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猛扑美军机枪手,连人带枪坠崖,用生命扫除障碍
“斩马头”之三:夜战八方
作者:德衡术
1950年11月1日夜晚,对于所有参加过云山之战的志愿军官兵来说,是个充满震惊的夜晚。入朝作战后,他们就从遇到的人民军官兵口中了解到,美军装备如何厉害,但是具体厉害到何种程度,直到这一夜才真正有了概念。
这一天夜晚,对于所有参加过云山之战的美军官兵来说,同样也是个充满震惊的夜晚。在这之前,他们笃定武器厉害,打仗就厉害。可是经历了云山之战后,他们发现中国军队的勇气和智慧,竟然比他们手中的武器更加厉害。
M1919A4式7.62mm口径勃朗宁气冷式重机枪,是朝战时期美军连一级的主要武器。它是M1917A1式勃朗宁水冷式重机枪的改进型,弥补了M1917A1重量过重、占据空间大的弊端,同时又保持着强大的杀伤力,有效射程可达1000米,理论射速可达450-600发/秒。M1式155毫米榴弹炮是朝鲜战争时期美军最厉害的地面支援火器。它与过去的M1918式榴弹炮相比,虽然重量增加不大,但是威力提升很大。换装的23.4倍口径的身管让炮弹初速达到了563.9米/秒,最大射程14.6千米。
【美军二战“大杀器”M1919A4重机枪】
相比美军,刚刚入朝的志愿军武器装备就寒酸得多。枪械是“万国造”,且主要是单发步枪;最厉害的地面支援火器是75毫米山炮和120毫米迫击炮。但就是使用这样的武器,志愿军官兵却能杀得美军闻风丧胆、一溃千里,因为这支军队早已习惯了使用劣势武器去对抗使用优势武器的敌人,他们甚至总结出很多战法、战术,夜战就是其中之一。
11月1日17时许,随着信号弹的升空。早已埋伏在云山城外跃跃欲试的39军116师官兵在振聋发聩的冲锋号响声中,冲向敌人的阵地。前沿阵地的美军被如此突如其来而又势如破竹的冲锋吓了一跳,好多正在吃饭或者准备吃饭的美军,吓得丢下罐头往云山方向逃命。由于已经日暮西山,昏暗的光线下,他们甚至没看见面前向他们冲来的到底是什么军队,只知道满山遍野、不计其数。116师第一梯队的官兵很快占领了前沿阵地向纵深推进。
【志愿军发起冲锋】
美军毕竟在二战中打过恶战,在经历起初的慌乱后,指挥官们开始组织纵深阵地的人员占领射击位置,坚守阵地,地面支援火炮向志愿军冲锋的道路上倾泻炮弹。重机枪、大口径火炮利用一天里最后的日光,在116师官兵面前密织了一道道火力网,让先头部队不得不停下脚步。但是被压得抬不起头来的志愿军官兵并没有气馁,更没有知难而退。他们仔细观察着眼前的地形和敌人的火力点,时不时地瞥一下远方的山尖,他们在等待黑夜的降临。因为黑夜是他们战胜敌人最可靠的武器之一。
冬季的天总是黑得很快。347团1营的先头连2连先前被敌人的一个机枪火力点压制在冲锋的道路上。由于敌人机枪占据着有利地形,威力又大,所以2连组织了几次冲锋都被打了回去。现在天终于黑了,连长一面命令人在正面吸引敌人机枪火力点的注意和火力,一面命令突击排长带着几名战士迂回到敌人火力点的后面,务必摸掉这个火力点。
收到命令后,突击排长立即挑选几名战士组成突击小队,沿着天黑前观察的接敌路线,隐蔽向敌人火力点靠近。可是越接近位置,突击小队就越犯难。毕竟地形不熟悉,排长只能大概确定迂回到敌人火力点后方的路线,但具体怎样攀到火力点所在的悬崖上,他根本不知道。为了尽快找到上悬崖的路线,也为了减小被发现的可能,突击排长让突击小队成员分头行动。于是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突击队员们悄无声息地向敌人正在噼啪作响的机枪阵地靠近。
张生是突击小队的成员之一。或许是因为他选择的路线正确,又或者是因为他早年穷苦的生活让他更善于攀爬山石。总之,张生是突击小队里第一个爬到美军机枪阵地边上的。当他看见阵地上数名美军,有的在操作机枪、有的在送弹链、有的在警戒四周时,他有点不知所措。他的武器是一支不能连发的步枪,想要同时干掉这么多敌人,张生没有把握。可是看着眼前这挺正在喷着火舌的机枪,想着在它罪恶的子弹下不断丧生的战友,张生又是满腔怒火。
怎么办?怎么办?张生知道,除非他能够将所有敌人干掉,否则只要有一个敌人存活,那么这个机枪火力点很有可能还是自己连队冲锋路上的障碍。电光石火间,他似乎想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敌人虽然有好几个,但机枪只有一挺。他也许不能一口气打死所有敌人,但是他可以一鼓作气毁掉这挺机枪。没了机枪,敌人就没有火力点。
【志愿军缴获了M1919A4重机枪】
想明白了这个要害环节,张生一跃而起。负责警戒的美军还没有反应过来,他已经冲到了操作机枪的射手身后,双手抱住射手的腰,奋力将他和身前的机枪推下悬崖。黑夜里,将一个成年人和41磅的机枪推下悬崖,张生通常没有办法做到。想要达到目的,他唯有拼死一搏。最终,张生和敌人射手,连带着机枪一起摔下了山崖,他和敌人同归于尽。其他的美军过了许久才反应过来,旁边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甚至不知道将机枪手扑下悬崖的是人还是猛兽。他们害怕了,害怕得丢下武器,仓皇逃命。山坡下,2连的冲锋号再次响起,势如破竹。
同样被挡在冲锋路上的还有347团2营。他们的情况比1营要糟糕得多,因为他们被敌人的支援炮营盯上了。就在2营并肩进攻的2个连冲到龙浦洞北侧阵地时,敌人炮火倾泻而下,大量的士兵瞬间失去了生命。面对敌人炮火封锁,347团团长李刚知道不能硬拼。他一面命令2营停止进攻,一面命令1营安排1个连从他们的进攻方向摸黑迂回穿插到敌人的炮阵地,准备为上级的炮兵指示目标。
黑夜里,敌人因为看不见志愿军的动向,只有不惜消耗大量弹药,通过火力封锁来来阻止志愿军的冲锋。可是这恰好为穿插的连队寻找目标指明了方向。穿插连队如入无人之境,在敌人阵地中间绕了一大圈,最终找到了隐藏在山后的敌人炮阵地。两颗指示信号弹升空后,志愿军复仇的炮火降临到敌人的炮阵地,347团2营的官兵也再次冲过龙浦洞北侧阵地,杀向敌人纵深。
那个夜晚,像张生这样趁夜摸上敌人阵地的例子数不胜数。美军官兵第一次领教了中国军队夜战的能力,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认为,中国军人的眼睛和他们的不一样,在夜间是能够看清东西的。可事实上,这种能力不是先天的,而是这支军队在长期逆境中被逼磨砺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