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二十二:董卓为何能成功,又因何而灭亡(上)
如果懒得看文字可以听语音版哟~↓↓
(在 [喜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锤说史”关注收听过往节目)
友情提示
我们 “BT历史零售” 公众号正式更名 “大锤说史”
大锤为大家推出全新系列《三国演义细节解密》,在每周一晚,大锤都会为你揭秘三国,希望各位读者老爷多多支持!本期第二十二回!
我们的三国演义细节解密,最近几期已经检讨了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执金吾[ yù ]丁原在三国黎明之际很容易地送掉性命的来龙去脉。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更重要的角色,穿插于何进与丁原之死的情节中,并且成为《三国演义》前十回的主角,这就是来自西凉的军阀董卓。
未来几期的三国演义细节解密,大锤将为列位读者听友细细讲述,董卓是一个怎样的人,在东汉末年的纷争之中,他是怎样起家成功的,又是怎样身死团灭的。
董卓这个人,由于发迹主要在东汉的边疆凉州前线,我国古代文献对军事细节的记录一直是非常模糊的,而后董卓又因为把持朝政与当时东汉士大夫势力对抗,导致在后世的名声极差,因此其历史事迹的记录有很多空白之处。
因此在小说《三国演义》里,董卓也从出场开始就是一个反面角色,他替代卢植进攻黄巾军,反被黄巾军击败,要靠刘关张三兄弟救火才挽回战局,但是董卓却知恩不报,反而对刘关张十分倨傲,引起张飞愤怒。
后来董卓又因为剿灭黄巾军不利,行贿十常侍,并通过打通朝廷关节,一路晋升成为东汉王朝在西凉的军阀头子,拥兵二十万众,从此从一个战场小人一跃成为拥兵二十万的东汉王朝掘墓人。
在实际的历史来看,文献中并没有《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董卓干的这些坏事的记录。《三国演义》的描写,更多是从日后董卓“混世魔王”的阶段往前推断,证明董卓从开始就不是个好人。
而从历史上真实的董卓的发迹史来看,他在年轻时,是一个比较有为的边疆青年。
董卓他爹董君雅,当过颍川郡的县尉,属于比较低级的官吏。比起袁绍袁术这种出身四世三公的世家豪门,差距极大。而且董卓的家乡环境也不理想,袁家是有势力有名望,曹操家里则是最近几十年崛起的暴发户,作为十常侍大太监曹腾的干儿子,曹操他爹可以花钱买到三公的高级职位,曹家名声虽然不咋地,但是属于当时有实权有钱的。相比这两位,董卓家地处边疆,离权力中心很远,离东汉王朝的敌人羌胡人却很近,天天目睹边境线上打打杀杀。
由于边疆地区冲突激烈,因此东汉时代的凉州素来有猛将强兵之乡的称号,之所以那个时候的凉州人特别能打,并不是因为这里的人天生尚武,而是由于身处东汉与羌胡的交战前线,凉州的居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尚武。
过去封建王朝是没有职业军校和参谋体系的(这两样东西都是近代军队才有的科学建制),因此在封建王朝时代,一支强兵猛将的寿命可能也就一二十年,老兵宿将寿命到了死光了,他们的战斗经验和战术技术也就失传了,因此往往缺少延续性和继承性,而凉州这种兵源产地就不一样了,它从来不需要朝廷花钱训练军队,自己在百年时间里因为持续出于残酷边疆冲突之中,因此能够在百年时间里持续磨练出大批能征惯战的将士。
而且残酷的边疆冲突,不仅让凉州人能打,而且还养成了轻生好勇的风气,说白了就是生活条件恶劣,人命不值钱,追求好勇斗狠的人就多。根据汉代正史记载,关西凉州之地甚至连当地妇女都能持戟操矛弯弓射箭,在东汉朝廷眼中,董卓的家乡是很好的兵员产地。当时就有“关西出将”的说法,所谓的“将”就是能打仗的将领,比如东汉与羌人百年征战中涌现的三位强将皇甫规、张奂[huàn]与段颎[jiǒng] ,都是凉州人。
在这里大锤还要插一句,三国时代有多个著名的强兵悍卒兵源产地,比如凉州、并州、幽州以及丹阳等等,这些地方之所以尚武名声在外,其成名的血泪史都是跟凉州一个套路,也就是“穷山恶水出刁民”。
青年时代的董卓是一个豪侠风尚满格的人,自身武勇过人,善于骑射,而且还是左右开弓,同时为人豪爽,善于结交当地的羌胡少数民族豪杰。在凉州担任地方官职的时候多次参加对羌胡的战斗,号称大小百余战,可谓是作战经验丰富,而且后世的我们可以肯定,作为军事将领,董卓肯定是读过一些兵书的,他在与汉末名将皇甫嵩协同作战的时候,曾经引用兵书的条目与皇甫嵩争论用兵方略。
这里大锤还需要解释一下,董卓在正史中是只有死亡时间没有出生日期的,因此他的年纪也是估算,根据他被杀时尚有九十老母和十几岁的孙女来估计,董卓大约是出生于公元130-140年间。在西凉的二十多年边防生涯之后,青年董卓熬成了中年董卓,积累起了属于他自己的势力。这个凉州的武人势力构成了董卓的基本盘。
在正史中,董卓手下出现姓名的主要将领有11位,其中李傕 [jué]、郭汜、张济、樊稠、胡轸[zhěn]、杨定、段煨[wēi] 7人都是明确的凉州人,另有李蒙和王方两个是董卓旧部手下,他俩有很大可能可能是凉州人,还有牛辅是董卓的女婿、籍贯不详,唯一的一个明确记载的凉州以外人士,是辽东的徐荣。
在封建社会,一个势力集团要想维系住稳定,除了血缘关系之外,文官集团靠的就是乡里和师生关系,武将集团靠的就是乡里和部下关系,从董卓部下来看,董卓这个凉州军事集团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纽带特征。
有了这样的基本盘和身经百战磨练出来的凉州私军,董卓就具有了跟朝廷讨价还价的初步能力。历史上的中年董卓,多次在官场遭遇挫折之后,回到凉州,然后又迅速依靠凉州的基本盘,再度崛起。比如第一次董卓从西凉发迹之后,当上了西域戊己校尉,犯事了被被免职,回到凉州,随后又当上了并州刺史;第二次因为讨伐黄巾军兵败,免职回家,结果没多久又作为中郎将参加讨伐凉州的边章叛乱。
当时东汉朝廷的车骑[jì]将军张温奉命进剿边章叛乱,也被迫请董卓参与其事,张温手下的孙坚已经看出董卓为人嚣张难制,就建议张温找借口把董卓给干了。但是张温就拒绝说,董卓在西北有很大威名,是很强的地头蛇,今天我们如果干了他,进剿边章叛乱这事就没有当地人配合我们了。
这个凉州的基本盘,就决定了董卓在马上到来的东汉末年纷乱中,有足够的筹码。但是光有筹码还不行,董卓除了青年时期豪杰人生、中年时期军阀人生这两项优势之外,还有另一项过人之处,董卓正是靠着这个优势,才能充分把自己的凉州军以小博大,成功把持东汉朝政。董卓的这项过人之处是什么呢?咱们下期董卓成败之谜,继续为您讲述。
热门推荐
非正常历史研究人员,专注历史销售几千年~
我们以史为镜,可以照亮你的美
大锤说史
想看有趣的历史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