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中风患者康复支援服务 | 案例分享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黄妙婷

    单位 | 佛山市南海区启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清晨的阳光透过绿叶的缝隙,洒落在房间的窗台上,光影斑驳。鸟儿们在枝头吱吱喳喳地开启美好的一天,伴随楼下小孩稚嫩的读书声,睡梦中的我越发清醒,“yū、yú、yǔ、yù,金鱼的鱼、语文的语、欲望的欲……”这“yu”的发音蓦然有力地闯入中,那一幕幕熟悉的场景浮现于脑海。

一年前,我接手中风康复支援服务项目,以医务社工的身份第一次“与”中风患者邂逅,了解其因打“渔”突发疾病而陷入困境,“于”康复之路上为其鼓舞并携手作战,直面生命里的疾病与苦难,做自己人生的强者。

因“渔”而困

“哎呀,你可不可以听话点不要再将东西推到地下,真的被你气死……”女人无奈地喊道,物品砸落的声音依旧没有停止,“儿子,过来按住你爸爸,他又发神经啦!”女人的声音再度提高,焦急而恼怒地喊道。

11号病房突然传来各种物品砸落的声音,我循声来到病房,映入眼帘是一名中年妇女在收拾一片狼藉的地面,已被按住一侧肢体的患者仍不听使唤地甩动着右手,眼神呆滞地望着前方。

“阿姨,您好!我是医院的社工,刚从外面听到房间里有些状况,有什么事能够帮助您吗?”现场稍微平静些,我主动地向前问道。

“医生说他做完手术后,会出现这种情况!他只要安静点不要乱甩东西,我就阿弥陀佛……”女人无奈地苦笑了一下。

看着面无表情的患者、面容倦怠的女人、不自主甩动的手臂、头颅上的缝线,各种未知因素像迷雾般笼罩着我的脑海。凭借三年医务社工的职业触觉,相信埋藏在这个病例背后的故事并非如此简单,只有通过主动“出击”与患者及家属建立信任关系,慢慢拨开故事的迷雾,才能了解背后的“真相”……

“今年10月底,我老公希望在入冬之前再网罗多一些桂花鱼,卖个好价钱,为家人过一个‘肥年’做准备。那天晚上,大家都入睡了,他自己带上工具去鱼塘边打渔一打就一晚上,直到上午10点多回来就坐卧在沙发上。做好午饭本想叫他吃饭,却无人回应。我出来客厅一看,发现我的老伴口角歪斜,左侧身整个倾斜下来。”

“我看情况不妥马上打电话通知大伯、侄子开车载他去附近的医院治疗,哪知道当地医院不具备做手术的仪器和技术,只能转出外面的医院马上进行介入,术后的半个月对我们而言真的是一种煎熬,在重症监护室天天守候着,希望他感受到我们一直在身边,赶紧睁开眼睛好起来……”

随着交流地逐步深入,珍姨(患者的妻子)慢慢地打开心扉,道出了程叔(患者的化名)病发的缘由和术后的情况,家里人刚开始根本没有意识到他那么年轻就得中风,也不懂得应该如何应急处理。

现在程叔虽然苏醒了,但右侧身体偏瘫、无法言语表达、难以吞咽、大小二便无法等问题的集中出现,让他难以接受和常常出现各种悲伤、暴躁等极端情绪,而作为主要照顾者的珍姨面对自己的“枕边人”突然变成这样,对疾病的治疗康复期望、巨大的医疗费用、沉重的生活负担感到迷茫与惆怅……

面对被人生乌云笼罩的程叔一家,我为其所经历而感到心酸,虽然无法身同感受,但能够理解他们伴随产生的各种情绪与行为,我相信与其一直在痛苦中挣扎,倒不如寻求问题的突破口,找到困窘之途的出路。

