》

第三期:《巢》

第四期:《诱》

第五期:《点》

鸟人与鸟斗智斗勇,手段无所不用其极。鸟人用到了中国民族传统的训化鸟的经验,用到了笼养鸟文化技巧,用到了捕猎鸟手段,加上现代拍鸟用的现代科技设备和现代人高于鸟类的智商,把鸟搞得淋漓尽致,把鸟玩得服服帖帖

(一)大妈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去年冬天,在三亚三亚河边拍鸟,拍的是小鸟吃小叶榕熟透的果。鸟有绣眼、噪鹃、黄鹂、黄腹花蜜鸟、黑枕王鶲、赤红山椒、叉尾太阳鸟……一位大妈过来说:“弄点面包虫,放在树下,撅个花枝,鸟就落上了”。
大妈还不走了,非得指导我拍鸟不可了。
“我老头子也拍鸟,我和他去过几趟,都是这么拍,他们拍得可好了。还不象你似的扛着镜头跑。”大妈越说越明白,分明就是一位拍鸟大师。
(二)食诱
正如大妈指导我面包虫故事一样,食诱是拍鸟最常见的。记着最早说食诱的时候,老鸟人好用台湾人的经验说事。台湾人都是先找鸟,找到鸟之后观察周边的环境,选好位置,选好背景,然后,用食物把鸟引诱到选择好的地点。老鸟人讲起这事绘声绘色,还告诉说:“背景中的色彩有的时候要用气球,气球的颜色最润。”老鸟人介绍的“台湾经验”对大陆鸟人食诱拍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应该说大陆鸟人的食诱是台湾舶来的因素。
我们家有猎隼拍摄那会儿,也有外地观、拍鸟人士来玩,幸运的拍得挺好,鸟运不佳的几天影都不见。于是,专家说:“食物短缺的时候可以适当投食,猎隼最爱吃鸽子,猎隼的小名叫鸽鹞子。”其实,专家的说法也是食诱的一种。
鸟是直肠子,对食物需求量大,依赖性强,“鸟为食亡”正是如此。对于食诱这个问题,过去和现在在鸟人的认识中发生了变化。前篇说“大庆毛脚鵟”事件,那时候食诱被披露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磕碜事,一个食诱可以搞臭一种鸟和一个拍鸟的地方。现在,食诱好像成为了拍鸟的必备手段,就连路边走过的大妈都知道,且理直气壮。

那年冬天,一处来了一只好鸟,我去拍了至少三次。到了最后,鸟被养熟了,几位鸟友开始玩高难。那天, 我到现场时正看见两位鸟友在用铁丝串面包虫往枝上挂。我当场制止,说这样会伤鸟。鸟友非常反感,还是给我留点情面,有些玩笑地对着我说:“你吃羊肉串会连铁钎子一起吃了啊!”我无语。

(三)水诱
水对于任何生命都是一样的,是源。我写过一个公众号,呼吁公园的老板们在公园里设置一些野生鸟类饮水点。
原生态的原野里野生动物出现的地方一定是会有水源的。只是人们按照人的意图和审美把自然状态下的、发达的水力系统改造了,改造的设计过程中也忽略了野生动物的水源问题,弄得改造后的公园没有了野生动物的水源,野生动物不得不到处找水。这一规律为鸟人掌握,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在公园里拍鸟水诱是最成功的方法首选。
三亚鹿回头山顶上的一处水源,虽然不是专为野生动物准备的,但成为了野生动物的重要水源。为此,那里成为了著名的拍鸟地,尤其是黑枕王鶲,那里曾经是全国著名。那时候鸟界一提黑枕王鶲,立即会有人告诉你三亚鹿回头。
我在自己家院子里也搞了一个小水坑,往往来来的鸟种很多,我们还在那里建了隐蔽棚,为了记录好,我们还放一个记录本。
前不久,国际级别的观鸟大师,发给我一张图片并加注了介绍,他的外国朋友,在自己家里挖了一个大大的水坑,诱水鸟,挺受启发。
(四)音诱
石鸡是辽西地区的有名的鸟,拍摄已经成熟。这石鸡是完全自然状态下的拍摄。但每年春季得用声音引诱。方法很简单,放石鸡声音,等鸟有了回音,就可以停止。有的时候,鸟到了之后,如果叫声不停,拍得的石鸡都不自然。“等到五一以后,叫声就不好使了。”这是鸟友的切身体会。
鸟导常用音诱。鸟导到了鸟常出没的地方,叫几声,鸟来了就停,这一招极其管用。
有关于音诱,观鸟有规定,“可以适当用”。适当到什么程度?我那天看到这一“适当”条款的时候,想起来了中国古时候的一个故事,题目叫:《五十步笑百步》。
(五)白鼠和面包虫
卖面包虫的和卖白鼠的老板做梦都不会想到,一夜之间他们的这两样东西突然卖断了货。弄得商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有人一买竟然买了十几只小白鼠,包圆了。”商家描述道。
“之后还有再来买的”老板满脸狐疑。
“原来,都是拍鸟的,用这个喂鹰。”老板最后才揭开谜底。

这种诱鹰有没有危害?我们普通百姓没有可靠的依据,不可以乱说,但这种玩法还是有待于研究。以乌林鸮为例,这鸟是属于独行鸟,这么多年两只一起的情况从未见过。自打它们吃了小白鼠后,一个画面里最多有五只,这太有违常规。那么,这么有违常规的摄影作品你怎么看呢?是惊喜,是大片,是收获还是废片?

