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锅肉如何能起灯盏窝?“三煮三浸三刮”可能你听都没听过!
制作、文字/摄影:子夜的昙
回锅肉是川菜的“带头大哥”,四川人家家户户都会做,而且做法很多,据说有八十多种。今天做的是锅盔回锅,也算是简单易做的一道菜。(文尾会公布“三煮三浸三刮”)。
原料:
带皮五花肉(正宗回锅肉应该是坐墩肉,现在的人吃不了那么肥,所以改用五花)、白面锅盔(北方好像叫饼)、蒜苗、长条小青椒、豆瓣、豆豉、花椒、老姜、大蒜等。
做法:
1、带皮五花用平底锅烙一下皮,洗干净以后,放到清水里煮20分钟左右(可以加点花椒粒、大蒜和老姜一起煮),捞起来完全凉透(时间不够自然放凉的话,可以放到自来水龙头下冲凉),然后切成薄片。
2、把白面锅盔剖成两半,切成细条。锅里加油,把切成细条的锅盔炸黄捞出。
3、蒜苗和青椒切成节。姜和蒜切成片。
4、把锅烧热,然后改到最小的火,用一块肥肉均匀抹锅底,然后把五花肉薄片放到锅里熬,依然用最小的火,等到肉片慢慢熬得有点卷曲把油熬出来以后,看看锅里的油是否足,如果不足可以加一点油(如果是菜籽油这里必须要熟菜油,不然有生菜油的臭味)。
然后下花椒粒、姜片、蒜片一起翻炒,炒香后加豆豉炒香,再加辣豆瓣翻炒,豆瓣炒香完全炒干水气以后,把蒜苗节、青椒节倒入锅里翻炒,起锅前倒入炸好的锅盔条,充分铲匀后尝一下味道,如果咸味不够可以加点盐,最后起锅盛盘。
小贴士
1、以前的馆子在做传统回锅肉的煮肉过程中,一般是”三煮三浸三刮“,就是煮开以后,从锅里把肉捞起来,放到冷水里浸到不烫手,然后用刀刮肉皮,反复三次。这样出来的肉质会很有弹性,并且能够让成菜充分释放肉味。
成都老媒体人张杠老师在其的文章里描述此道工序,在此摘取:
一份回锅肉要让人说地道,外形上的“灯盏窝”是起码标准,也就是肉片要蜷曲,像过去的灯盏一样,能盛得住一窝儿油。这个技术现在已经褪去神秘外衣,无非就是强化猪肉组织的物理性能。笔者看到过一篇传授机宜的文章,说把肉料整块放进水里煮开,外皮断生后就捞起来,丢进冷水里洗刮一遍,再放入锅中煮开,再捞起浸入冷水刮洗,如是者三番,最后捞起的时候,肉要七分熟,筷子插一下不能冒血水,稍晾冷就可以切片烹炒了。
2、肉片必须要用小火熬,四川人本身也把回锅肉称为“熬锅肉”,现在馆子里的回锅肉不好吃,就是因为为节省事省时间,不用熬了。食物这东西很神奇,偷一下懒就不会好吃了。
3、没有锅盔换成馒头片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