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尤游宁海】心中的港湾 祖先的船
匠心作舟
作者:濯清涟
摄影:山水尤
溯源
船是海边人生存和生计的保障,一艘船的坚固耐用程度往往决定着一船船员风浪作业中的安危。因此在造真船前往往要先制作船模来确量实体船只的尺寸,船模不仅是对真船的复刻,也需要制作者对船的历史、文化甚至海上生活的有着深刻理解。
宁波地处东南沿海,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而距宁波约58公里的宁海强蛟镇,地处象山港尾,是一个典型的海岛小镇,这里的村民以出海打渔、海上商贸运输为生,木船曾是他们的谋生家伙。一辈子以造船为业的老匠人,几代人都是做木船的,但造木船这个行当,随着时代的进步,从木帆船到机帆船、现代钢质船更新逐渐消失,木帆船承载着的是历代匠人的智慧和汗水。对于一个船匠来说,心中对木船总是充满着深深的眷念。
生活在强蛟的一群造船匠人,就把对木船的这份眷念融入到精湛的船模制作工艺中,制作出一艘艘古船模,为我们保留遗失的木船记忆,努力坚守着这份历史传承。
传承
01
吴坚平父子
吴坚平,出生在强蛟下蒲村的一个木船制作世家里,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打船的木匠师傅。
“17岁那一年,初中毕业的我踏入社会,想学一门技艺。受爷爷和父亲的影响,对学习打木船有兴趣,于是就学起了木匠。”30多年前的一幕,在吴坚平的脑海里记忆犹新。“但是父亲一开始是不支持的,毕竟打船是个苦活,夏天高温暴晒,冬天寒风刺骨。但在我的一再坚持下,最终父亲同意我跟他学。”
自那以后的30多年来,吴坚平就与木船“耗”上了。
自十多年前木船开始逐渐停做,吴坚平父子凭着对制作木船的喜爱和眷念,执着地做起了古船模。制作船模是相当艰苦且繁琐的工作,船模虽小,五脏俱全,一艘古船,有龙骨、船身、甲板、桅杆、风帆、船桨等大量部件,如何将它们拼接在一起,还要体现出古船的特征,不仅考验手上的技艺,更考验对古船的了解和熟悉。
吴坚平父子做过不同类的船模,有宁波唐船、绿眉毛船、上海沙船、汴河客船、郑和宝船等等。其中放置在家中的郑和宝船船模,是吴坚平自认为最满意的作品之一。
这艘船模是根据郑和宝船的原船图纸按比例缩小的,选用上等樱桃木、菠萝格木、红木原料等制作,上有九桅十二帆,三大主桅中间挺立。船身底尖上阔,船头昂船尾高,船头刻有一个霸气虎头图案,船尾则为一个振翅的雄鹰,形象逼真。船身长1.7米,宽0.5米,全船分四层,船上的门、窗、橹、舵、收锚装置、救生船、缆绳、甲板、护栏等各类小物件之制作精致让人惊叹不已。整个船模精美巧妙,古朴典雅。
吴坚平告诉我们,这样的一艘船模用时都要二个月以上,因为各种装饰、图案,上百个零件等都是纯手工制作的。
能够制作出一艘艘形态各异的古船,吴坚平依靠的不仅仅是那一份精湛的技艺,还有那坚韧不拔的执着。这十几年来,吴坚平通过不停地学习、研究和摸索,从一个普通的造船匠,历练成为船模设计、制作的土专家,精心制作了大量古船模型,被宁波市博物馆、上海航海博物馆、嘉兴博物馆、长兴太湖博物馆里、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等收藏。
父子俩凭着精湛的造船手艺渐渐在行业内传开,慕名而来请教、寻求合作造船者众多,还多次受邀赴各地修复打造古船。
2011年,父子俩受邀赴山东打造蓬莱一号船,蓬莱二号船和蓬莱三号船项目,这个项目10来个人耗时一年多时间才打造完成。完工的一号船、三号船足有6米宽30米长,二号船8米宽25米长,现在,这些古船就收藏在山东蓬莱古船博物馆。
在我国首座国家级海洋博物馆---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里,收藏着一艘27.8米长、8.6米宽、载重1000多吨的“福船”。这艘原船是吴坚平于2016年参与建造的最大仿古船,当时有14个人,做了约二年时间才完成。
吴坚平父子俩还参与修复了保存在安徽淮北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的独木舟,并和其他匠人一起,依照《清明上河图》里的汴河客船的样式,为博物馆制作了一艘汴河客船。
但他并不满足于这些,他说他还要钻研,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制作更精细更有历史意义的不同类型的古船模,让更多的人了解船文化。
“虽然在现在,这样的古船已经用不上了,但制造这些古船的技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可失传。”吴坚平说。正是心怀这样的念头,吴坚平注册了一家船模工厂--宁波挺挺古船模厂,专门从事古船模的制作。
吴坚平的父亲吴维垚老师傅今年已78岁高龄,但腰板硬朗,精神矍铄。他自从18岁跟他的父亲从事打船到现在已整整60年时间,后来又把自己的这门手艺传给儿子,平常也都一心扑在船模的研究和制作上。