为了更好地协助程叔走出疾病所引起的困境,我来到神经内科(医院科室)与相关医护人员了解其情况,“患者之前出血量较大,能捡回一条命已经很幸运……目前,针对其中风后出现的各种身体功能障碍,我们利用药物对症支持和康复理疗双重结合的方式进行,康复的进展如何还得靠患者的配合程度和家人的照顾。”通过与主治医生和负责护士交流沟通后,初步收集了程叔现阶段的病情情况和治疗方案,结合疾病所引起的各种问题,我开始思索着下一步服务介入。

为“渔”而脱

谁也无法预料明天与意外哪个先到,面对突如其来的苦难我们无法躲避,只有学会与它们共舞,才能成为人生的强者。

结合程叔在住院期间的治疗情况和家属反馈的信息,我和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协商讨论了目前存在哪些问题、最急迫解决什么问题、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如何才能达到最高效,作为社工的我如何与医护人员更好地协作才能更好地改善程叔的状况呢?

紧扣这些问题讨论,我们明确了各自的定位与职责,并通过服务行动的介入开始协助程叔“脱困”。

“阿姨,在病房的时候你要协助老程多翻身,他现在长期卧床出现了很多压疮,这样很容易感染,也不利于进行康复训练啊……”我与珍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她对中风病人的照顾缺乏专业技巧,如何定期翻身,如何调整肢体的摆放位置等只是一知半解。

于是,我联动主管护士来到病房亲自教学家属协助病人翻身的动作、偏瘫肢体早期康复的体位摆放。为了让珍姨对照顾动作掌握地更到位,我将护士讲解的知识和技能整理成纸质版的文件让其对照着进行操作,以免记忆漏洞导致操作错误。

中风患者的疾病康复关键在于对康复训练的坚持,而程叔目前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愿意配合主动性的运动训练,每逢进行偏瘫肢体训练就会“鬼哭狼嚎”而且还会出现抗拒打人的行为,珍姨面对这样的行为有时真的不理解,甚至出现了“以暴制暴”的方式来让其配合康复治疗师的训练,但效果却是适得其反。

为协助程叔更积极地配合治疗,在一次跟进偏瘫康复训练时候,我试图了解了他在进行康复训练的感受,因为训练带来的身体疼痛导致其只是偶尔吐出几个字,但当提及到以前的养鱼捕鱼的工作,程叔似乎换了一个人似的,话变得特别多,在说话的过程中也慢慢地分散了他对疼痛的关注度。

忽然之间,我们恍然大悟,程叔因为打渔而引发中风,如今再次提及打渔却是成了他康复训练时最好的疗药。家属们发现,要真正帮助程叔康复,不仅仅是陪伴在病人身边,看着其训练干焦急,而是换种方式来提高其康复动机,鼓舞其更积极地面对。

