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家之间,最好不要频繁来往
《礼记·曲礼上》里写道:“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亲戚朋友互相来往,是一种礼节,如果不来往,感情就疏远了。一些亲戚,因为多年不来往,互相见面都不认识了,令人唏嘘不已。
亲家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亲戚,因为两家的儿女成为了夫妻,因此两家人从陌生人变成亲戚。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因为缘分,让两个大家庭变成一个更大的家庭,本来是好事,以后大家互相照应,遇到困难了,大家一起扛,有了发财的路,大家一起走。
其实,亲家之间,最好不要频繁来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01
亲家交往太频繁了,矛盾会增加,还容易导致儿女的婚姻不和谐。
俗话说:“人与人走得太近了,是一场灾难。”
两亲家有不同的生活习惯,有不同的奋斗目标,也有不同的人脉关系,如果联系频繁了,所有的“瑕疵”都会暴露出来,导致谁都看不惯谁。最可怕的是,出现三观不合的问题,很多家务事,难以达成共识,并且谁都说服不了谁。
我们小区的王大爷,女儿嫁给本地的一个老板。女儿出嫁的时候,婆家没有买新房子,王大爷通情达理,也没有计较。
现在,女儿要买新房子了,王大爷把这事当成了自己的事情,天天陪着女儿女婿去看房子,常常去亲家家里吃饭。
女儿女婿看中的房子,王大爷不喜欢,王大爷喜欢的房子,女儿女婿看不上。还有女儿发公公婆婆也责怪王大爷“管闲事、管得宽”。因此,王大爷心情很不好,常常打电话给女儿,责怪她嫁错了人。
上个周末,女儿和女婿定了一套电梯房,王大爷知道后,很生气,认为他们对自己不尊重,没有重视父母的建议。
两个大家庭,因为买房的事情,越来越不和谐了,究其原因,就是王大爷“该管闲事”,干扰了女儿女婿的家庭,太自以为是了。
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对于儿女的事情,要少管,更不能因为儿女的事情,牵涉到亲家的关系,常常去找亲家理论、商量。
02
亲家交往太频繁了,不仅亲情会慢慢变淡,并且容易出现“人比人气死人”的情况。
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经营婚姻讲究势均力敌。也就是说,夫妻两个人,要一起努力,一起进步,感情才会越来越好。与此同时,两方面的家庭,也要“差不多”,不能够在经济实力、地位方面悬殊太大了。
如果亲家不常来常往,那么两个家庭的实力不一样,也会慢慢被忽视掉,不会太显眼了。如果交往频繁,就会导致实力悬殊的问题,成为大问题。
比方说,你是一个普通工人,你家的女儿,嫁给了大老板。你常常和亲家来往,家里有屁大的事情,都请亲家来捧场,亲家家里的事情,你都要去帮忙。你还常常巴结亲家,求亲家给你办事。这样一来,你越来越被亲家看不起,甚至会被亲家奚落你,让你很没有面子。
其实,很多家庭,并不会一直保持迅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就是出现家道中落,也有可能。如果你的儿女在结婚的时候,和对方是门当户对的,但是后来你的家庭更加富有了,或者变落魄了,你和亲家的关系,就不再是“门当户对”了。
亲家交往过于频繁,无形之中就会形成互相攀比的心理,导致心理失衡,亲戚之间的感情,莫名其妙就蒙上了阴影,觉得谁家就低人一等,很难抬头做人。
做人,还得靠自己,一个家庭的发展,也看你自己。不管亲家多么富有,地位多高,你都不要理会,按照原来的生活方式,继续活下去。亲家交往少了,在谁家有困难的时候,反而会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03
亲家交往太频繁了,会导致儿女很难做人,难以做到“两碗水端平”。
八竿子打不到一块的两个家庭,因为儿女的婚姻,变成了亲戚。但是这样的一门亲戚,和兄弟姐妹、大姑大舅之类的亲戚,是有区别的。以前,彼此是陌生人,很多方面都没有充分了解,多少还有隔阂,难以做到坦诚相待。
亲家交往很频繁,那么就会出现小两口双方的父母,同时到家里来做客,或者两家人聚拢在一起吃吃喝喝。这时候,小两口很难做人,他们不能薄待任何一位长辈。
我的表妹青青结婚之后,对娘家人很好,只要是父母去做客,都会煮一碗鸡蛋面。
有一次,青青的父母和公公婆婆同时来家里做客,表妹煮了好几碗鸡蛋面。婆婆说:“我不喜欢吃面条,你也是知道的。”
婆婆的话,让青青很委屈,如果她不对两方的父母一视同仁,又担心丈夫有看法。现在,她尽量对两方的父母都好一些,结果婆婆又不满意。
俗话说:“众口难调。”想要让两方的父母都很满意,也是难事。
如果亲家之间,走动少一些,儿女在亲情方面的难处就少了一些。
亲家这门亲戚,最好是别频繁来往。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亲家是两个家庭,加上儿女的家庭,就是是三个小家庭,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避免矛盾的方法,就是少过问、少提建议、少责备、别大眼瞪小眼。
很多事情,眼不见为净,距离产生美。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