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任总长,兄长毫无所动:他当官,我种地!曾对黄有救命之恩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黄克诚将军一生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特有的智慧与胆色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杰出贡献,屡建奇功。富有书卷气息的文弱外表下,深藏的是一颗精忠报国之心。然而,在将军身上,却丝毫看不出武将的鲁莽习性。

黄克诚将军没有接受过多少年正规教育,却能舞文弄墨,吟诗作赋,是军中才子。诗作情文并重,一气呵成,颇见诗词功底。能文能武的黄克诚将军虽命运多舛,却意志顽强,以他独立的人格和不屈的精神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直至生命的尽头。

一、 待人谦和,重情重义

当70岁开外的开国将军们回忆起黄克诚将军时,谈及打动人心之处,无不一声长叹,潸然泪下。

将军身体虽然瘦弱,内心却温暖强大,与人为善,和蔼可亲。

据邓逸凡将军回忆,红军时期的一天,邓逸凡将军到时任红三师政委的黄克诚将军住处汇报工作。一进屋,见到屋内围坐着几位团长,他们正在拆开包裹,翻箱倒柜,一片喧闹声。不多时,只听其中一人喜出望外的大叫一声:

'这里有一条烟。'

说时迟,那时快,引来众人哄抢香烟。众人兴高采烈,你一包、我一包的瓜分完毕,各自散开。黄克诚将军则悄然坐在一边,笑容可掬、半开玩笑地说:

'你们不要拿光了嘛,给我留点啰!'

将军的慷慨随和便可窥其一二了。

从王平将军口中得知:黄克诚将军对彭德怀元帅敬重有加,将军曾追随元帅多年,对彭德怀元帅关怀备至,马首是瞻,十分礼貌。

细节彰显内心,礼仪无处不在。红军时期的一日,三军团部奉命前往某地通知师团干部到一处山头察看地形。师团干部成群结队,都骑着快马极速前行,来到山下时,看到黄克诚将军站立在道路中央,向他们一边挥手示意,一边呐喊:

'下马!下马!彭德怀军团长在山上。'

听到黄克诚将军的呼喊,众人都从马上下来,徒步上山。

黄克诚将军不光对极其敬重上司,对自己的亲人也是深情款款、心心相连。

1937年的一个寒冬之夜,北风呼啸,雨雪交加,滴水成冰。因战事需要,黄克诚将军独自一人栖身于前沿阵地,夜深人静仍然难以入睡,心中无比思念妻子。心事重重的将军起身离开被窝,披上棉衣,思忖良久,挥毫著笔,即兴赋诗一首七言绝句,名曰《思亲》:

大雪纷飞冻难支,

衾单炕冷晓更迟。

长夜不眠忆往事,

铁石征人也相思。

诗作大意是:大雪纷飞的寒夜,令人难以忍受霜冻的侵蚀。被子单薄,炕床冰冷,漫漫长夜,往事历历在目,令我无法入睡。就是铁石心肠、南征北战的军人也难以承受相思之苦啊!

饱蘸笔墨的一首即兴小诗抒发的是将军对妻子无尽的思念,意味深长。

将军还赋得一首《梦母》诗:

梦旧故里看亲娘,

亲娘见我惊倒床。

欲哭无泪望眼穿,

欲言无语思断肠。

面沉怒色示指责 ,

为何更早不还乡。

诗作大意是:睡梦中,回到故居看望母亲,母亲见到我惊讶不已,以致身体倒在床上。母亲望眼欲穿,盼儿早归的心情使她想哭却哭不出来,思念儿子的心情使母亲肝肠寸断,想要说什么却又止住了。母亲颜面显露出生气的样子,指责儿子为什么不早一点返回家乡。

诗文百转千回,字字锥心,读之令人动容!

二、 虽重度近视,但心如明镜

佩戴深度近视眼镜的黄克诚将军,目光略有些发散呆滞,目力所及十分有限,经常面对面都会认错人,在军中被人称为'黄瞎子'。

1931年11月的一晚,在江西某地的行军途中,担任红军第三师政委的黄克诚将军与王平一道行军。由于下了几天连绵的秋雨,道路十分泥泞难行,将军又是重度近视,几乎寸步难行。将军的警卫员则想出一个办法:用木棍连着将军的手,引导将军行走。正好,王平与将军同路,将军在王平身后跟随,走走停停,亦步亦趋。可后来王平假装要跳起越过沟壑,黄克诚将军也效仿跳跃。多次被戏弄之后,将军感觉到自己在被王平捉弄,斥责王平是'捣蛋鬼!'后来,将军每次见到王平,都戏谑地称呼王平'捣蛋鬼!',直到70多岁,二人依然这样相称。