与家属商定服务计划,签署服务协议
“与”你携手
人生犹如一场戏,每一个转折点,总有意想不到的邂逅和惊喜。意外的中风令程叔无法继续做自己喜爱的工作,但因疾病“邂逅”各种各样的人,经过医务社工的“巧手”,将这些不同的单位、人员编织成一张社区康复护航的网络,撑起程叔康复的一片蓝天。
出院回归社区后,并不意味着康复就此结束,即将迎来的是一场漫长的生活与疾病较量的“持久战”,社区康复与生活适应对于程叔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而我抓住时机,积极发挥社工的本能与作用,以个案为中心进行了资源整合与管理,通过联动医护人员、心理咨询师、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人员组成了一支跨专业团队,与中风家庭共同携手抗“疾”到底。
通过链接西樵镇心理援助热线的心理咨询师进行介入,我与心理咨询师共同聆听程叔及家属的内心世界,同理其因疾病所造成的痛苦和担忧,引导负面情绪的排泄,协助患者和家属对彼此有重新认识,同时接纳疾病及带来的影响,让程叔和家人设立正确的康复期望值,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得知程叔因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在院继续治疗,我提前联系其户籍所在地的村委会,由当地的村委结合程叔目前的疾病情况和家庭情况进行核实、评估,指引其申请办理残疾人证和社区康复的优惠政策,并且发动本村自治形成的慈善基金会为程叔进行众筹,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其家庭经济压力,保障了其可获得持续的治疗与康复。
旧式房子的门槛,严重影响行动不便的患者的出入安全,而针对程叔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我主动找到康复治疗师进行上门居家环境评估和改造,联动社区工作人员、社会志愿者为程叔家专门定制斜坡,让珍姨随时可以推着坐在轮椅上的程叔自由出入房子,和许久没见的邻舍朋友榕树头碰面,感受着和风日下的恬静与舒适。
每两周的电话回访让我时刻关注着程叔在家居康复进展,出院后的一个半月后,珍姨在电话那头提到程叔恢复进展得比较慢,而且不太愿意坚持训练,希望能够过来好好劝劝他。
结合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目前在推行的社区康复服务,紧扣这个服务的契机,我联动了医护人员一起走进程叔的康复生活,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为目标,不仅在社区中提供免费的康复理疗,而且走进家中引导他学习主动式和被动式的偏瘫训练动作、良姿摆位等康复训练,协助家属学习饮食照顾、护理处理等技巧,同时对其所处环境进行风险评估和予以改造意见,专业的康复资源支持,大大改善了程叔的康复条件。
康复医生现场指导家属进行居家康复训练
每两个周末,总有那么一群热心的党员志愿者、学生志愿者在公益道路上移步前行,他们的帮扶与关爱,温馨的问候、叮咛的嘱咐、家常聊天、贴心的按摩让程叔感到温暖与感动,减缓了家属长期照顾的压力与疲倦感。
党员志愿者走进家中,用温情陪伴程叔
“鱼”中作乐
夏天的风掠过塘面,泛起一层又一层的涟漪,偶尔能够看见几条桂花鱼游过。家住塘边的程叔依旧按捺不住,在志愿者撑扶下一边练习着走路,一边远望着池塘说起了那些年的故事……
半年过去,程叔不再是默不作声、愁眉苦脸,如今看到的是洋溢着喜悦的脸庞,逐步利索的肢体练习,听到的是沉稳而风趣的谈话,感受到程叔对生活希望的重燃,家人对其康复情况的欣慰,在中风康复服务多方支援的整合和介入下,这大概就是大家共同见证的美好结局吧!
项目介绍
中风患者康复支援项目是由西樵镇至善基金资助,启沅社工中心执行的。基于过去两年服务开展,探索出“三位一体、双站双线”的社区康复服务模式,以跨专业团队和多元治理主体的双重整合照顾进行介入,为西樵镇内54名中风患者提供“身、心、社”综合性照顾支援,提高患者在社区康复的动机和家庭照顾能力,改善康复情况。同时,将医院资源和社区资源的有机结合,推进中风疾病分级预防干预,普及中风预防与应对的知识,从而减少中风疾病的病发率。
项目开展过程中,不仅获得来自社会各界的热心人士和爱心商家的支持,而且受到了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的关注,成立了一支社区康复队伍助力中风康复支援项目更好地实施落地,以构建社区康复基地为中心,以理疗体验、康复指导、健康讲座、公益义诊等多元化内容进行开展,切实地把医院的优质康复资源下层到社区中,推动人人可享受康复资源的伟大目标的实现,努力打造健康中国的大格局。
整个项目的辐射范围扩大到7个社区,让越来越多因故中风的患者获得医疗资源的支持,同时也让社会大众在服务体验中提高预防保健的意识和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降低大病的发生率。
2019西樵镇社会工作案例大赛 优秀案例
如何学好社工实务?
“10分钟社工课”了解一下~
数十位资深社工实务经验倾囊相授,快快收下
每天10分钟,一起来充电。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小客说:
因“鱼”相遇,“与”你携手,社工一直伴你同行。
(0)

相关推荐

  • 从死亡中看生命的意义 去看看一场关于安宁疗护的“艺术讨论”

    东方网 2021/04/10 09:49 东方网记者王旭4月10日报道:近日00后女孩立遗嘱引起网友的广泛讨论,有评论者认为"立遗嘱年轻化是生死观理性化的体现".在社交网络之外,上 ...

