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上眼睛,全是他“未完成”的作品
王洪兴,1986年出生于辽宁辽阳。2009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同年获该年度“罗中立奖学金”。2017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版画艺术青年创作人才培养”计划。201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版画专业,获硕士学位,同年举办个展《暗物质》。他现任教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版画系。
多年的铜版画制作经验,使我养成了统筹的工作思维习惯。
在《感》期间,我主要在创作大尺幅画布丙烯作品。每当动笔前,我会画两张小水彩“热身”。在制作大画时会有停顿思考和等待颜色干燥以及作画时机的间隙,我也会画两张作为空档间断的调节。它的绘制过程也不全是单张进行的,有时是两张同时进行甚至多张,加之其尺幅很小,所以它的产出率很高,失败率更高。决定作品成功率的主要因素似乎不是技术手段,而是概率。它是随着时间和数量的累积所形成的作品,确切来说是“无心插柳”的一系列作品。
此系列作品的完成面貌带有“未完成”感,受一定的现代艺术与抽象艺术的思想影响。
古典绘画大都以写实为主,艺术家消除了笔触和绘画痕迹,以达到“照相般”真实感的视觉呈现。而现代主义时期,艺术追求的不仅是带有“完成感”的作品,绘画痕迹更加丰富化。“绘画痕迹”、“笔触”等形式因素成为审美的重要要素,抽象艺术更是对这些形式等因素的直接审美。
古典时期画家制作“成品”之前,大都依靠速写和手稿积累绘画素材,而现代主义“手稿”可以直接定义为“已完成”的作品。因此,《感》也是手稿形式的,并契合水彩这个材料的发生——艺术家用它来绘制手稿,相对比其他材料更加简便。
它不算是现当代定义下的水彩画,也不是具备“完成感”的作品,而是抽象艺术形式语言中的点、线、面等形式因素在水性材料中的运用,在视觉上带有形式语言“完整性”的作品。
除此之外,它还是带有水彩材料技术训练式的作品,训练过程即是完成过程,所以随着时间累积和个人创作认识转变,至今仍在延续。
《感》系列的推进,是带有失控感和陌生化的。
自摄影术发明以来,艺术家借助照片或图片,处理进行创作,这是常有之事,我也利用了其形象感。这些图片大都是人物头像局部,种类有身边人的照片、网络图片、电影截图等等。
我首先在视觉形象上被他们所吸引,在此基础上尝试通过对水彩技术判断、个人审美倾向、绘画行动意识以及主观情感注入等方面作了综合判断和构思,实践过程伴随对图片形象的陌生化处理,也伴随着技术痕迹传达上的失控。
水彩常以“湿画法”为主,材质独特的透明属性使其调和次数过多容易暗淡,且适合深色覆盖浅色。因此我的绘画顺序由浅色阶向深色阶逐一施色,依靠大水量纯色逐一晕染和重叠,使颜色可以在纸上自然融合直至完成画面。
本科时的水彩训练大都是“对景写生”,需要严谨的线稿作为参考,这也是大多水彩画家绘制中的重要一步。为了使画面产生更多的陌生化信息,我省略掉线稿的程序,直接上色,利用抽象艺术形式因素中的点、线、面等直接绘画,结尾再去调整造型。这个过程是对个人既往绘画创作经验的推倒与重建,同时也带有 “自动主义”的实验性。
水彩是一种“自己会说话”的材料,我所做的工作不是竭力去控制,而是顺应它的氤氲与流淌,使得水痕可以自我释放与安定,试图将它的性情从浑沌与矇昧之中释放出来。对水彩的实践与实验过程之于我就是这样的——常常是“惊喜”,有时也 “惊吓”。当重新回望与总结时,才逐渐清晰所经之路。它就像生活本身,常有不可预见,当认为走投无路时,生活总会给予“善意的提示”。
绘画来源于实践,相比于观念艺术,很多时候是行为带动思维。观念往往滞后于绘画实践,以绘画观念和艺术主张指导实践似乎是死路一条,需要通过更多实践,于绘画痕迹、形式结构等角度探寻传达与观念。
有时开始绘画前,我也会预先设定好画面,是一种带着“目标”上路的实验,但在行进过程中可能遇见何种“沿途风景”也会无法预见。这前后并非自相矛盾,是以美术史发展原动力和自身观念修养、技术经验作为创作出发点。实验过程中才逐渐使观念得以清晰。
《感官动物》即是这样得名,既是对这一系列作品面貌的感性概括,也是对这一矛盾过程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