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入络,久痛入络,治络病的5类药总结好了

小 编 导 读

络病是指邪入别络、孙络、浮络、血络等而发生的病变,由于络脉是营卫气血津液输布贯通的枢纽,且细小广泛,功能独特,所以一旦邪客络脉则易使气血运行和津液输布失常,主要发生络脉瘀阻、络脉绌急和络虚不荣三种病理变化。针对这些病理变化,仝小林教授总结了治络5类药。


1.辛味药疏通络中瘀滞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菀陈则除之。”络病的病机是络脉中的气血或津液痹阻不通,故络病总以疏通瘀滞为主要的治疗原则。辛甘发散,易宣透络道。历代医家于临床实践中,针对具体病情,灵活运用辛温通络法、辛润通络法、补益通络法、搜邪通络法等。汉代张仲景充分发挥《黄帝内经》“辛甘发散为阳”的理论精华,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如用于治疗癥瘕证的桂枝茯苓丸中有桂枝、牡丹皮之辛,治疗肝著证的旋覆花汤中有旋覆花、葱之辛,治疗疟母证的鳖甲煎丸中有柴胡、干姜、桂枝、半夏、牡丹皮之辛。《丹溪心法·下血》指出:“下血,其法不可纯用寒凉药,必于寒凉药中加辛味为佐。”《本草经疏》载:“血瘀宜通之,祛宜辛温、辛热、辛平、辛寒、甘温,以入血通行。”后世医家叶天士在此基础上提出“络以辛为泄”的观点,并强调“久病在络,气血皆窒,当辛香缓通”,“酸苦甘腻不能入络”,临证善用桂枝、当归、川芎、郁金、旋覆花、葱管等辛味之品疏通络脉之瘀阻不通。吴鞠通进一步指出本病最忌壅补,壅补则“使邪无出路,络道比经道最细,诸疮痛痒,皆属于心,既不得外出,其势必返而归之于心”。陈士铎《本草新编》言麝香“借其香窜之气,以引入经络,开其所闭之关也”。张山雷《本草正义》云:“细辛味辛性温……而芳香最烈,其气直升,故善开结气,宣泄郁滞,而能上达巅顶,通利耳目,又根亥盈百,极细且长,则旁达百骸,无微不至,内之宣经络而疏通百节,外之行孔窍而直透肌肤。”可见辛香之品不但本身可以直走通络,还兼备引经作用,可引诸药达于病所。

2.活血祛痰以畅络道

血瘀或痰凝阻滞络道,是络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叶天士针对络病提出了理气化痰、活血通络等法,于《临证指南医案·胁痛》云:“肝络凝瘀胁痛,须防动怒失血,旋覆花汤加归须、桃仁、柏仁。”关幼波在黄疸、胁痛、胸痹、积聚、哮喘、血证、头痛、中风、癫痫等病证中,亦广泛应用化痰、活血等通络法。《关幼波临床经验选》中指出痰瘀阻滞血络,形成痞块(肝脾肿大)进而凝缩坚硬,推之不移而成癥积。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痰血互结,痰阻血难行,血凝痰难化,所以治痰必治血,血活则痰化,活血必治痰,痰化血易行。

