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百巷(159)张果老巷
张果老巷位于人民路乐桥南堍东侧,西起人民路,东至锦帆路,以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命名。但在今天,这条巷子的关键词却是“体育”,神话传说中的张果老倒骑毛驴,应该也算是一种别样的体育运动吧。
明代卢熊的《苏州府志》中,将这条巷子写作“张古老巷”,后来慢慢就变成了“张果老巷”。
神仙张果老,大家都很熟悉了,他本名张果,由于年纪大,名字上加一个“老”字以示尊敬。他常倒骑着白驴日行数万里,休息时呢,就吹一口仙气,将驴幻化成一张纸折叠起来,藏于巾箱,也就是古代人放头巾的小箱子。他曾被唐玄宗召至京师,演示了种种法术,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北宋聚仙会上,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列入八仙。
旧时的张果老巷内,有座“张果老庙”,还有顾文敬公祠,祭祀唐代兵部尚书顾少连。这个顾少连是唐代官员,苏州人,官至兵部尚书、东都留守,刚正不阿、足智多谋,除掉了唐德宗时期的奸臣裴延龄,被百姓所爱戴。可惜这个祠今天已经没有了。
如今的张果老巷,与南侧平行的通关坊差不多长,120米左右,宽度是远不及通关坊的,除了西侧的酒店,巷子里最显眼的是苏州市体育局和苏州市体育总会。仔细想想,是有道理的,因为附近这一带,正是苏州近代体育运动的发祥地,可以说处处跟“体育”有关。
苏州人古代就以武勇著称,春秋吴国曾四破强楚、南退越人、北威齐鲁,雄霸东南。
苏州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不但历史悠久,而且种类繁多,流传较广的是元宵龙灯、清明郊游、端午竞渡、重阳登高、石湖泛舟以及放风筝、踢毽子、石担石锁弈棋、跳绳、养鸽、舞狮子、练太极拳以及气功等,盛时俨然是一种民间风尚。明代倭寇入侵和明末抗清时期,习武抗敌的民众增多,其后清朝政府禁止民间练武,因此部分传统体育项目日益衰落,有些甚至完全消失了。
鸦片战争后,西学传入,冯桂芬、王韬率先主张在学堂教练西方兵操。民国建立后,提倡体育者日益增多。“五四”运动以后,像东吴大学就设立了体育专修科,有很好的体育师资和知名运动员。上世纪30年代,东吴大学的程金冠曾经连续三年分别创下100米、200米、400米短跑和中栏、低栏的国内纪录,并3次入选国家田径队参加第九届、第十届远东运动会和1936年在柏林举行的十一届奥运会。
五卅路皇废基,则在1918年10月,建成了苏州第一个公共体育场。此后,这一带就成为苏城体育运动的中心,凡大型运动会都在这里举行。1965年,体育场的东南方建造了苏州第一个室内体育馆。1981年,体育馆旁又建造游泳池。后来陆续建成的苏州棋院、苏州乒乓馆及苏州工人文化宫,体育健身场所也都集中在附近的区境内。
苏州是开展学校体育较早的地方。民国时期设立的学校就大多开设体育课,并开展球类活动、体育游戏等,许多学校还举办运动会。成立于1901年的东吴大学,体育活动就相当丰富,有体操、田径、球类等。据《苏州市志》记载,苏州最早举办的运动会是在清光绪三十至三十四年,由东吴大学堂与上海圣约翰书院等校组织的联合运动会。
解放后,苏州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体育工作的重点是组织全民健身,发动人人参与,在各类人群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苏州的体育竞技水平不断提高,优秀体育人才脱颖而出。
作为文教事业相对集中发达的城区中心,张果老巷所处的双塔街道区内有着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区内很多学校设有传统的体育特色项目,比如草桥小学的足球队、沧浪区实验小学的乒乓球队、平直中心小学的游泳队,带城中心小学的排球队等。
现在,从张果老巷的苏州市体育局出发,附近有五卅路体育场、苏州市游泳馆、苏州市体育馆羽毛球馆、苏州市市民健身中心、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苏州市老年体育大学、苏州市儿童业余体校、苏州市第三青少年业余体校等,更别忘了,还有老年人体育锻炼最爱去的地方——大公园。这么好的运动氛围,朋友们是不是也想去感受一下呢?
主播:梧桐 清秋
摄影:晓冬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9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