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青岛第六公园,“大花沟”的百年变迁!

青岛历史上有二十多座公园,但按照数字排序的六大公园,不知老青岛是否还记得?那些承载几代青岛人成长回忆的公园,大多早已消失,成为了我们心中永远的回忆。
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以后,重新命名了青岛第一至第六等6座公园,将“大村公园”改称为第六公园。说起这里,老青岛基本都知道,至今还是习惯的称呼它为“大花沟”或“第六公园”。“大花沟”与“大窑沟”一样,都是老青岛非常有名的地儿,不过许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这个地名了。
时光流逝,位于安徽路的“老舍公园”命名至今也已二十年了,现在的“老舍公园”感觉更像是一条长长的广场通道,与曾经的老公园实是无法比拟,记忆中的那座“第六公园”其实早已经消失了。
下面让我们随着历史老照片,一起寻踪感怀那个青岛人难以忘怀的老公园。

这里原来是观海山通往青岛湾的一条自然冲沟,北高南低。

据文史学者王栋介绍:“安徽路是一条被街心公园分为东西两幅的街道,是城市肇建初期充分利用地势筑路设景的典范。在德国租借时期,安徽路被命名为阿尔贝特大街(Albert Strasse)。青岛开埠前,安徽路所在的区域是一条季节性地表水经年冲积形成的沟壑。当时因填埋成本过高,所以在1899~1901年敷设道路的施工当中,将规划中的街道分为东西两条,在道路走向得以确定的同时,阿尔贝特大街两侧的土地被分割出售。按照德国总督府的规定,这一区域仅限于建造附带庭院的独立住宅”。

根据史料记载,1911年12月,总督府建设局提案,在这个坡上种树绿化,用建筑废弃物填筑沟壑,将冲沟进行平整后,遍植草木,1913年建成了这处面积为30000m2的大型绿地。命名为“阿尔贝特公园”。

这里也是青岛早期公园之一,因春夏鲜花遍开,老百姓称之为“大花沟”。

日占青岛时期的大村町(安徽路)
1914年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将“阿尔贝特大街”改称“大村町”,“阿尔贝特公园”改称“大村公园”。
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改称“第六公园”,公园内继续增值草木。
《胶澳志》载,第六公园“占地十二亩,为狭而长之谷,杂植花木,因坡为园,接收后增植花木三百余株”。

日本二次侵占青岛后,青岛的公园多被占用或破坏毁弃。第六公园也逐渐被填沟平地变为垃圾场,抗战胜利后,补种悬铃木、银杏、青朴及花灌木,简易恢复成公园,青岛解放前曾一度荒芜。

1958年的安徽路花园老照片

1958年的安徽路花园儿童乐园老照片

解放后,人民政府接收管理,将沟彻底填平,形成一个街心公园,调整个别植物品种,种植雪松及樱花、紫薇等花木树。建大型月季花坛,周边种植大叶黄杨篱。更新儿童活动区的秋千、滑梯、沙坑等,称安徽路游园。

文革时期,绿地遭到破坏。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青岛收藏品爱好者自发形成了安徽路公园、第三公园两处民间市场。第三公园的收藏品市场规模较小,一直未成气候;而安徽路公园在当时则是比较繁华的,每到星期天,人山人海,接踵摩肩,在国内也是小有名气。直到现在,青岛的收藏品市场再也没有超越当时那个发展水平。
1998年,安徽路公园参加换房大集的市民在相互交换换房信息。(王群摄影)
上世纪90年代初,房地产交易的人群占据半个公园,中期又成为自发组成的农贸市场,摆摊卖菜,卖小百货和炸油条、卖小吃的占满整个公园内外和马路边缘。践踏绿地、乱倒污水,公园逐渐失控。后经市南区政府组织力量清理整顿,公园秩序陆续恢复。

1999年,市南区政府投资1000万元进行改造。因其所处位置复杂,人流密集。依据现状环境,由澳大利亚麦思建筑设计师有限公司设计为林荫水景、人文景观公园。市南区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组织施工。同年竣工开放,命名"老舍公园"。

从“大花沟”到“第六公园”、“安徽路公园”再到今天的“老舍公园”,见证了我们老青岛历史变迁的老公园,已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记忆中。
曾经美丽的大花沟、第六公园,只能在老照片里找寻了......

本组图文由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明日请继续关注青岛老公园系列《青岛火车站广场前,消失的第五公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