3.虫类药物搜剔络邪

对于络脉重证及顽固难愈之证,由于宿痰沉饮,混处于络,普通之法难以奏效,又非草本类药物攻逐可获效,而虫类走窜,擅长搜剔络中瘀浊,使病证易愈,药如全蝎、蜈蚣、地龙、穿山甲、水蛭、虻虫、蝉蜕、僵蚕等。《金匮要略》创造性地发展了虫类搜剔、佐以补剂、峻药以丸用之法,祛邪而不伤正。《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于治疗癥瘕、疟母等络痹顽证时,便用土鳖虫、蜣螂、水蛭、虻虫等虫类药,以入络搜剔络中结邪。吴鞠通云:“以食血之虫,飞者走络中气分,走者走络中血分,可谓无微不入,无坚不破。”《临证指南医案·头痛》云:“头为诸阳之会,与厥阴肝脉会于巅,诸阴寒邪不能上逆,为阳气窒塞,浊邪得以上据,厥阴风火乃能逆上作痛。故头痛一证,皆由清阳不升,风火乘虚上入所致。如阳虚浊邪阻塞,气血瘀痹而为头痛者,用虫蚁搜逐血络,宣通阳气为主。”《临证指南医案·积聚》述:“三年来,右胸胁形高微突,初病胀痛无形,久则形坚似梗,是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气钝血滞,日渐瘀痹,而延癥瘕。”治以蜣螂虫、土鳖虫、当归须、桃仁、川郁金、川芎、生香附、煨木香、生牡蛎与夏枯草等药。在叶氏的启示下,温阳活血、搜剔通络方药的临床应用大为拓展,近20多年来更为医界广泛关注。已故名医章次公善用蕲蛇、露蜂房等治疗风痹走注,用土鳖虫、蝼蛄、蜣螂、蟋蟀等治积聚、肿胀,用蜈蚣、全蝎等治头风、头痛等病,取得良效。国医大师朱良春所创之六虫蠲痹汤,临床应用炙全蝎、炙蜈蚣、炙蜣螂、炙蕲蛇、炙土鳖虫、甘草、鹿衔草、寻骨风、钻地风治风湿顽症,疗效显著。

4.藤类入络畅通络瘀

《本草便读》云:“凡藤类之属,皆可通经入络。”盖藤类缠绕蔓延,犹如网络,纵横交错,无所不至,其形如络脉。因此,根据取类比象原则,对于久病不愈,邪气入络,络脉阻者,可加以藤类药物以理气活血、散结通络,常用的有鸡血藤、大血藤、络石藤、海风藤、忍冬藤等。《药性切用》言忍冬藤为“清经活络良药,痹症兼热者宜之”。《本草汇言》言络石藤“凡服此,能使血脉流畅,经络调达,筋骨强利”,张山雷《本草正义》也指出其“功能通经络……善走经脉,通达肢节”。《本草正义》言鸡血藤能“统治百病,能生血,和血,补血,破血,又能通七孔,走五脏,宣筋络”,《广西本草汇编》称其“活血补血,通经活络”。《草本便方》云“大血藤温人血分,疗跌”。

5.血肉有情之品修复络损

络病日久,营卫失常,气血不充,络道失养。大凡络虚,通补最宜,血肉有情之物皆通灵含秀,善于培植人身之生气,如鹿茸、龟甲、紫河车、猪脊髓、阿胶、海狗肾、羊肾之属,以阻气生发之物壮阳气,至阴聚秀之物补阴精。故叶天士说:“余以柔济阳药,通奇经不滞,且血肉有情,栽培身内之精血,但王道无近功,多用自有益。”久病入络,正气虚弱,治疗之时予以血肉有情之品,有事半功倍之效。例如《临证指南医案·淋浊》述:“脉缓涩,溺后有血,或间成块。晨倾溺器,必有胶浊黏腻之物。四肢寒凛,纳食如昔,病伤奇脉。”治以生鹿茸、当归、枸杞子、柏子仁、沙苑子等。

以上便是仝小林教授总结的治络5类药。

仝小林教授为我国著名中医内分泌专家,他构建了以糖尿病为代表的代谢性疾病中医诊疗体系。想要了解仝小林教授的学术思想,戳这本书~

《脾瘅新论》为仝小林教授数十载临床经验的总结,从各个方面论述脾瘅(代谢综合征),内容详实。本书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对理论研究和临证治疗均有重大指导意义,堪称脾瘅研究和临证的巅峰之作。

《脾瘅新论》之新体现在四个方面:脾瘅概念赋新义,脾瘅病理立新论,脾瘅辨证创新路,脾瘅治疗谱新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