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核心考点基础题速练18:语言运用+名句默写 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解析
学习从来都不是快乐和容易的,古有劝学,今亦有劝学。关注劝学公众号,每天为您提供劝学励志美文,让您在学习的路上不再孤独。
一、综合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寄托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希冀,也浓缩着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________的初心、________的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力度________扶贫工作,镌刻下中国反贫困斗争伟大决战的时代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脱贫攻坚实践,( )。比如,全党动手、举国之力,形成全国上下攻坚的合力。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贫困群众带来了资源、技术和发展思路,这正是扶贫合力的生动体现。比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通过精准“滴灌”提高扶贫效率。贫有百样、困有千种,扶贫就有千百种方案,就会付出千百倍努力。比如,产业扶贫、扶志扶智,为脱贫攻坚制造可持续的内生动力。发展产业让农民从田间走向车间,鼓励创业催生无数致富能人,扶志扶智________农民奋斗追梦的精气神……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形成脱贫攻坚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才能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可以说,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不仅以实际行动加速了世界减贫进程,也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坚定不移 孜孜不倦 带动 提振
B.坚定不移 孜孜以求 推动 抬高
C.矢志不移 孜孜以求 推动 提振
D.矢志不移 孜孜不倦 带动 抬高
C [矢志不移:发誓立志,决不改变。坚定不移:(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定坚强,不动摇。语境中“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愿望,侧重的是“志愿”坚定,故“矢志不移”更合适,排除A、B两项。孜孜以求:勤勉的样子,比喻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语境侧重的应是中国共产党人寻求“脱贫攻坚”方法的坚定,故“孜孜以求”更合适,排除A、D两项。推动:使事物前进;使工作展开。带动:通过动力使有关部分相应地动起来;引导着前进。语境中是“扶贫工作”,故“推动”更合适,排除A、D两项。提振:提起,振作;提升,振兴。抬高:往上抬,使提高。根据语境中的“精气神”可知,故“提振”更合适,排除B、D两项。故选C。]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积累起具有长远启发意义的经验
B.积累丰富的经验
C.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经验
D.加快了中国脱贫攻坚战的进程
A [后文的三个“比如”具体阐述了我国脱贫攻坚实践的意义和经验,故排除D项;后文举例均为我国扶贫经验,故填空处不可为全球的贫困治理,排除C项;再结合最后一句话“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不仅以实际行动加速了世界减贫进程,也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可知这经验是具有长远启发意义的,所以A项的表述更恰当。]
3.下列各句中和文中“滴灌”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你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你是无法进入的。
B.让我们记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名言吧!
C.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D.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D [引号的作用主要有:①表示直接引用;②表示特定称谓;③表示特殊含义;④表示讽刺和否定(反语讽刺);⑤表示突出强调。“滴灌”本是灌溉的一种方法,指使水流通过设置的管道系统缓缓滴到植物根部的土壤中。文中表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意思,引号表示特殊含义。D项,“说话”在此处并不是用语言表达意思、发表见解,而是指海伦学会了摸读盲文和用盲文与他人交流,引号表示特殊含义。A项是需要着重说明的词语,引号表示突出强调。B项属于直接引用。C项,“聪明人”加上引号,是反语。故选D。]
