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龙:潜山行
潜 山 行
安徽桐城 谢小龙
上午无事,出潜阳宾馆,西行,县城转转。可以说漫无目标,信马由僵吧!穿大街宽路,行小街小巷,感叹小城撤县设市变化大。见一处,有工程在建,南向高地,有树参天,林地不小。自思:公园么?进去转转!缘墙行,见大门。原来是潜山烈士陵园。
入门,有一开阔地,干净清洁。见一老者,正在用石灰浆刷园中树木,防虫保暖兼顾呗!远远见台阶,再前,高处是高耸巍峨的纪念碑。上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毛体,字,斗大,描金。即便远视,亦清晰明了的很。
抬级上,视野渐次开阔,远观,这座小城憋不住扩张,长高长大,近看,陵园体量倒不是很大,但布置有方,有格局,见格调。
一平台,宽阔,两边,有宣传展板。一展板,请水寨暴动,发生时间、地点。慢读,见一名,严宽(凌霄),早年池师就读时,贵池一中校园里就有凌霄烈士纪念碑,前几年,去池州,听人说,迁了。迁哪了,他不清楚我不知。一展板,讲述的是五庙八斗起义。
早期潜山地区,党组织创建者,革命活动的引领者,组织者,于此,一目了然。这倒让我有点心气不平。时下,校本教材,四处开花,各自为政,花钱吧,不是学生出,就是政府买单。于是乎,写的管写,挂帅的只管挂帅。至于成不成体系,质量如何,书发下去是否有人认真读,天知地知。以我愚见,潜怀桐一体,俱老区,早期的党建,游击队新四军活动地,因几县接合部,又山区,回旋余地大,同时又是地下党新四军经青草,白马,孔城去无为的起始地。整合几县能人写作,大框架构架,这地方史,校本教材无疑脉落更清,多些深度,更易起些作用。只恐主编副主编编委一栏,又要人满为患了。
此处,台阶旁,见两石狮,年代久远,狮身斑驳,该是别处移来的。见出传承。两狮护卫,先烈们该少些寂寞冷落,凄风冷雨时节,心中也多点慰藉吧!
上,几级台阶后,见纪念塔,塔身挺拔,高耸,眼见得塔四周,净洁清爽,绕塔行,视远处,蓬勃发展的小城和平安详,见远处行人,来去车辆,或闲适,或匆匆。想成千成万的先烈,洒尽热血,砍头只当风吹帽,还不就是为今天,为普天下劳苦大众有这自在尊严体面的日月!
视线收回,见一标识牌:陵园区。行十多步,一台阶下,见两边,左右分列,烈士安魂处。规格统一,同八台山公墓格式。细观,烈士多为三几年四几年抛洒热血的。驻足良久。沿来路退出。西向,陈列室改造,前行,南向,见一广场,体量不小。当为祭扫的市民干部中小学生集结地吧!
顺路下。高大的树身下,有竹有柏有不知名的小树小草,时听鸟儿鸣叫几声,更显陵园静谧。出陵园,沿一道南行。
行有两里,三岔道。一道尤宽,见标示牌:天柱山路。好!逛的就是你,有的是时间。行行,停停,看看。这该是小城人气最旺之所在吧!不经意间,见公交一两站路远处,有一大牌坊,呵呵!几次车来车往,没想在这路上。几次取手机拍照,均因车速快,手艺差,没拍出好照片来!今儿个,那就别错过了。
加快步子,一会功夫就到了。好家伙,这牌坊,够大的了!该是我平生所仅见的了!"古南岳天柱山"六字,端庄中现飘逸,书者功夫深着呢!牌坊的飞檐舒张有度,其架构那才真个叫恢宏。想主政一方的潜山父母官,必有学养,多有见识,亦多有胸襟。否则,能有这大手笔!
取手机,取景,调整,进退,拍!知自个水平,再拍。又换角度,退后退后,再来两张!自觉差不多了。住手,心满意足,再晃。见往来公交3路车,车次密,又是去三祖寺的,一个字:上。上车。
坐定。坐在车里观风景。曾几何时,去天柱山两趟,出城,见皖河宽阔,沿途农田,今儿个,农田多成了厂房住宅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景养眼,心轻松,不知不觉间,三祖寺站到了。
见山门,气派。牌坊上镌刻有:三祖禅寺,应是大家手笔,字,内敛,有章法,功底深厚,那是没得说的。佛门有佛门规矩,多容不得你自以为是,见过的诸侯多着呢!试想有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五品六品七品人民公外,名山大刹挥亳现丑?
适两位教师,带一班学生,山门前列队训话。师者,三言两语,交代的清清楚楚。语不重,声不大,磁性。这群低年级小学生,怕就是周边学校的,对四下建筑,行人游客不上眼,步子欢快,随带队老师跑了起来。沿的是摩崖石刻路,一路撒欢。放生池旁,观水波不兴,看鱼翔浅底,山光水色门前景,一一照单全收。
正门进出。门有联。联,俗连现世,禅启思量,我等俗人能参则参吧!
