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故史(9)二子乘舟以及卫宣公的混乱私生活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诗经.邶风.二子乘舟》

在之前一篇『春秋故史(2)州吁之乱 』中我们提到,卫国内乱,卫宣公幸运的当上了国君。今天继续说说卫宣公的故事。

这卫宣公可不是个寻常人,何以见得呢?

宣公最爱美色,作为一个男人,喜欢美女本是天性,但他做的却相当出格。

宣公还没当上国君的时候,就“烝于夷姜”。

在《左传》中,“XX烝于XX”、“XX通于XX”、“XX淫于XX”都是通奸的意思。而“烝(zhēng)”单指与长辈通奸。

这位夷姜夫人,本是宣公父亲卫庄公的妾室,也就是宣公的庶母。

宣公年轻时和夷姜通奸,夷姜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急子(或称“伋子”)。

(夷姜为宣公共生3子:急、黔牟、昭伯顽。)

等卫宣公当上国君,也算不忘旧情,把夷姜扶为正妻,急子也就成了太子。宣公还专门指派“右公子”作为太子的师傅。

“右公子”、“左公子”史籍中只提了这个名词,没有解释,所以推测可能是像后世“太师”、“太傅”一类的官职。

转眼间,太子急到了婚配的年龄,宣公从齐国给儿子说了一门亲。

需要说明的是,大国之间娶正妻一定是国君的女儿,就算娶妾室也一定是贵族之女。

根据年龄推算,这女子基本可以肯定是齐僖公的女儿。

等齐女到了卫国,熟悉的剧情再次上演。卫宣公不仅对长辈感兴趣,对晚辈也不放过,见齐女貌美,干脆自己娶了。至于太子急,再随便找一个女子给太子当老婆了事。

这位齐女后来被称为宣姜。

宣公为宣姜修筑“新台”作为居所,宣姜给宣公生了两个儿子,公子寿和公子朔。

宣公指派“左公子”作为他们的师傅。

失宠的夷姜,处处受到排挤,最后不堪忍受自缢身亡。

多年后,寿和朔也长大了,宣姜也已成为正夫人。

十五六岁年纪的公子朔“人小心大”,开始对太子之位心向往之。

朔联合母亲经常在宣公面前说太子的坏话。其实,自从抢了儿子的未婚妻,宣公也对太子急心存芥蒂。这样一来,三人很快达成了共识:除掉太子急。

杀急子不能太张扬,毕竟作为父亲无缘无故的杀儿子,这种事听起来不太光彩。宣公给了急子一杆白旄(máo),也就相当于使节的节杖,让他去出使齐国。同时,宣公又安排了一伙刺客假装强盗埋伏在卫、齐边界,让他们见到持白旄的就杀。

旄 《六经图》﹝清﹞郑之侨.编

急子哪里知道自己正在踏入鬼门关。推测他的路线应该是:由朝歌(今河南淇县)出发,坐船沿漯水向下游到莘地(shēn,今山东莘县),转陆路到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市)。这伙刺客就埋伏在莘地。

急子使齐推测路线

公子寿为人忠善,与大哥急子关系不错,寿为急子饯行,并且告诉大哥急子这个阴谋,此去齐国必死无疑,赶快逃走才是良策。

不料急子却说:“不遵从父亲还要儿子做什么?除非逃到一个人人都没有父亲的国家,这世上有吗?”

寿默然,眼见大哥已经生死看淡,他心生怜悯。于是他灌醉急子,偷拿白旄,乘舟沿漯水一直到了莘地。

刺客并不认识太子,只见有人持白旄,就杀了他。

急子酒醒,发现寿已不知去向,又发现白旄也没了,心道不妙,马上坐船向下游追去。等他追到莘地,刺客刚刚杀了寿。

“所当杀乃我也!”

你们该杀的人是我呀,为什么杀了我弟弟。急子说。

刺客才知道原来杀错人了,但是没关系,真太子自己送上门了,一并杀了就是了。

就这样,本想替哥哥死的寿计划落空。当两颗人头摆到卫宣公和宣姜面前,可想而知宣姜的心情。

公子朔如愿以偿当上太子,“二子乘舟”的故事也作为兄弟情的典范流芳千古。

仅仅第二年(公元前700年),卫宣公去世,朔当上国君,也就是卫惠公。但国内反对的声音很大。

卫惠公是齐国的外甥,齐国帮外甥想了个缓和矛盾的办法:让宣姜改嫁给急子的同母弟弟昭伯顽。关系有点乱,大家理一下。

(宣姜与昭伯顽生下了后来的卫戴公、卫文公以及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

卫宣公的子孙们

这个办法可谓脑回路清奇,很明显也不会起太大作用。原来太子急的老师“右公子”、公子寿的老师“左公子”在卫惠公3年(公元前697年)发动叛乱,把惠公赶到齐国,两个人拥立急子的另一个同母弟弟黔牟为国君。

黔牟当了10年国君,卫惠公就在齐国蹲了10年。

公元前687年,齐国终于想起来自己家还住着个卫国的下野国君。于是齐国出兵护送卫惠公回国重新即位。

右公子、左公子被杀,卫君黔牟逃到周王室避难,事情才算暂告一段落。但卫国由于连年内乱,国力也逐渐下滑,从一个比较强的诸侯国慢慢变成一个二流国家。

此时的宣姜,即是卫惠公的母亲,又是卫惠公的嫂子。通过上面的世系图可以看到,宣姜后来又生的2个儿子后来也都当上了卫国国君,他们是怎么当上国君的,我们留到以后再谝。

一个女人,三个儿子先后都走到了一个诸侯国的权力高点,她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呢?

