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之前,别让孩子有这两种经历,不然孩子会越长大越疏远你

几年前,有一个名为"父母皆祸害"的豆瓣小组曾在网上走红,组内成员大都是对父母有抱怨甚至结下深仇大恨的人。

他们在网上无底线地质问自己的父母,根本看不出半点亲情的存在。父母对于子女来说,本应该是最亲近的人,可这些网帖的作者却恨之入骨。这背后的原因当然很复杂,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却都可以追溯到孩子的童年时期。

成年后跟父母闹掰的子女虽然是少数,关系疏远的却不少见。老家有个表哥就是这种情况,他读大学后就极少回家,现在毕业也有六年了,这十年来总计只回过三次。表哥之所以不愿意回老家,就是因为跟父母的关系很不好。

他小的时候,父母都在外面打工,却把他留在老家,跟奶奶相依为命。大二那年,奶奶因病去世,表哥就对老家没有眷念了。现在他的父母回乡养老,每年都盼着他回老家过年,他却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一年又一年地过去了,老两口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亲儿子一天天地疏远着他们,既伤心又无奈。

中国人大多有着"养儿防老"的观念,可那些和子女关系疏远的父母,又岂能指望孩子来防老?不过一味指责孩子,也不见得就有道理,比如像表哥那样的留守儿童,长大后对父母疏远也是情有可原之事。

15岁前有这两种经历的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会疏远父母

1. 长期分离

不管什么感情,都是需要时间来培养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也是如此。有些父母只管生,却不管养,差不多就相当于孩子的提款机,这样的亲子关系,肯定亲密不到哪里去。

但孩子小的时候,由于思想比较单纯,再加上对成年人的依赖,可能还不会表现得很明显。比如父母偶回家,孩子会表现出兴奋,父母离开,则表现得失落

然而这只是暂时的,等孩子一天天长大,思想足够成熟、足够独立后,就会立刻疏远父母,而且是一天比一天疏远,因为他们之间的感情基础很脆弱

2. 长期打骂

还有一类孩子长大后也会刻意疏远父母,那就是平时被父母打骂惯了的。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洗脑,说什么"打是亲,骂是爱",其实不管是什么目的的打骂,都会给孩子带来痛苦,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不可能用正面的态度去接受。那些经常打骂孩子的父母,一定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也必然会激起孩子的叛逆情绪,如果不及时修补,亲子关系就永远也好不起来了。

有上面两种经历的孩子,长大后很难和父母搞好关系,不彻底闹僵就已经是很好的结局了。如果父母想要避免,则一定要在孩子15岁之前介入,因为一旦超过15岁,孩子的思想成熟定型,再想改变就不太可能了。

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经营,优秀的父母都会这样做

提供高质量的亲子陪伴一说到亲子陪伴,不少父母就会找各种借口,什么自己工作忙,要为孩子赚钱之类的。其实亲子陪伴并不一定需要父母花很多时间,只要质量足够高,平均每天一小时就足够。

这个标准应该相当低了吧,如果你连一个小时都抽不出,那就干脆别生孩子了。虽然只需一个小时,但这一个小时,却应该专属于你的孩子,而不能一边陪孩子一边做自己的事。

比如孩子在边上玩,你却在看手机,这样的陪伴就是低价值的。只要能给孩子提供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哪怕你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不算多,也有可能维持住一份不错的亲子关系。

非暴力沟通,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想要让孩子跟你亲近,就一定要照顾他的情绪。不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不要用重语气跟他说话,至于动手打孩子,则更要彻底避免。可能有人会说"孩子不打不成器",这其实是无能的父母在为自己开脱,事实上,非暴力沟通一样能起到良好的管教效果,只是需要父母具备更多的技巧和耐心。

父母要始终明白,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支持,更有情感慰藉。如何平衡赚钱与陪伴孩子,是值得每一个父母去认真钻研、去努力解决的问题。

只有把它做成了,孩子才会对你产生真诚而深厚的亲情,即便他长大成人了,脱离了原生家庭,这份亲情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疏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