进殿,佛也好,金刚也好,飞金,金碧辉煌,宝相庄严。见僧侣,多安详,步履轻缓。见香客,有所求,眉眼中有希冀,现渴望。游者呢,如我,求自适,求自得吧!
见前路,有拦截,后面在整修,进不得了。可望而不及天柱山宝塔,这次又要失之交臂了。
退出山门,见小学生已去摩崖石刻群,不见踪影了。自思,自个向来长字读半截,矮字读半边,学常生厌,诲人时倦,啥学问都没,历朝历代高人学者书于这大山名刹的书法,我是读不懂,悟不透的。若有二三同行高手指点才好。或小有增益。又思,今冬雨水少而又少,忍不住点支烟,折腾出点什么来,就麻烦了。游一游念头也就淡了。
忽忆起常来常往潜山,有心向佛的老同事讲过:早些年,三祖寺破败。寺不远,有一村支书,与佛有缘,还是看破红尘,进寺修行了。他善与人沟通,人头熟,间或入空门前对佛法就有较多修为,入寺后又好学不倦,加上农村基层工作的历练,为人处事,擘画寺院诸事前瞻到位,这让三祖禅寺声名大振,香火日盛。
其实我知道,三祖寺天柱山重振雄风,最终入选国家五A级景区,少不了一人。那就是安师院里乌以凤老先生。老先生坐得了冷板凳,对天柱山前情后事,诸多史料,条分缕析,三祖禅寺的兴衰有时细加考证,让时人重新审视并定位这名山大刹。其人与支书二人,可谓一文一武,左右腾挪,整出这天柱山三祖禅寺的一副兴旺气象来了!
世事,成,必有成的道理!
好了,问一人:野寨中学在哪?手一指,就在前面。依人指,沿野人寨美食一条街慢行。不远处,野寨中心小学,进去。有大门,有一对夫妻,估计门卫吧!一生火烧水,一收收捡捡。可不像一般学校,逮住来人,如临大敌,盘来问处,让人不爽。哦!有意思。西北向,山。削山,高七尺至丈余,壁立,上无围墙,你在山上也下不来的。这该是学校主事者因时因地制宜,透彻疏导法则,少花钱,办好事的杰作。
校园依山就坡建,上行,见右手边,坡下,菜地。品种不多,侍弄到位,一畦畦青菜长得欢实着呢!
行几十步,一办公楼,楼旁有两张乒乓球台,几个小学生一头汗,手拎球拍,交流着什么。东北向,该是教学楼。三层的样子!两楼间,操场,不大,但颇整洁!
同两学生谈了几句,知野塞中学就在隔壁,不慌不忙晃去。
到了。大门电动,低矮,前有一巨石,镌有:安徽潜山野寨中学。字,朴拙,守正。高手所为。入大门,校园里哪才叫一个整洁、雅致。见不着乱放的杂物,看不到一片纸屑。北向,食堂。有超市,规模不小,凡学生动用之物,应有尽有。最大限度满足学生需求。食堂地坪,工人水冼,有人负责拖干。这点了不得。退出,见一面墙上张贴一纸,上书:因食堂场地有限,座位欠缺,烦请诸位送饭的家长,莫占座位。乖乖!学校能想到这,真了不起!
西北行,学生宿舍楼,东向,球场、操场,依山建,有围拦。沿坡上行,该是校园最高处了。一教学楼,体量颇大。信步上。见教室正上课,听不见一点声音。细察,窗玻璃,真空夹存。校长心中没有大爱,是不得下如此大本钱的。前行,见大办公室,有一中年教师忙着手头事。见我进来,寒喧几句。知是同行,亦颇热情。
问:听说校园里有抗日烈士纪念塔,在哪?前行,下楼梯,前行不远就是。
依其言,很快到了。有塔,不高,南面北面塔身有题字。曾铲掉。现正面字,为吴伯雄题写。塔基座周围,有碑,多保存完好。这真是奇迹。须知此处塔碑,纪念的是桂系一七六师守土抗战而阵亡的九百余官兵。破四旧,存,文革十年,存……,不能不说是奇迹!
塔基处,见一块块不大刻石,多一七六师官佐题刻。取手机,拍下来,中有一刻石,上书:壮烈惊天。落款为李本一。哦,李本一,他曾驻军于桐城。其时日寇进犯桐城在即,绅商士民人心惶惶。为安抚人心,李本一师长召集各界代表,桐城中学操场上训话:日本人来了一百,杀光,来了一千,消灭,来一万吧,那是不可能的!师长中气足,气定神闲,有决胜把握,有军人担当,更有对战场情势军情的应有判断。不久,李师长下属一团,于大横山狠狠地干了一仗,打得日本侵略者尸横遍野,打出了桂系军队的威风。二伯父不止一次言:李本一师长能耐,写字,左右手同时开弓,还可左右脚脚趾夹笔,神着呢!
惜乎全国解放在即,已成为国军军长的李公广西平南被俘,两年后在合肥被处决。呜呼!哀哉!
责编:丁松 排版:夏显亮
谢小龙,池州师范毕业,现在桐城望溪学校从事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