时至1996年,王平将军回忆起这段趣事,仍然忍不住笑声连连。

将军对朋友同事念念不忘,即便四十年不见,依然能一眼认出对方,眼力与记忆力惊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魏佑铸将军前去北京看望黄克诚将军,可惜当时将军的双目已经失明,当魏佑铸将军迈进屋子的瞬间,将军欣然抬起头,黄克诚将军侧耳倾听魏佑铸将军进门发出的脚步声。魏佑铸将军还来不及说完第一句话,黄克诚将军便依据这熟悉的声音辨识出了对方的身份:

'你是小魏子!'

原来,小魏子是魏佑铸将军年轻时的昵称。听到四十年不见的黄克诚将军单凭声音便认出了自己,魏佑铸将军泪流满面,声音哽咽,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黄克诚将军对朋友铭记于心,仅凭声音便认出了对方。如果没有深厚的情感基础,又如何能做到呢?

三、 平民将军,厚葬土豪之子

出身于贫苦家庭的黄克诚将军为革命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然而,一点没有居功自傲,仍然保持农民本色。

将军不注重外在,在军帐中,时常军帽戴不正,纽扣扣不严,穿鞋脚踩鞋后跟,仍能专注于工作。衣服破了,皮肤外露,鞋子破了,都能看见脚趾头,将军不以为然,并不会感到有什么不好意思,依旧大方进出。将军与人说话的时候,常常半蹲在地上,就像庄稼汉一样卷起裤管,撸起衣袖,所以黄克诚将军又被人们亲切的称为'老头子'。

将军从不忘本,惦念农业,关心生产。曾亲自准备了一个花瓷脸盆,放置在院子里,用来接雨雪,以便测量降雨量,推断播种时节与收成情况。每当久旱逢甘霖,将军便眉目舒展,喜形于色;而当阴雨连绵,将军则忧心重重,寝食难安。

黄克诚将军的兄长也是一位农民,然而,不局限于小农意识,积极支持革命。在湘南暴动失败后,回乡避险的黄克诚将军四处躲藏穷凶极恶的反动派的追捕搜查。兄长情急之下,妙计中来,让弟弟黄克诚将军藏身于自家猪圈顶棚,躲过一劫。不管官府如何施压,乡绅如何逼供,兄长都毫无畏惧之色,守口如瓶。

解放战争胜利后,黄克诚将军担任总参谋长,而兄长心中却有隐忧,放不下心来。邻人建言献策,劝兄长依此机会,凭借关系到北京将军身边谋个一官半职,兄长毫无所动地说:

'他当他的官,我种我的地。'

而当1959年,庐山事件后,兄长急忙赶赴北京,黄克诚将军告诉兄长自己已经无官一身轻,兄长不但不感到惋惜,反而连连叫好,口中说道:

'好了!好了!''做官,太险,官越大越险。不如青菜萝卜保平安。'

兄长只是一个地道的庄稼人,务实本分,不贪念荣华富贵,能够对荣辱得失看得如此淡定,实属难得。

在红军长征的前夜,迫于物资短缺,红三团在江西苏区挟持了一个姓王的土豪的儿子,希望土豪能够用钱财换取儿子的性命,以便红军填补军饷的空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土豪舍得儿子却舍不得钱财,红军无奈之下,只好带着土豪的的儿子一同上路。黄克诚将军对土豪少爷十分优待。养尊处优的土豪少爷哪里吃过艰苦跋涉之苦,跟不上部队的步伐。爬雪山过草地的时候,将军便命令伙夫用箩筐挑着土豪少爷行军,将军一路随行。

或许正是将军这样的优待感动了土豪少爷,渐渐地,土豪少爷对红军产生了感情,并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来,成了一名真正的战士。

解放战争时期,土豪少爷升任团长,战死沙场,英勇牺牲,年仅20岁。将军伤心不已,恸哭悲切,并以厚重的葬礼掩埋了土豪之子。要知道,在当时,战士沙场而有人找回尸体、料理后事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由于南方人分不清国语的'王''黄'发音,见将军如此厚待土豪之子,都以为二人是同一个姓氏,是父子关系。

'感天动地'父子情',宅心仁厚忆将军。'黄克诚将军以他包容的胸怀和仁慈的内心,与土豪之子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分阶级,不论出身,思想豁达,见识非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