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看此文用
分
秒,分享朋友圈只需3秒!
太极拳作为一门辩证的、哲学的拳术,其拳理无不透射着人生道理。在关键时刻,喝一喝这碗鸡汤,我们会更轻松坦然面对想不通的事情。陈鑫在《总结拳手内劲刚柔歌》中写道:“纯阴无阳是软手,纯阳无阴是硬手,一阴九阳根头棍,二阴八阳是散手,三阴七阳犹觉硬,四阴六阳显好手,惟有五阴并五阳,阴阳无偏称妙手!”太极拳在走架中要求立身中正,开中有合,合中有开,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在对敌实践中要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不丢不顶,粘即是走走即是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实现我顺人背,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最高境界。无论是走架还是推手,太极拳走的是中庸之道,对人生实践有重要的启迪。这就要求我们为人处事不走极端,量力而行,中庸适度,把握好分寸,做到知足者常乐。在考虑和处理问题时,谨慎、细心、勿躁勿急,能上下、左右、前后全盘考虑,筛选出最优方案或对策,做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轻犯,反击轻;重犯,反击重。形为被动,意为主动。
二、抱元守一,虚静为本
太极拳以虚静为本,在行功时,中心泰然,抱远守一。未尝不静,极其静也,神明不测,有触即发;未尝无动,于动时存静意,于静中寓动机。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合乎自然。人生之道也莫不如此。虚心无所不容,静无所不应。一个人必须具有宽广的胸怀,胸襟坦荡,才能容得下人间是非曲折,才能纳百万人才为己所用,也才能遇事不惊,运筹帷幄,心中有数。俗话说:“知足者常乐”一个人只有淡泊名利,才不为名利所累,才能真正实现快乐人生,健康人生。太极拳在行功实践中讲究我守我界,引进落空,后发制人,以柔克刚。“随人所动,随曲就伸,不丢不顶。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后,身能从心,由己仍是从人,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李亦畬《五字诀》中对用劲的论述可谓详矣。归纳到一点就是要知伸缩,不管对方是刚劲还是柔劲,我总以柔劲相接,用逆来顺受之法,引入我毂中,摸清对手的动静、虚实,做到知己知彼,实现战无不胜。杨澄甫在论太极拳刚劲与柔劲关系时说:“刚劲以强为胜,遇强则折势所必然;柔劲以伸缩性为主要,柔与刚劲较量犹0活劲与死劲较胜,胜败之数不卜为知。”在人生实践中,做人应该堂堂正正,一身正气,不欺人,也不要被别人欺。在逆境中不自卑,不气馁,奋发图强;在春风得意的顺境中不自满,不骄傲,更不盛气凌人,而是谦虚做人,处处小心谨慎,考虑问题追求缜密,只有这样,在人生的实践中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四、安排好自己,无为而治
太极拳有“十年不出门”之说,真可谓“十年磨一剑”。陈鑫讲“拳别小技,却包罗万象”。太极拳功效多,得也难。说其难是因为太极拳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拳理,而拳理讲的大部分内容是内在的“东西”,俗称太极拳内劲,是内在的表现形式,非外在容易看到、触摸到的“东西”,即便看到的也是内在运动或变化通过外在体现而已。说其难是因为太极拳要安排好自己决非一日之功。太极拳有特定的身法、用意要求,只有通过千锤百炼,才能达到练刚致柔,刚柔兼备,“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不静,上下相随,内外相合,阴阳互为其根”的高级阶段。太极拳平时走架是知己功夫,俗称备身法;推手是知人功夫,只是平时打拳运用而已,即所谓“打拳无人如有人,推手有人如无人”。不管是走架还是推手,重要的是安排好自己。两人推手,自己无法要求对方是否用力,或用多大、何方向的力,但可以要求自己沾连粘随、不丢不顶。在这种运动状态中,无论对方如何跟自己“过不去”,自己都能从容应对,处处得心应手,实现“无为无所不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时常感到有人跟自己“过不去”,在这种情况下不妨运用太极拳理——安排好自己来解脱烦恼。首先要学会“备身法”。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只有加强学习,不断实践,获得真才实学,才能胜任现在或将来的工作。无论在何种岗位,都应该成为货真价实的“实力派”,不应昙花一现。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更要用智慧和能力来体现自身实力,实现自身价值。其次,要学会用“心”去工作,“随动而动”、“静观其变”、“韬光养晦”,工作中学会多动脑,适应环境,适应社会,随遇而安。仔细想想,也许在自己不顺心的时候往往不是别人跟自己“过不去”,而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而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不妨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逆向思维,自己遇到的困惑往往会迎刃而解,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王宗岳在《拳论》中明确指出:“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可见打拳重要的是明拳理,要打明白拳,不打糊涂拳。这跟我们生活中办事的道理是一样样的,我们要明白自己去做一件事的道理,或者去学习一门技艺,只知道依葫芦画瓢是学不精的,应该知道其中的奥秘和道理才能理的通顺不是?
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公众号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评论处大家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请勿谩骂。这样下一个看到的人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