4.下面是复兴中学校庆的征文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金秋十月,学校将迎来百岁生日。为弘扬“复兴”精神,凝聚校园文化,我们热诚地邀请广大教职工、海内外毕业生,抽空拿起手中的笔,讲讲你与学校的故事,抒发你对学校的情感。凡参加此次征文的投稿者均惠赠一份校庆纪念品。敬盼您的来稿。
[答案] ①“生日”改为“华诞”;②“毕业生”改为“校友”;③“抽空”改为“百忙中”;④“讲讲”改为“讲述”;⑤“惠赠”改为“赠送”。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对领导干部而言,家风更是砥砺品行、干事创业不可或缺的精神指针。成长于克勤克俭、崇俭抑奢的家风环境,__①__;沐浴着谦虚谨慎、律己以严的家教家风,也会多一些心存敬畏的自觉。相反,__②__,很难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人会严以用权、实以谋事、遵循法度。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__③__,也就会有什么样的事业成就。
[解析] 补写语句,必须根据语段中心和横线前后的语意进行确定。本语段的中心是家风对领导干部的重要影响。第①处前说的是良好家风,那么该补写其对干部产生的好的影响;并且可参照后面句子的句式进行补写。根据“相反”“很难想象”等词语可知,第②处是从反面进行假设,并且根据前面列举的几种家风家教,可确定应补写的内容。根据第③处前后的两个分句,可确定应补写的句式;根据整个文段的讨论核心,可确定补写的语句应照应首句中“干事创业不可或缺的精神指针”这一内容。
[答案] ①自会多一份艰苦奋斗的主动 ②如果家风是爱慕虚荣、放纵骄横 ③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
6.请说明下面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5分)
[答案] 画面:草地上,两个孩子正为一棵新栽的小松树培土,一个挥锄掘土,一个蹲身压土。漫画右上角题为“小松植平原他日自参天”。寓意:①人才的培养需要有着眼于未来的大眼光。②人才的成长(发展)需要合适的平台。③远大的理想必根植于广阔而深沉的大地。④面对未来,要有大远见、大格局。⑤成长是一种眼光,奋斗是一场接力。⑥发展,要敢于从根子上寻找突破口。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自己即使受挫甚至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原来志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于谦《石灰吟》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有异曲同工之妙。
(2)李白《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达期待施展抱负的愿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结尾写客人解决了思想问题,心情舒畅,无所忧虑,于是同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跟文章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
[答案] (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2)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3)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9分)
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也。幼有至性,弱不好弄,博弈杂戏,初不经心。勤苦厉精,以夜继日。年十二,便能属文。年十三,梁简文帝时在东宫,即引于宣猷堂听讲论难,为儒者所称。及简文嗣位,尤加礼接。起家南海王国左常侍,兼司文侍郎。值梁室丧乱,东土兵荒,告籴无处,察家口既多,并采野蔬自给。察常以己分减推诸弟妹,自甘唯藜藿而已。在乱离之间,笃学不废。元帝于荆州即位,授察原乡令。时邑境萧条,流亡不反,察轻其赋役,劝以耕种,于是户口殷盛。中书侍郎领著作杜之伟与察深相眷遇,表用察佐著作,仍撰史。永定初,吏部尚书徐陵时领著作,复引为史佐,及陵让官致仕等表,并请察制焉,陵见叹曰:“吾弗逮也。”太建初,补宣明殿学士,除散骑侍郎,寻兼通直散骑常侍。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初,梁季沦没,父僧垣入于长安,察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至是凶问因聘使到江南。时察母韦氏丧制适除,后主以察羸瘠,乃密遣中书舍人司马申就宅发哀。寻以忠毅将军起兼东宫通事舍人。俄敕知著作郎事,服阕,除给事黄门侍郎,领著作。察自居显要,甚励清洁。尝有私门生不敢厚饷,止送南布一端,花练一匹。察谓之曰:“吾所衣著,止是麻布蒲练,此物于吾无用。既欲相款接,幸不烦尔。”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清洁自处资产每虚或有劝营生计笑而不答陈灭,入隋,开皇九年,诏授秘书丞,别敕成梁、陈二代吏。大业二年,终于东都,年七十四,遗命薄葬,务从率俭。两宫悼惜,赗赙甚厚。
(节选自《陈书·姚察传》)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清洁自处资产/每虚或有劝营生计/笑而不答/
