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作家必须找到自己的“地方”,也要警惕“特产文学”的存在 | 第五届“中国当代文学·扬子江论坛”召...
当代
文学
当代文学的总体性和差异性,这是一个文学批评界常论常新的话题,究其原因,在于从大的空间范畴、文化基因、社会环境来说,中国当代文学的总体性不言而喻,而考察区域文学的差异性则是剖开当代文学的内里,寻求未来发展的有效路径。
12月12日,第五届“中国当代文学·扬子江论坛”在南京召开,从“当代文学的总体性与差异性”、“长江文化、大运河文化与区域文学发展”、“文学批评:世界、中国与地方”、“文化产业时代的文学发展与前景”四个分论题切入,围绕“当代文学的总体性和差异性”这一主题进行讨论。与会专家聚焦——
中国当代文学总体性下的区域文学发展,共性与差异为何?
当代文学的总体性与差异性,某种程度上是一对互生的概念,寻求区域文学的差异性,或许正是对文学总体性边界的又一次厘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学差异性的实质值得深思,由此评论家王彬彬提出一种看法:“如果仅仅从一般意义上的地域文化角度来谈文学差异性,很多问题没有办法解决,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各地方言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我们需要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当代文学的总体性和差异性。”所谓作家的方言,他指称的是作家的“原初语言”,“每个作家都存在把原初语言转换成普通话创作的问题,不同的原初语言与普通话之间有着不同的关系,明白这点就会理解当代区域文化的差异性,也就可以领悟某个区域作家的创作特色。”而原初语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关系,可能也影响着创作的难易,也可能在某种意义上影响着作品的思想深广度和文学品格。
王彬彬
郜元宝
在评论家郜元宝看来,一个中国当代作家必须要找到一个地方,他们和地方难以割离,没有地方性的文学难以想象。然而一个问题是,如果长期依赖一种地方性,那么这个地方性又会变得凝固、封闭。这要求作家在书写地方性的同时突破地方性。
他以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为例,剖析了这种突破性该如何进行:小说中的家是在苏州,但是家里的一部分成员为了享受现代生活去了南京和上海,“八·一三事变”以后,他们又举家从上海、南京、苏州沿着长江往西逃,一路经过安庆、芜湖、武汉最后到重庆,“这样一来整个小说突破了单纯的某一个地域”。或许更重要的方法是,在一个小地方里装下一个大世界,正如汪曾祺的高邮里装着大量的上海元素,也如《傲慢与偏见》里一个看似封闭的小地方与伦敦的关联。
事实上,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进程中,一个总体性的价值影响着作家们的创作。评论家姚晓蕾认为,这个总体性价值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形成的人道主义价值观,经过一百年的发展,尽管当下文学产生了新的演变与发展,但根本的价值归宿仍然没有发生改变。评论家郑翔则将其更具体化,“总体性是文学本质性的一些东西,如思想性、人文精神、现实主义、浪漫理想主义、现代性等等,甚至包括语言和艺术性上一些共同的东西。”但也如评论家江飞所说,自1990年代以来,那种黑格尔式的总体性的文学衰落了,后现代性写作兴起。很多作家都在描述个体性的、琐碎的、微观的事物,丧失了对社会和人的总体性、宏观性的把握,建构当代文学的总体性成为当下文学的一种必然。
评论家张光芒则认为当下在谈论文学的总体性和地域性问题上,有三个缺陷:“有一种看法认为各个区域的文学相加,就形成了中国文学,这种量化的数字性思维,在今天仍然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而各个地方的作家总是认为将把自己纳入一个大的总体性当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这是对自己的一种格式化;而在理解地方性和总体性时受到权力秩序和传统秩序的影响,则是第三个缺陷。”总体性、区域性、个性三者如何在一个作家的写作中发生作用,对这个问题的考察或许能够丰富我们对文学的理解,也能使我们真正回到文学本身。
