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背白胸七彩文鸟是份杨枝甘露
杨枝甘露是一种喜闻乐见的甜品,不过它诞生的年代并不久远。(据说诞生于1980年代的香港酒家。)
喜欢吃甜食的朋友肯定不会错过杨枝甘露,没吃过的朋友我也衷心推荐你们去试一试。
杨枝甘露的做法其实并不复杂,主要是几种食材的组合:
- 芒果可以一半切碎打成泥,一半横竖用刀切成方形芒果丁备用;(如果芒果甜度不够需要加糖。)
- 西米用水煮熟至透明,再用凉水浸泡冲洗以保持口感弹性;
- 煮过或没煮过的椰汁牛奶加入西米搅拌,然后倒在芒果泥上;
- 最后取少量剥好的西柚放在上方进行点缀。
一份非常专业的杨枝甘露就完成了。
@圆猪猪的小厨房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鸟就是外表酷似杨枝甘露的黄背白胸七彩文鸟。
在我介绍黄背白胸七彩文鸟之前,想必有人会有疑问,我看着这图片数了数,一共不超过4种颜色,何来七彩?
其实,黄背白胸七彩文鸟只是一种突变类型,它属于七彩文鸟的一种,是分子与分母的关系,而且是很特别的一种。七彩文鸟同时也作为基因突变性状研究的模式动物被科学界广泛地推崇。所以请先让我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七彩文鸟。
@ Azbirds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以上全部的鸟都是七彩文鸟。
七彩文鸟,又名胡锦鸟(Erythrura gouldiae, Lady Gouldian Finch)是澳大利亚土生土长的鸟类品种,分布于约克角半岛至昆士兰地区直达金伯利地区,一度被认为在野外已不足2500只,是一种濒危鸟类。它们的英文名字(Lady Gouldian Finch)由来其实源于一个感人的故事,英国鸟类学家约翰·古尔德(John Gould)在1844年描绘了七彩文鸟,并将自己已故妻子的名字献给了它们,所以它们也被称为“古尔德夫人鸟”,不论雄鸟或是雌鸟。
@Robert Harding
七彩文鸟长约13厘米,重约16-17克,寿命有6年,如果人工饲养的话寿命可达10年之久。雄鸟和雌鸟外观相似,不过与雄鸟相比,雌鸟颜色较为暗淡。它们的颜色泾渭分明地出现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一般来说明确地划分出头部,脸部,喙,胸部,背部和腹部,而且不论什么情况下,颜色与颜色间都不会杂糅到一起。以前的人们认为它们属于不同的鸟类,直到专业的鸟类学家仔细地比对了它们,恍然大悟地发现它们居然是一种鸟。
@ Singing-wings-aviary
这些颜色的其实都是由染色体上决定颜色的变异基因排列组合形成的。若要全部介绍清楚想必可以写一篇论文,还要囊括遗传学和基因测序相关知识不太现实,所以本文只简要概括一下。一般来说,各部分可能为以下几种颜色:
- 背部身体:绿,黄,蓝,淡蓝色,银灰色和浅绿色。
- 头部:黑色,红色和黄色。
- 胸部:紫色,白色和中间色。
@ Finchinfo
每种颜色都是由一个等位基因决定的,不同的颜色间还存在一定的基因克制关系,比如:
- 黄色基因的表达会抑制黑色基因的表达;
- 绿色基因同时表达又会消除黄色基因对黑色基因的抑制作用;
- 蓝色基因会抑制红色基因和黄色基因的表达;
颜色的决定不光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同时也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
@ Finchinfo
那我们亲爱的黄背白胸七彩文鸟是如何形成的呢?(篇幅有限,如果有机会再进行其他颜色的讲解。)
在鸟类中,我们一般用Z和W来描述雌(ZW)雄(ZZ),而哺乳动物我们一般用X和Y来描述男(XY)女(XX)性染色体。
绿色的Z代表决定绿色的基因,黄色的Z代表决定黄色的基因。如上图所述,ZZ和ZW交配后,如果是ZZ或ZW的组合,绿色和紫胸会压制黄色基因的表达从而还是形成绿背紫胸的后代。如果是ZZ或ZW的组合,则后代为黄背紫胸鸟。如果此时黄背紫胸鸟再与白胸鸟交配,以此类推,我们就能得到今天的主角黄背白胸七彩文鸟。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很久之前的一个基因突变。早在1981年,特里·马丁(Terry Martin)就开始刻意培育这种黄背白胸突变的鸟。
@eFinch
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这种红头黄背白胸的七彩文鸟非常文雅高贵,集美貌于一身。
它们拥有奶白色的胸羽就像椰汁牛奶的颜色,黄色的羽毛如同芒果,头上的红色就像点缀着的西柚,所以它们就是鸟界“杨枝甘露”。
@ Azbirds
其实这种突变好看是好看,但同时会带来迷人的危险。当不同头色的七彩文鸟互相交配时,后代会具有特别高的死亡风险。当然这一点它们自己也清楚,所以它们在挑选伴侣的时候一般都会看准对方的颜色跟自己是否一样,并且是用右眼来观察。这也成为了鸟类中独一无二存在的名场面。不幸的是,黄色突变的七彩文鸟特别容易感染多瘤病毒造成死亡,这也使得培育杨枝甘露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物以稀为贵。
杨枝甘露词语的来自于“杨枝观音”的传说。传说观音一手持着净瓶,一手用杨枝点着甘露水。观音将甘露拂洒人间,蠲除众生的烦恼。
人们常说,人间苦多。但每一份收获,每一个物种其实都来之不易。
有一天,它们化作杨枝甘露,播撒大地,告诉世人,
世上无难事,何苦自寻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