最后看上边世系图再来个思考题:卫文公是卫惠公的弟弟还是侄子呢?

公元前701年(桓11):

1.郑庄公去世,郑国开始权力斗争。郑厉公在宋国的帮助下第一次夺得君位。『人尽可夫』

2.卫国内乱。『二子乘舟以及卫宣公的混乱私生活』

3.楚国伐郧国。

为了故事完整易读,本篇将卫国时间线向后多说了14年(至公元前687年)。

(0)

相关推荐

  • 齐桓公

    齐桓公-一家子的奇葩 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的五个顶级人物.他们把各自的国家带上了顶级强国的地位. 那么他们是如何上位的又是怎么去世的呢? 我们首先说说齐桓公,齐桓公姜小白是春秋三小霸之一齐僖公的小儿子, ...

  • 《春秋》里的奇葩故事4——长辈和小辈都不放过的荒唐国君

    春秋大时代,各国争霸如百舸争流.英雄人物交相辉映,照得天空光芒刺眼.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若论英雄功业,卫宣公实在是不值一提.但若是论起荒唐,在中国历史上超过此君的人物真的不多. <东周列国志> ...

  • 春秋卫国的那些事儿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籧篨(音渠锄)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这是<诗经·邶风·新台>,讲的就是卫宣公与急子的故事 ...

  • 春秋奇葩的公室家族,手足相争上台,姐妹生活混乱,儿子互杀争位

    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齐桓公,齐桓公在名相管仲的辅佐下,使齐国迅速成为东方大国和强国,九次会盟诸侯国,打着尊敬周天子抑制夷人的旗号,终成为一代霸主,可很少有人知道齐桓公的家族是一个非常奇葩的公室家族, ...

  • 称霸春秋的齐桓公,他们一家有多么奇葩?故事情节堪比现代伦理剧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不可否认他是一个有作为的君主,甚至在圣人孔子的眼中,齐桓公是一个伟大的霸王. 孔子:"齐桓公正而不谲,晋文公谲而不正." 就算孔子对他评价很高,但是也掩盖不了齐 ...

  • 释读中国历史025:卫国真叫狗血

    你能看见多远的过去,就能看见多远的未来  点击上方右侧绿色声波听音频 释读中国历史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王清斌 欢迎你来到我的专辑,缤纷历史清清讲. 上一期我们说了鲁国内乱的事,不过跟卫国比还差远了, ...

  • 勾践为何要杀范蠡?春秋争霸史揭开蛛丝马迹,范蠡或是楚国特工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范蠡一生充满了传奇,但也留下无数谜团,其中之一就是范蠡身世之谜.在知识代表阶层的时代,学富五车的楚人范蠡与文种,必然不是等闲平民,以他们学识与贵族身份可以无数诸侯国谋取高位, ...

  • 春秋争霸史(一)那些霸霸们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拉开了东周的序幕.从这一年开始,直到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总共367年,是为"春秋"时期(关于春秋时期的起止年份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本文采用资治通鉴 ...

  • 春秋故史(10)不伦之情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 鲁道有荡,齐子由归. 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葛屦五两,冠緌双止. 鲁道有荡,齐子庸止. 既曰庸止,曷又从止? --<诗经.齐风.南山>节选 相较现代法律禁止近亲结婚, ...

  • 春秋故史(8)人尽可夫

    郑庄公在位共43年,干了许多大事. 先是平定了弟弟共叔段的叛乱,之后,以一己之力北敌卫国,东克宋国,南拒陈.蔡,西射周王肩,几乎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才被称为"春秋小霸". 人的寿命终 ...

  • 老妖杂谈之史记故事:春秋霸主齐桓公来了

    周惠王 周庄王死后,他的儿子胡齐即位,这就是周釐王,可惜的是这个周釐王只做了五年天子就撒手而去了.惠王姬阆即位.周釐王当周天子的五年内,唯一值得记录的事件就是在他登基三年的时候齐桓公开始称霸了. 周朝 ...

  • 中国最早的史书是哪部?为什么春秋是编年体,史记则为纪传体?

    <竹书纪年>共十三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 中国是历史记载最完备的国家,自三皇五帝传说迄今近五千年:自竹书纪年夏朝起,近四千年.而能够考据到某一事件具体发生在哪一年 ...

  • 第8章 战国诸子之地方性(2)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第8章 战国诸子之地方性(2)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22%第8章 战国诸子之地方性(2)宋 宋也是一个文化极高的国家,且历史的绵远没有一个可以同他比:前边有几百年的殷代,后来又和八百年之周差不 ...

  • 第7章 战国诸子之地方性(1)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第7章 战国诸子之地方性(1)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19%第7章 战国诸子之地方性(1)凡一个文明国家统一久了以后,要渐渐的变成只剩了一个最高的文化中心点,不管这个国家多么大.若是一个大国家中 ...

  • 第6章 儒为诸子之前驱,亦为诸子之后殿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第6章 儒为诸子之前驱,亦为诸子之后殿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17%第6章 儒为诸子之前驱,亦为诸子之后殿按,儒为诸子中之最前者,孔子时代尚未至于百家并鸣,可于<论语><左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