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门碑文故事(三) 僧翁解囊寒林会
五门碑文故事(三)
僧翁解囊寒林会
我们都知道前人说的一个道理,就是能够享有大名声,显扬于当代,没有哪一个不是靠在天下有名望、地位显达的前辈替他引荐的。读书人能够把他的美好德行流传下来,照耀后代的,也没有哪一个不是靠在天下有名望的后辈给他做继承人的。说这个是缘于五门村的寒林会最近遇见的一个事。
寒林会按照往年的规矩办年会,在节令来时做一个盛大的设放莲灯的祭祀活动,以济孤魂,同时求得上天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本是先人的善举,历年久矣。寒林会循古人良规,行先人善举,在谦卑谨慎中举办了多年。但是近来物价昂贵,每年所入不敷出,却又不敢变更古法,未免渐渐亏本,至今算来只存有本钱三十串。怎么办?故邀来维首以及三十二家,是不是继续轮流承办。只听大家说:连年荒歉,力难从心,可以等待丰年再办。正在会议商议之际,忽然门开,一僧翁自外而入,大声说道:你们所说的虽然符合当下的形势,但是这样绝非永久之计。我愿解囊相助,施给寒林会二百五十串钱,带上旧日代管的和新收的,共为二百八十仟文钱。用八十仟做为今年之用,下余二百串钱做为本钱,每年以其利息做为承办费用,这样年年接办,没有了忧虑,可以实现先达之士有彰,而后进之士有传。
众人审视,其人就是乡里之人。本村二甲共五门,他就好其中四门故人王小金继子王要庄,他先人自咸丰十年七岁时出家于黑树泉庙为僧,既而从师在阳城开福寺执殿,法名曰建宝,后带领徒子徒孙创建静山院,并居于彼福地。
寒林会的人闻之无不感荷隆情,铭心莫释。于是,共同议定了每年承办规则,从维首四班起,轮流接办,周而复始,并张榜陈列。对僧翁建宝,宗族称其孝,乡党称其贤。还说其昔年之丰功,今日之美德,岂能湮没?非勒石不足以彰其善,同时还可以传后世,得永垂不朽。于是他们找到国子监太学生宋之鼎撰写碑文,宋之鼎也感觉僧翁能仗义疏财于故乡,必能乐善不倦于他邦,可谓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于是用心记录了此事始末,以示不忘之意。
写成后,由宋玉峰书写,张家森刻碑,碑成后在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二月初一日立在五门村三官庙正殿一侧,今日保存完好。
2020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