“以后会做这种手工木船的人怕是越来越少了。”
“老祖宗的手艺,不能丢了。”
“孙子是个医生,他对造船兴趣不大”,吴维垚老人带着少许的失落叹息着。
他告诉笔者,他本来有十几个徒弟,现在除了儿子,其他人都转行了。
“只要自己还有力气,还想继续钻研古代造船工艺,多造几只船模,留给后人。”
说这话时,吴维垚师傅口气坚定。
02
尤从庆师傅
家住峡山村的尤从庆师傅今年也已经78岁了,满头乌发,双目有神,话语不多,是个勤恳实在人。
做船工齡近60年的他已记不清自己这辈子打了大大小小多少只船。足迹遍布,近至西店、奉化、姜山、西凤、桐照、宁波等,远至外海。峡山最大的“王港鲞”号机帆船就是出自尤从庆师傅的手,足有160吨。现在他做的古船模常被各古船馆收藏。
尤从庆师傅以为人厚道、技艺高超名声在外,前来收购者络绎不绝,但由于船模都是纯手工制作,耗时较长,一年做不了几个。因为制作船模的流程和造一艘真正的渔船没什么两样:打龙骨,刨割、拼接两侧船身,然后是甲板、桅杆、驾驶舱等,最后刷上油漆,一共有20多道工序。做一条长1.3米,宽0.4米的"绿眉毛"船模,从木工、车工、油漆完成需要一个月时间,而一条长2.65米,宽0.8米的"绿眉毛"船模就要化上二个月时间。
尤从庆师傅不但对外观工艺有要求,对选材也颇有要求,通常选取上百年的老樟树做船身,防腐防虫,而桅杆、橹多选用桐糙木,因为比较硬质。
对尤从庆老师傅来说,制作船模不但是工作、也是乐趣,更是对自己曾经的船人故事的延续。
轻柔地抚摸着自己手工打制的船模,满眼露出的是浓浓的爱意,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对他充满着满满的期许,希望船模替代他年轻时打造的渔船,满载着他的希望和梦想,遨游在人生的大海。
让从庆师傅比较遗憾的是5个徒弟中4个已未打船,包括自己的儿子,现在也去做生意了,因为这是份苦差,又赚不了多少钱。但让他欣慰的是在3年前收的一个徒弟,以满腔热情孜孜不倦地在学习打船技艺。
03
尤思常师傅
尤思常,今年66岁,峡山人。用宁海土话来说“六十六学大木”的就是他,他就是尤从庆师傅的“小”徒弟。
他说船对他来说有特殊的意义。
由于5岁那年父亲不幸被淹,致使家人有心里阴影,不再让他出海,从而给他选择了其他职业。做过放影员、投递员,退休后发挥余热兼着村里的殡葬管理工作。但他是个闲不住的人,这种兼职工作事情毕竟不多,有很多的空闲时间,都在无所事事的走街串巷瞎逛闲聊,他觉得这种生活很无聊,就想着找点感兴趣的正经事做做。
他是个海边人,骨子里对船有着很深厚的感情,于是三年前就找到同村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打船师傅尤从庆,想拜他为师,学习制作船模。从庆师傅被思常的这份临老学大木要做船模的决心打动,答应收徒。
热情高涨的尤思常师傅于是把自家的一楼车库收拾成制船车间,备齐各种制作工具,开启了他的制船生活。打草稿、画草图、购材料,一切就绪,思常师傅就全身心扑到船模制作上,常常窝在车库里敲敲打打就是一天。
本身对木工活都不是很熟练,对船模的制作流程又不熟悉,何况是第一次制作,难度可想而知。不好,重做。不对,重做。不美,重做。有些步骤由于技术问题,也都不知要返工多少回,但是他凭着一股钻劲,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不熟就练,硬是咬牙坚持下来。
虽然手法生疏、技术粗糙,但还是在师傅的指导下慢慢地做了出来。甚至是最后的上漆步骤他也是自己独立完成。说起这个他露出一脸的憨笑,一开始他根本不懂怎么上漆,于是就像口香糖一样粘着一位漆匠师傅,看他怎么调料、配方,最后回家琢磨,几经试验终于成功。
经过近半年的努力,尤思常师傅的第一个船模终于制作完成。精美的船模引来了朋友四邻的参观,甚至有人想出大价钱购买,但都被他一口回绝了,“这是我第一次做的船模,要好好珍藏,作为传家宝传下去!”。
一直对老头子做船模有意见的夫人此时也被感动,不再对他平时制作时发出的噪声和产生的粉尘提抗议 。
自此,一发不可收拾的思常师傅在做船模的路上越走越远,到目前为止已出成品6艘。
尤思常师傅制作的绿眉毛船模
匠心传承
船模是海洋文化的一部分,这些匠人做的船模不管精致或一般,都表现出对船文化的热爱,对船文化深深的怀念与守望。 希望这份匠心能让更多的人来坚守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古船的发展、繁荣和对社会的贡献。 |
--- 第十三游 ---
山水尤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宁海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山水尤想用镜头拍遍家乡的山水人文,记录家乡推广家乡,为家乡做一份摄影人的贡献!
文字、编辑|濯清涟
摄影|山水尤
审核|浩海紫烟
聚集文化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