这或许是评论家金理指出需要警惕“特产文学”的原因所在。所谓“特产文学”是指,就像城市中地标性景点里的特产性商品一样,有些所谓的地方性写作也很像某地特产,它满足的是虚幻的主体性,或是都市文明钦定的自然风土人情。评论家杨四平认为,很多作家在写区域性空间的时候,是把它当作一种写作资源来处理,他不仅仅是怀旧,而是把这它作为一种资源和现实进行对比,从而进行反讽性的处理。也就是说,地域写作的自主化、现代性值得重视,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局限于地域写作,常常会面临写作困境。
总体性与地域性,这对概念包含的或许都不止于一种维度,正如评论家黄平所说,“总体性确实有种种阴影,但是在今天讲总体性是不是也隐含着另外一个维度?就是这个概念本身也可能是一种解放性。当全世界越来越破碎,我们把握人的完整性,是不是也意味着一种解放性的力量生成了?”他认为从近来被热议的东北青年作家群身上或许可窥一斑,尽管他们用方言写东北的下岗故事,可以看作是一种地域性书写,但引发的下岗产业结构调整却并非只是局限在东北范围内的。
2018年,为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动长三角地区文学资源的共享和协同,构筑区域文学高地,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三省一市作家协会联合成立了“长三角文学发展联盟”。本次论坛上,长三角是否能够成为一个具有内在同构性的文学区域概念,成为讨论的一个议题。评论家何言宏认为,长三角是一个地理的和行政的概念,相较而言江南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内涵则更深一些。对于长三角文学的关注,不妨适度转换为江南文学的讨论。事实上,在对江南诗歌的深耕挖掘上,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对已有成就的一些作家、诗人进行研究,也遴选出了一批新人。
在评论家方维保看来,最具有凝聚力的东西不是行政区化,而是文化,相近的文化整个长三省一市连接成一个整体,他认同何言宏指称的“江南文化”,“江南文化有时甚至不完全局限于地理上的江南,文化上的江南有一种自我指认的逻辑,比如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其实就超越了地理上的江南江北的概念。”评论家何平提醒,任何一种地域文化的划定,都要有其边界。“长三角如果要作为文化区域提出,需要想象性的介入和建构,但这种建构不能超出文化边界,可以扩展边界,但内在的本质性东西还是需要的。”作家潘小平则提出一份警醒:长三角经济的一体化会带来文化的融合和丰富性,但也可能带来文化的同质化。
作为网络文学大省,浙江是长三角网络文学产业的一个有力范本,它的发展对于地域文学产生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评论家王侃表示,网络文学是网络经济衍生物的时候,就知道在后面支撑它的是技术和资本。“它跟我们谈的文学不一样,我们谈的文学叫文学事业,它叫文化产业,这是相互对应的、但充满悖论和差异的两个概念。文化产业时代,公众的阅读和我们今天谈的文学事业的创作之间,将越来越不直接发生关系,它是通过文化产业的消费品的生产而产生关系的。但是,需要有高端的文学提供高端的美学形态来为文化产业的产品提供样板。”
“中国当代文学扬子江论坛”的前身是“中国当代文学南京论坛”,该论坛与“扬子江作家周”“扬子江诗会”“扬子江网络文学周”共同构成了江苏省作协重点打造的“扬子江”系列文学品牌活动。历届论坛紧跟时代前进和文学发展潮流,希望通过学术研究和文学批评的方式,为当代中国文学、江苏文学带来新的思考与启迪。12月14日,第五届“中国当代文学·扬子江论坛”分论坛之“长三角儿童文学论坛”在南京溧水区举行。
论坛由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汪兴国,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王伟,安徽省文联主席陈先发,上海市作协党组成员、秘书长马文运,浙江省作协副主席哲贵,江苏省作协党组成员丁捷,一级巡视员王朔出席论坛。会议由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政主持,杨洪承、王达敏、颜炼军、翟业军、胡功胜等评论家也参与研讨。
新媒体编辑:何晶
配图:出版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