  • 机构照顾与居家照顾的比较

    摘要: 随着我国残疾人口日益增多,机构照顾面临容量有限.成本开支居高不下等问题.居家照顾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之一.文章以两家残疾人服务机构为例,就机构照顾和居家照顾在服务对象.服务提供者.服务提供方 ...

  • 安宁疗护,让生命有尊严地谢幕

    安宁疗护 为推进安宁疗护工作发展,给予更多终末期患者生命全方位全周期照护,让生命带着尊严谢幕,由北京泰康燕园康复医院与泰康纪念园联合打造,以"心守护.爱相伴"为主题的泰康安宁疗护项 ...

  • 临终关怀服务质量基本规范(拟稿)

    一.临终关怀专业服务 1.范畴 临终关怀(Hospitalpice)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为病人提供身 ...

  • 案例丨脑中风有救了!干细胞让70岁脑中风患者康复

    脑栓塞(脑中风)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等特点,且半数以上的幸存者会伴随偏瘫和失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的观点认为,陈旧性脑损伤完全不可恢复.如中风.脑 ...

  • 最新临床进展:间充质干细胞帮助13名脊髓损伤患者康复

    本文首发自博雅干细胞 作者:江南大学 墨忆 专家审核: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李晶 教授 2021年2月,耶鲁大学和日本札幌医科大学的研究者共同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1].他们利用患者的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在 ...

  • 脑中风有救了!干细胞让70岁脑中风患者康复

    年过古稀的白丽老人晚年生活本该十分幸福,自从患上脑中风,生活变得一团糟,还好遇见干细胞疗法,现在老人终于摆脱偏瘫,重新享受晚年幸福生活. 脑栓塞(脑中风)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 ...

  • 陈根:可穿戴机器人系统,让中风患者康复更快

    文/陈根 可穿戴技术,即一种将多媒体.无线通信.传感等技术相融合,嵌入到人们日常穿戴中的新型人机交互方式.因为可穿戴设备体积小.功耗低.使用简便.可移动操作等特点,其也被称为继手机后的下一个风口,ID ...

  • 回河北承德中风患者康复的信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回河北承德中风患者康复的信: 首先小金是很有孝心的,为父亲的病着急焦虑乃人之常情,但不能六神无主,心思不定.急性病本来就积久所致,病非人体自身之物 ...

  • 中风患者康复训练方法,图文详解!

    床上被动运动 在病人正式学习站立和步行前,必须要做一些床上运动:床上运动可加强躯干肌力,训练平衡,同时可诱发患侧肢体的动作. 1.肩关节的屈曲及伸展运动 将手臂慢慢举高(指向天花板): 将手臂继续向床 ...

  • 脑内注射干细胞,9名中风患者长出新神经组织

    本文转载自:细胞人之家 前言 /                目前我们已经了解的干细胞可以治疗白血病.糖尿病.衰老以及前面介绍的不孕不育,没有想到干细胞也治疗中风吧!果然干细胞疗法就是这么神奇,只有 ...

  • 泪目!缅甸多名确诊患者康复时,跪谢医护人员

    一次疫情的考验,让无数的市民百姓面临生与死的抉择: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次疫情又恰似一面照妖镜,让所有人在现实之中显露出原形:人们常说,日久见人心,患难见真情!贴切地体现了人在不同的环境之中,所展露出来 ...

  • 共筑暖心窝:社工整合资源介入长者服务 | 案例分享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梁秀丽     单位 | 中山市东升镇社会工作服务站 个案背景介绍 H叔,76岁,孤寡独居老人.台风后社工走访发现案主家的屋顶有裂痕,平时下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