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云港吃一次豆丹,这辈子都是谈资

在连云港有一样特色美食——豆丹,不仅是特色,还在中华黑暗料理榜上有名。也许大家都很疑惑,豆丹,应该只是一种豆子而已吧,难道是像纳豆那么难吃?

说实话,难不难吃我是不知道,因为我根本不敢吃。而且,豆丹也绝非是一种普通的“豆子”。它到底是何方神圣?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

01

有人说,灌云人在美食方面绝对能做到极致,因为他们居然可以把豆丹做成美食。说到这,我们就先来揭晓一下,豆丹到底是什么吧。

如果大家去到连云港,进到一家餐厅里,你让服务员下单一客豆丹,你会看到类似下图那样的食物。

你可能会想,豆丹这小东西长得真别致,好像一条条小虫似的。这个时候,请大家自信一点,把“好像”两个字去掉,因为“豆丹”的的确确就是虫子。

豆丹的俗名叫豆青虫,长得和蚕很像,但其实它是豆天蛾的幼虫,以豆叶和甘露为食。

只有在无公害的天然环境下才会有豆丹的出现,所以说,豆丹很可能比大部分的食物还要干净。

这只小小的虫子除了满足不少连云港人的口腹之欲,还养活了一大批人。因为要做豆丹这个美食,还要经过很多步骤,其中一个步骤就是擀虫,这就需要擀虫人。

在连云港的大街小巷,我们都可以看到有人在擀虫子。不清楚的人可能会觉得他们有点“心理变态”,怎么连虫子都玩,其实人家可是专业人士,没有他们就没有餐桌上美味的豆丹。

擀虫人先将一条条青色的虫子浸泡在水盆中洗净,好好给他们来一个“最后的spa”。

等豆丹们都享受好了,就随即抽上幸运观众,将它平摊在板板上,然后再用一根较细的擀面杖,将豆丹“皮肉分离”。

“噗呲”一声,我们就能看到豆丹白花花的肉体从青色的皮囊中“迸射”出来。这个场面或许会引起一些人的不适,但非常适合当地人对孩子进行教育:

“要是不听话在马路上乱跑,小心被抓去擀豆丹!”

擀虫人大多是大妈,她们心灵手巧,眼疾手快,极具工匠精神。她们的手艺非常熟练,不一会就能擀好一大盆豆丹。

别看吃的是虫,做虫的是大妈,豆丹简直就是连云港不可或缺的招牌菜。如果大家去到连云港旅游,吃饭的时候进到一家不卖豆丹的餐厅可以考虑退出去了,因为它很有可能不够正宗。

02

都说没有一只鸭能离开南京,在连云港,就是没有一条豆丹能爬出去。连云港人总有各种方法烹饪豆丹,而且每一种做法都让人好吃到流口水。

最经典的做法,就是和当季的新鲜蔬菜一起炖煮,这样就能吃到食材最原汁原味的鲜。和时令蔬果、海鲜一样,不同的节令,豆丹的味道也会不同。

仲夏时节,豆丹刚出生,吃起来就会更加鲜嫩。而长到晚秋已经很成熟了,味道就会变得醇香。到了深冬,味道则更为浓郁。

不过我也知道,尽管我们已经把豆丹描述得这么吸引了,可是还会有很多人接受不了。所以不少第一次吃豆丹的人,几乎都是被“你瞒我瞒”地吃下去的。

而第一次吃豆丹的人,无一例外都会觉得自己吃到的是蛋白粉的感觉,那是因为豆丹本身就是满满的纯蛋白。

因此,不少连云港的老一辈骗下一辈吃豆丹时,都会说“吃这个好,有营养。”

还有人说豆丹吃起来有肉松的味道,当然了,口感其实是截然不同的,毕竟谁家的肉松是那么“白白胖胖”的呢?

当然还有人天生害怕虫子,根本不会对这款美食多看一眼。只用想到它们软趴趴的身子在餐桌上爬来爬去,已经让人毛骨悚然。

不过,不喜欢豆丹的人会排斥它们,而喜欢豆丹的人恨不得顿顿都能将它们大吃一斤。据说有的连云港人半夜睡觉流口水,都是因为梦见了香喷喷的豆丹。

有在连云港上大学的外地学生这样说过自己的本地同学,大家一起出去聚餐,看见那一盘豆丹,大家都吓得不敢动筷。

可是连云港那位同学却吃得有滋有味,还跟她们说这是大补,对身体好。

还有的当地人说,要是吃不惯还能试着烤着吃,烤得嘎嘣脆,可香了。

大概除了外地人,连豆丹自己也想不到,自己作为一条虫,居然没吓到人,还被人给吃了,这也太丢脸了吧。

并且在过去,人们还没正确地认识豆丹时,豆丹是被认为是害虫的。农民看见它们把自己农作物咬坏吃掉,很是厌恶,总是一脚将它们踩扁。

没想到到了今天,这些虫子居然被人们从地下抓到了餐桌上,成为了人们孜孜以求的美味。而过去泛滥成灾的小虫,现在几乎被吃成了濒危动物。

行情好的话,豆丹还能卖到3、400元一斤。在更高级的餐厅,豆丹的价格甚至能达到上千元一斤。

可见,原来虫真的也可以成龙,只要你知道怎么把它变成特产。当然,对于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来说,最值钱的肯定是舌尖上的特产了。看来还有好长一段时间,豆丹都爬不出连云港人的餐桌。

鱼羊史记

这是一个怎么看都好看的公众号
274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