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彩(云安玲珑子母灯)
(一)云安玲珑子母灯
玲珑子母灯是花灯的一种,又叫大花灯或大灯,主要流行于云浮市云安县一带。
玲珑子母灯与普通花灯大同小异,以一般花灯为主体,但比一般花灯高档,其选材更加精良,工艺更加严谨、精细,组合更加协调,色彩更加鲜艳。不论是材料的选取或画面的制作,都特别有讲究。做骨架用的竹料,要选用重阳后的广宁黄竹,保证开料、成型的质量。画面的制作、粘贴,全部用人手彩绘,剪折镂刻、造型制作等,都要比普通花灯精细华丽,灯体通透、玲珑浮凸,画面形象男女老少均栩栩如生。作画时尤其叫绝的是一笔双色,花鸟人物,下笔即成,鲜艳夺目,跃然纸上。在花灯主体的上方加一大于主灯的华丽的六角形灯盖,在灯盖的六角分别再垂吊一装饰美丽的小花篮,流苏飘逸。在主体花灯、灯盖和小花篮的周边或转角处均有花鸟虫鱼的镂雕及故事人像,主灯下亦有一漂亮花篮,与主灯、灯盖组合,浑然一体。全灯均装饰有金碧辉煌的小巧玲珑的风铃状装饰。在灯中光源的折射下,整体通透玲珑,人物行动风趣,四周流苏飘逸,故名玲珑子母灯。
在云安县,花灯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朝以前,据康熙版《东安县志·风俗志》载:“上元日,生子之家于祖堂、庙、社张挂花灯。亲族以礼至贺,延之宴饮。各处笙歌鼓乐,饰故事人物,秉烛夜游。曰:‘闹元宵’。”几百年来,云安玲珑子母灯以其精良的制作工艺,久负盛名,历代相传,独具特色,影响周边县市方圆百里的地方。
云安玲珑子母灯的手工技艺是一门综合的民间手工技艺,它集结扎、制模、编织、雕刻、纸剪、书画等多种手工技艺之大成,蕴含着丰富的工艺、文化、科技和美学价值。花灯其实也是农村烧炮、做醮的一种必要装饰品,由做法事的神职人员兼职制作。由于做法事这一习俗曾一度认为是迷信活动而遭禁,故花灯的制作传承也日渐式微。
(来源:http://shop.bytravel.cn/produce4/yunanlingzimudeng.html)
(二)云安玲珑子母灯流传400多年 寓意添丁添福
云安县富林镇老艺人卓铭坤制作的玲珑子母灯。
在云浮市云安县富林镇等地,有一种每年正月初十要为前一年出生的男孩子挂灯的习俗,这一习俗从明朝末年流入到云安,到现在至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这种灯有个动听的名字:“玲珑子母灯”。富林镇的周围地区也有这种习俗,也挂这种灯。玲珑子母灯曾参加过广东省“花灯论坛”与“广东省与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交流会”展览,近期还被列入云浮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玲珑子母灯做得最好最出名的,是旧所村卓铭坤老艺人一家,他还被申报为这一云浮市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玲珑子母灯寓意“添丁添福”
卓铭坤家就住在主村道旁边,客厅一角挂着一个10年前为孙子卓金海出生时制作的玲珑子母灯,足有2米多高,十分华丽。旁边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储物间,房梁和墙上挂满了玲珑子母灯的半成品,看来市场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
玲珑子母灯制作集结扎、制模、编织、雕刻、纸剪、书画等多种手工技艺于一身,云安玲珑子母灯的制作工艺严谨、精细,组合更加协调,色彩尤其鲜艳。巧妙的设计、流畅的线条、逼真的造型、鲜艳的色彩,带给人们极强的视觉冲击,寓意的文字祝语,传说中的人物神像、艳丽的山水图案,使自然和人文观念融为一体,充满对于“添丁添福”的祈盼。
生子挂灯追溯到明朝
花灯的流行兴盛源远流长,在云安县(以前称东安),花灯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朝。据康熙版《东安县志》“风俗志”载:“上元日,生子之家于祖堂、庙、社张挂花灯。亲族以礼致贺,延之宴饮。各处笙歌鼓乐,饰故事人物,秉烛夜游。曰:‘闹元宵’。”
云安以前的农村习俗,如生了男孩,必向外人昭示,在村边显眼处挂上花灯,喻义“添丁”,一般正月初十挂灯,十六拿回家里存放,称存灯,俗称落灯,拿回家中正厅梁上挂起来。普通人家添丁,用的是普通花灯,而大户人家为了更好地炫耀自己,则专门订造较大的玲珑子母灯,有直径大至1米、高达2米多。
(来源:http://www.huaxia.com/zhwh/msdl/dl/2015/02/4289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