其实,废片不只是鹰叼了小白鼠是废片,即使把小白鼠P掉也是废片,也包括不该集群的鹰。

(六)批评
似乎全中国鸟类摄影都在诱拍中。方式方法五花八门,极具鸟人智慧。但无论咋掩饰,只要一发片,立马马脚漏出。
“我跑上一年,每一个地方拍个三五天,就是大师”一位新鸟人曾经这么说过。的确,全中国那么多著名的拍鸟“圣地”都是有手段的。全国拍一圈,也是雷同了一圈儿。雷同在哪?一个字:诱。

有一次和同学一起聊天聊到野生鸟类摄影这个话题,他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批走向国际的导游。在我谈到中国拍鸟历史不长,却发展迅猛的这一话题的时候,特别是这些鸟有了专业化鸟点鸟导之后,颠覆了拍鸟的理念,过去拍鸟是一个过程,要找到,拍到,拍好。现在呢,到了鸟点儿掏钱就拍。同学说:“过去你们拍得难,现在拍得容易,这不能说现在就不好,也不能说你们过去有多好!商业化拍鸟这也是趋势,要么适应,要么理解,要么放弃。”

对于诱,也有专家的批评意见的。网络截图:

这是早四五年的网上搜到文章的截图,那么现在是什么情况呢,诱拍的现状有改变吗?

诱,是不是人与鸟沟通手段?是不是人鸟和谐有效方式?诱可以吗?诱可以制止得了吗?诱不可以的话还能拍鸟吗?诱对鸟的伤害真的就那么大吗?诱用在观鸟和拍鸟上有什么区别吗?诱鸟的鸟点就不可以观鸟吗?诱拍鸟和非诱拍鸟的区别就有那么大吗?野生鸟类摄影就非得不诱或者非得诱吗?

其实,诱还可以组一个词:诱骗。诱骗鸟可以了,但诱骗人不可以。
诱骗总是不好,哪怕是对鸟

(六)担心

担心诱拍会影响鸟类有多种多样,数着手指头数的话,我们普通老百姓的说法无外乎这么几点。改变习性,影响繁殖,影响迁徙,影响安全……这些从鸟类保护的角度说都一定有其科学性,但这些又往往掺杂着人们的臆断。经过这么多年的拍鸟体会,“鸟其实没有那么矫情”。它们为了生存,它们有自己的选择。今年不在你这呆,明年或许它还来。举个例子,水库蓄水了,没有了湿地,往年都来的天鹅今年数量少了,或许没有来,这都是自然现象,绝不是你这里好的时候有5000只天鹅,现在你这里没有湿地了,这5000只天鹅就没了——它们是另选他方了。

(七)看法
诱,是争论很久的老话题。尤其观鸟和拍鸟在此方面有争议。说到拍鸟人和观鸟人对诱的不同认识,是不是也有一点点前面我同学说得那句话,有点儿心理上不能够接受啊!无论争论或是嫉妒,不争的事实是现在诱鸟依然。
上面截图有专家说:“目前,法律法规尚无对诱拍有相应处罚规定,野保部门不支持,不提倡……”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诱拍没有约束。
协会,社会团体,网站,群对诱的过度有要求,这种要求更具体,更有管控力,你发诱拍过度片,群主可以制止,不听可以“踢”你。

民间组织的力量的约束,是规范拍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部门相应规定滞后的有效弥补,也许会为相应法律制定提供些依据。

现在有这样几种情况是可喜的:小白鼠、面包虫诱鸟的图片不可以明目张胆了,发也会把虫鼠P掉;说发就发这样的片子会遭到一片质疑声,大家都开始反对;巢片剪枝,总是不露新茬,说明有些顾忌;鸟点诱拍的片子也开始多样性,再少有一个木桩三两年不换了……这些片子从民间开始被冷淡,被边缘化,被“浇”了水,被说不,说明人们的认知在改变。从这些鸟片“被废”的现实,可以看出鸟人心目中的标准在建立。

无论是怎样看法,拍鸟的商业化已是定式,市场化,商业化,分明把拍鸟已经做成了一块由市场分配的大蛋糕。无论你怎么反对、纠正、扭转都无济于事。

(八)法条

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一不小心,人落入看鸟的笼子里》,我也说过《鸟其实没有那么矫情》,但无论说什么怎么说,鸟是弱势群体,它与人比就是任人宰割的。它们的地位,它们的存活就是由人决定的,那么人对待鸟是什么态度就相当的重要了。

人要生存这是第一重要的,人不注重同一星球的其他动植物,同样是在不重视人类自己。我们现在能够认识到地球上的一切都是共生的,这就是人类的文明的重要进步,也是包括野生鸟类在内的野生动物的万幸。如果现在人类和兽类一样没有了现代文明,这个世界上哪里还会有鸟的“幸福”。

为此有了世界认可的相关的野生动物保护的公约和规定(很多版本)。

网络截图  可以搜到

要有认识,在中国野生鸟类摄影的迅猛发展的速度是始料未及的,这样野保部门,国家相关部门等约束条款都表现的相应滞后。再加上中国这样一个古老民族,文化里就有捕鸟,训鸟,吃鸟,赏鸟的传统,加之现在拍鸟主力军中的“大爷”们拍鸟的主要意图多是为了排除日常的无聊和寂寞,这就好造成许多观念上,认识上,理解上的许多冲突。随着拍鸟的时间推移,各个渠道拍鸟公约的宣传,文明拍鸟必然成为未来的主流。

本期完

下期:《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