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祠 关帝庙
到荆州,不能不去祭拜关公。荆州有两处拜谒关羽之地,一处是关羽祠,另一处是关帝庙。
关羽祠位于荆州区内环南路99号,这里又叫卸甲山。相传,关羽镇守荆州时,战罢归来,常在这里宽卸铠甲,犒赏将士,庆祝胜利,故后人将此处称为“卸甲山”。
明代初年,荆州百姓为纪念关公,在卸甲山修建关羽祠,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羽祠。后来关羽祠毁于日寇侵华战火,现在的关羽祠是2007年新建的,具有明清时期地方建筑风格。
关羽祠山门,飞檐翘角。
关羽祠正殿前33级石砌台阶,名为天梯。源于“三月三日开天门”的民间传说,寓意登上这33级天梯,人生自此一步一个新台阶。
天梯之上是正殿,殿内塑关公坐姿像和关平、关兴的立姿像。塑像中关公头戴汉巾,身着汉袍,左手捋须,右手作“免礼”状,凸显出关公和蔼、慈祥的长者形象。正殿二楼有关公立姿铜像,高1.8米。铜像前的关公圣迹沙盘,是展示关公一生行踪的示意图。
正殿有东西配殿。东配殿也叫祥和殿,殿内有关公一家四代九口的全家福像。西配殿又叫诚信殿。诚信殿侧,有关公立姿石像,高4.8米,关公面朝东方,握刀远眺,威仪凛然。
关公立像后,有两棵楠树,如兄弟一般,同根同茂,虽历经人世沧桑,依然挺立在卸甲山上,人称兄弟树。
再往东,是偃月门。顺游道往下,道旁塑有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五人的头像。
亭东有桃园,内有刘关张结义塑像。
赤兔马亭前,是一广场,广场上的关公,手执青龙偃月刀,威风八面。
出关羽祠顺着内环南路往东,不久即到关帝庙。
关帝庙是关羽镇守荆州10余年的府邸,因此也称关公府旧址、关公庙、关公馆,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明万历时重建,清顺治七年(1650)、雍正十年(1732年)两次重修并扩建。日军侵华期间,庙宇遭到了致命一击,殿宇毁失殆尽。1987年,江陵县政府按清乾隆县志载古关庙建筑布局图样,在原关庙遗址上复建了荆州关帝庙。
现在的关帝庙分为仪门、正殿、三义楼和陈列楼等,共占地四千五百余平方米。
仪门后方,大殿右前方,有一块关圣帝君诗记碑,碑上有“关帝诗竹”,属于画中藏诗。相传,关羽被曹军俘虏后,一直想给刘备写封信,可又担心被曹操发现。他离开曹营时,画了这幅诗竹图,留下藏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这首诗就是:“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究不凋零。”
正殿正门上方,有清同治皇帝御赐匾额“威震华夏”;殿内挂着清雍正御赐的“乾坤正气”匾额。殿内关羽塑像高丈余,身披重铠,长髯飘飘,威风凛凛;关公两侧的关平、周仓,亦显得粗犷矫健、彪悍勇猛。大殿两旁内壁上,有关羽“镇守荆州”、“迎亲救主”、“义释曹操”、“单刀赴会”、“驰援当阳”、“水淹七军”、“刮骨疗毒”、“父子忠魂”等巨幅壁画,再现了关羽忠、义、仁、勇的高大形象和荆州人对他的景仰之情。
三义楼左前方的偏殿内,有关羽青龙偃月刀、赤兔马槽等珍稀文物。
三义楼右前方,有明万历年间栽植的雌雄银杏两株,距今约六百多年。
关公,忠勇是忠勇,然而作为蜀汉的一方诸侯、前将军,却缺乏大局观,动不动要与黄忠较量武艺,呈匹夫之勇,有损内部团结;且不认真践行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外交战略,狂言“虎女焉嫁犬子”,最终,不仅大意失荆州,还连累了义兄义弟的性命。假使“虎女”嫁了“犬子”,三国,又会是怎样的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