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袖折腰

玉舞人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图源:卡拉·蔡)

在汉代舞蹈中几乎“无袖不舞”,而“翘袖折腰”则是汉代舞蹈中最典型且最具代表性的舞姿,是中国古代舞蹈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长袖舞从新石器时代而来,历经了原始社会的喧嚣与狂野,经历了夏商时期的万物翼翼,领会了西周的礼乐制度,也在东周时四处流荡,在秦汉时期走向繁盛,汉代时演绎出人舞合一的巅峰之作。

“翘袖折腰”的特点就是“翘袖”与“折腰”,舞者运用柔软的腰部展现出婀娜多姿的舞蹈形态,同时在双臂发力下将袖体飞舞于空中,不仅舞姿优美,也给人以空灵神秘之感。

1

楚王好细腰,高祖乐楚声

“翘袖折腰”曾是战国时期楚国宫廷主导风尚的舞蹈。汉代继承了秦代的政治制度,同样也相当程度吸收接纳了楚文化,楚汉文化一脉相承,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其明显的继承性和连续性。

“高祖乐楚声”,汉高祖刘邦对楚声楚舞尤为喜爱,其宠姬戚夫人更是“善为翘袖折腰之舞”。汉代还有不少后宫佳丽能歌善舞,汉武帝时李夫人“妙丽善舞”,汉成帝时赵皇后“学歌舞,号曰飞燕”。由于统治阶层的推崇,上行下效,使得长袖舞风靡一时,来自楚国的翘袖折腰得以汉代四百余年盛行不衰。

汉代“翘袖折腰”之舞散发着简朴雄浑的艺术格调。如今我们在出土的汉画像石、舞俑、玉器等文物中仍然能一览“翘袖折腰”的舞姿,感受大汉帝国的别样浪漫。

2

翘袖折腰玉舞人

玉舞人是汉代最具时代特征和艺术特色的玉佩饰,在贵族妇女的配饰中极为流行。

玉舞人在造型方面有着统一的特征,均长裙曳地,长袖舞过头顶,一甩向身侧,以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再现了翘袖折腰,是汉代“翘袖折腰玉舞人”最生动的写照。

玉舞人在战国时期已出现,但数量极少,在西汉早期和中期达到兴盛顶峰,到了东汉,玉舞人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洛阳金村东周玉舞人是现存出土最早的玉舞人题材玉雕,现藏于美国弗里尔美术馆。

舞人为一对女性,着曲裾深衣,大束腰。二人外侧手臂甩袖高过头顶相连,另一侧袖则从腰间横甩至身体对侧,自然垂坠,衣袖长而窄。

南越国时期西村凤凰岗1号墓出土玉舞人

头盘发髻,右上角叉一发簪,左右两辫垂肩,脑后阴刻下垂纱巾;上身着宽袖衣,长裙曳地,裙角向右卷起,右手叉腰,左手上扬,手部残断;裙摆中部和左手腕处各有一小孔,应上下均有连缀。

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战国玉舞人,右袖下摆处有残缺。

西汉早期,玉舞人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既有双人合舞联体的,也有单体的;既有企立舞蹈的,也有蹲伏跳旋的。舞者上甩的水袖,除承袭战国风格紧贴头顶上扬者,也出现了越过头顶下垂至肩部的。玉舞人在西汉早期多作为组玉佩的构件,具有辟邪作用。

西汉 白玉舞人佩 河南博物院藏

1986年出土于河南省永城市僖山一号汉墓。两名舞者面部正视,以细阴线简略地刻画出五官,身着交领长裙。舞者头颈和腰身微微侧倾,一臂甩动将长袖横向掠过头顶,另一臂轻抚于腰间,长袖飘逸,作“翘袖折腰”之舞姿,身姿优美,极具动感。上下各有一小孔,表明这件玉佩应是组玉佩中的构件。

双人造型的玉舞人至今出土的数量也不多,广州南越王墓、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和西安东郊西汉早期窦氏墓中有出土,东汉时期则不见连体舞人佩。

西汉中晚期是玉舞人最风光的阶段。西汉中期,玉舞人基本固定为单体造型,除扁平片雕外,还出现了极个别的圆雕作品。此时玉舞人的组佩穿组形式也趋于简化,装饰作用更为突出,成为王公贵族男女喜爱的杂佩上的玉件。

玉舞人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藏

玉舞人  西汉早期

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

玉舞人  西汉

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

玉舞人  西汉

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

广州南越王墓为西汉中期大型汉代墓葬,出土了六件玉雕舞女佩饰,有单舞人佩也有双舞人佩,舞人或长袖绕舞,或并立而舞,或舞姿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