B.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清洁自处/资产每虚/或有劝营生计/笑而不答/
C.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清洁自处资产/每虚或有劝营生计/笑而不答/
D.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清洁自处/资产每虚/或有劝营生计/笑而不答/
B [“逊”是谦虚,谦恭的意思,修饰“请”,不应该断开,排除A、D两项。“虚”是空的意思,修饰“资产”,“或”是代词,有的人,作为后面“劝”的主语,“或”前面需要断开,排除C项。故选B。]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嗣位,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嫡子继承。
B.吏部,古代中央六部之一,掌管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C.致仕,交还官职,即辞官。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D.东宫,太子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太子,这与中宫又可以借指皇后是同样道理。
C [C项,“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错误。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古代官员辞官的原因有很多种,只说是因受到权臣诋毁不准确。]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姚察才华出众,得人称赞受人倾慕。姚察十三岁在宣猷堂听讲并参加论辩,被儒生们称道;太建初年,先前在关右的江左年老旧交,都倾慕他。
B.姚察善于管理,恢复经济造福百姓。原乡县内萧条,流亡在外的人没有回来,他担任县令后,减轻赋税徭役,鼓励百姓耕种,于是人口增多百姓富足。
C.姚察擅长写作,多得举荐编写史书。先有杜之伟举荐他为佐著作,一起撰史书,后有徐陵引荐他任史佐;元帝下诏书命他完成梁、陈两代史书的编撰。
D.姚察位居显要,拒收财物生活俭朴。他身居显要,很是注意清正廉洁,曾经拒收一门生送来的布匹;还给家人留下遗命,要求自己的葬礼一切从简。
C [C项,“元帝下诏书”理解错误,应该是“文帝下诏”。文中是“陈灭,入隋,开皇九年,诏授秘书丞,别敕成梁、陈二代吏”分析,陈灭亡后到隋朝,开皇九年,文帝下诏授予姚察秘书丞的职务,另外命他完成梁、陈两代书的编撰。故选C。]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值梁室丧乱,东土兵荒,告籴无处,察家口既多,并采野蔬自给。(5分)
(2)时察母韦氏丧制适除,后主以察羸瘠,乃密遣中书舍人司马申就宅发哀。(5分)
[解析] (1)“值”,正逢;“丧乱”,遭遇祸乱;“告籴”,请求买粮;“自给”,满足自己所需。(2)“时”,当时;“适”,恰好;“除”,去掉;“以”,介词,因为;“羸瘠”,瘦弱;“密”,暗地里,秘密地;“就”,到;“发哀”,办理丧事。
[答案] (1)正逢梁朝王室遭遇祸乱,东部发生战争闹饥荒,无处买粮,姚察家里人口又多,都到外面采野菜来满足自己所需。
(2)当时姚察为母亲韦氏守丧刚刚除下丧服,后主因为姚察瘦弱,就暗地派中书舍人司马申到姚察的家里办理丧事。
【参考译文】
姚察,字伯审,是吴兴武康人。(姚察)幼时就有很高的悟性,年少时不喜欢游戏玩耍,对下棋或其他的游戏,从来不放在心上。勤奋刻苦,夜以继日地读书学习。十二岁时,就能写文章了。十三岁那年,梁简文帝当时还是太子,就让姚察到宣猷堂听讲并参加论辩,被儒生们称道。等到梁简文帝继位,更加对他礼遇。起用他为南海王国左常侍,兼任司文侍郎。正逢梁朝王室遭遇祸乱,东部发生战争闹饥荒,无处买粮,姚察家里人口又多,都到外面采野菜满足自己所需。姚察经常把自己的那份食物减省下来分给弟弟妹妹们,自己只有吃粗劣食物当作美味。在荒年离乱中,他坚持学习不曾荒废。元帝在荆州即位,授予姚察任原乡县令。当时县内萧条,流亡在外的人没有回来,姚察减轻了赋税徭役,勉励耕种,于是人口增多百姓富足。中书侍郎领著作杜之伟与姚察深相爱重,上表任姚察为佐著作,跟随他一起撰史。永定初年,吏部尚书徐陵任当时领著作,又引荐姚察任史佐,连徐陵的让官致仕等表,都请姚察来写,徐陵看到姚察写的文章叹息说:“我不如他啊。”太建初年,补为宣明殿学士,授散骑侍郎,不久兼任通直散骑常侍。先前在关右的江左年老旧交,都倾慕姚察,沛国的刘臻私下到公馆询问《汉书》中的十多条疑难之事,姚察都给他分析,全是有经典依据的。当初,梁衰微灭亡时,姚察的父亲姚僧垣流亡到长安,姚察粗食布衣,不听音乐,到这时父亲的死讯由使者带到江南。当时姚察为母亲韦氏守丧刚刚除下丧服,后主因为姚察瘦弱,就暗地派中书舍人司马申到姚察的家里办理丧事。不久以忠毅将军的职务起用,兼任东宫通事舍人。不久命他管理著作郎事务,服丧期满,就授予他给事黄门侍郎,领著作。姚察身居显要,很是注意清正廉洁。曾经有个门生不敢送厚礼,只送一端南布,一匹花练。姚察对他说:“我的衣服,只是麻布蒲练,这些东西对我没有用处。既然要诚心交往,希望不要如此烦劳。”这个门生好言请求,还是希望他收下,姚察严厉地把他赶走了,于是下属们没有谁敢送礼。以清心洁行的标准来自处,财产总是空乏,有人劝他经营生计,他笑着不回答。陈灭亡后到隋朝,开皇九年,文帝下诏授予姚察秘书丞的职务,另外命他完成梁、陈两代书的编撰。大业二年,死于东都,享年七十四岁,留遗书要求从简办理丧葬,一定要遵从省俭。朝超吊唁,助丧物品很丰厚。
文章来源:
本文系转载,原作者:告知帮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