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书法字帖的笔法都是错的,别被从碑帖臆造出的假笔法坑了
我们现在学习书法,临帖用的大多数都是碑版字帖。碑版字帖是在碑刻上拓制下来形成的文字形象,也叫做碑帖。
碑帖是碑与帖的合称,“碑”指的是前人为了记述他们的重要事件和重大庆典,找专人撰文,专人书丹,专人摹刻在石碑或崖壁上文字,经过后人墨拓复制形成近似于原貌的影像资料。比如,《石鼓文》、《石门铭》、《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九成宫醴泉铭》等等。
石鼓文拓片局部
“帖”指的是,为了保存著名的、优良的书法墨迹,以原墨迹为蓝本,复制在木板上或者石板上的文字。经过后人的墨拓又复制形成的近似于原貌的影像资料。比如,《熹平石经》、《史籀篇》、《兰亭集序》、《孔子庙堂碑》等等。
用墨拓制成的文字经过剪贴装裱,就变成了册页式的字帖。为了便于初学者学习,很多字帖又把这些字分类,并且标注了用笔方法。这种字帖是初学者最喜欢的字帖,因为它告诉了怎么样把这些字写出来。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局部
用拓帖做临摹法帖,从蔡邕刻《熹平石经》就已经开始了。与现在不同的是,古人用来临摹的碑帖,都有对应的淡墨本,用来获得原帖的用笔方法。宋朝的黄庭坚就有过这样的记载,“古人作《兰亭序》、《孔子庙堂碑》,皆作一淡墨本,盖见古人用笔,回腕馀势。”
但是今天见到的拓帖,几乎没有淡墨本出现。那些标注出来的所谓笔法,也不过是根据字形臆造的。因为这种刀刻后拓制的字,只能看到字形和笔势所表达的含义,至于怎样的用笔方法,是无从得知的。
虞世南 孔子庙堂碑 局部
像下面这种字帖,标明了运笔方向和笔法。看似非常专业又细致,多宝塔作为碑帖,不知道他在哪里得到的这些笔法。这种只有轮廓图形的笔画,没有墨的变化,不是毛笔留下的痕迹,并不能体现笔法。
只要把墨迹本中同样的笔画对比一下,就能分辨出来。按上面的字帖,横折笔画要先提笔换锋,再向右挫锋,再向下顿笔,再提笔下行。看下图中墨迹本《颜真卿自告身帖》中,四字的折角。从墨迹的叠压关系可以看出,横画后提笔换锋,墩锋起笔直接完成,所以折肩起笔呈圆头。开字的折肩也是这么完成的,郡的上边折肩也是这样的。
颜真卿多宝塔字帖
郡字的口上面的折肩,是横画末提笔,近似于重新起笔,斜切入笔完成。德字上的四也是这样的起笔,这种斜切起笔形成折肩就有切的意味了。
还有竖画的收笔,字帖中给出的笔法是这样的,先向下顿笔成圆角,再转笔回锋向上急起收笔成左圆角。
颜真卿自身横折
可是,看墨迹重竖的写法,如“行”字、“使”字、“仪”字,位于左边的竖画收笔只是向右下顿了一下笔。而像“科”字、“柱”字、“敕”字,竖画收笔后要在竖画左侧起笔写下一个笔画的,都出现了挑钩。那些在字末收笔处出现的,像“科”字、“卿”字,又被写成悬针竖。
最像字帖给出形状的竖画“制”字、“依”字、“使”字,用的则是“永字八法”里的顿笔。很显然,作字帖的人臆造了不少的,并且是雷同的“假笔法”。如果按照这种方法来学习书法,真是要被坑死了,用原帖中没有的所谓笔法,可能学到原书写者的用笔吗?
颜真卿自身竖和钩
早在宋代,米芾就不主张学碑,原因就在这里,因为不能在这些“黑老虎”中得到真正的笔法。后来的启功说,要透过刀锋看笔锋。虽然给出了用碑帖学习的路径,但是,这样的技能不是有丰富书学知识的人,是很难看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