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片石多情甚
世界上有一种物体,藏于土里,隐于山中,人类不知道它们何时出现,也不知道它们何时灭亡。它们走过了漫长的历史,经历了地球的更替,吸收了日月的精华,所以缤纷瑰丽;它们具有自然性、矿物性、泥土性,所以丰富高雅;它们蕴含了无数的神秘和浪漫,所以不俗不媚。
它们是人类精神升华的桥梁,它们是——石头。
历史上最传奇的石头是《西游记》里蹦出孙悟空的东海仙石,成就了一段大闹天宫、降妖除魔、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的奇幻历程;历史上最骄傲的石头是和氏璧,秦始皇曾经许下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它;历史上最风流的石头是《红楼梦》中的“通灵宝玉”,在大观园里上演了一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无论古今,石头都丰富多彩,并不像人们所看到的那样孤独、寂寞。
而文人爱石,自古已有之。往上追溯,最早莫过于东晋末期那块陶渊明心爱的醒石。
在他归返田园以后,以耕作赏菊赋诗为乐,闲暇之时把酒东篱,而身边正有一块巨石如砥、纵横丈余,相传他每醉辄坐卧其上,觉此石有醒脑提神之功效,便郑重其事地名之为“醒石”,因此被奉为开创赏石先河的鼻祖。
宋佚名 女孝经图卷
魏晋南北朝时期,收藏、鉴赏奇石已经成为风气,很多人积极地搜寻、赏玩天然奇石。除了皇家园林盛行之外,私人园林也逐渐兴起,但社会上玩之风尚不盛行,只有少数文人墨客以赏石为乐。
上海豫园 花石纲遗石 玉玲珑
隋唐时期的中国赏石文化繁荣兴盛,赏石的主要群体不再只是帝王贵族,许多文人雅土也成为了奇石的爱好者。社会中下层人民在造园的时候也开始有意识地运用奇石。
这个时期赏石文化有两个特点:一是文人雅士游山赏石已经成为了习惯,品评奇石的诗文大量出现,出现了一大批赏石家,如李白、白居易等,他们参与赏石活动,提高了赏石文化的艺术品位。
二是赏石研究深入发展,出现了赏石专著,诗人白居易可称为我国赏石理论的开拓者,他对太湖石进行了分级,开创了中国奇石分级的先河,被沿用至今。
宋 苏汉臣 秋庭戏婴图轴
到了宋代,赏石有了极大发展,创造了一个小高峰,确立了赏石标准。
宋代书法家米芾创立了被后世沿用千年的四字赏石标准“瘦、透、漏、皱”,从此以后,奇石有了明确的鉴赏标准。
1570年作 米家石谱图 手卷 设色绢本
宋徽宗绢本设色《祥龙石图》(故宫博物院藏)
赏石更是“化大为小”,被玲珑地送到了贵族文人的案上,如《铁围山丛谈》中述及:“江南后主宝石砚山,径长逾尺咫。前纵三十六峰,皆大如手指”。石与砚,山与峰,都在手指掌间。
清 白太湖石拱形赏石
而苏轼还正式给了赏石“供石”之名,其诗文诗——“赖有铜盆修石供,仇池玉色自璁珑”中的“石供”一语,使石一越而成清供。
宋代 苏轼 枯木怪石图
北宋 赵佶 祥龙石图卷
到了元代,崖山之后的文人学士一方面继承了宋人雅好奇石的遗风,另一方面区区片石正如南宋末年的“残山剩水”,遥寄着故国山河。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赵孟頫、管道昇夫妇、倪瓒、朱德润、张雨等。
元四家之一的倪瓒,将丹青之法施用于园林经营,曾参与“狮子园”的规划工作,以逸笔草草的手法化平淡为神奇,各式“盆景石”画意宛然,把传统盆景石创作发挥得淋漓尽致,将中国园林之美,尽纳于素盆之中,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玩石者的审美。
《素园石谱》成书于万历年间
计二百四十九幅大小石画
明清时盛行园林,奇石可放室内案头,亦可以搁于室外园景,好石者更众。
清人绘 旻宁喜溢秋庭图
清人绘 薰风琴韵图轴(局部)纸本设色
为石作谱写书者亦有许多,最有代表性的著述便是明代林有麟的《素园石谱》,其家中世代藏石,而林有麟本人最喜变化多姿的“六合石”(即雨花石)等卵石,并一一惠以嘉名,甚至还将奇石“青莲舫”的名字作为自己的斋名。
除此之外,如文震亨的《长物志》、毛奇龄《后观石录》、诸九鼎《石谱》等,以及清代宋荦《怪石赞》、沈心《怪石录》、梁九图《谈石》、周棠《石谱》等都是述石细腻之作。
辛酉(1681年)作 扫叶翁石谱 册页 (十开) 水墨纸本
行书 莭录惕庵石谱
赏石,赏的是什么?
赏趣
石之趣,在石上,也在石外。
石上之趣,爱形者如“古”、“奇”、“峻”者均有人好;爱色者,如白色“正白可鉴”,绿色“冈峦迤逦”(苏东坡语)。
譬如“古”之姿,以太湖石为妙。
清 太湖石贡石(双层汉白玉座)
太湖石中孔窍或因由气化氤氲、或因激流冲刷历久而成,如历史隧道,见天地沧古变化,所谓浪淘犹见天纹在,一石揽尽太古风。
清 太湖石文房贡石
而石外之趣,莫过于逸事文情。
譬如爱石者如米芾,他曾守涟水,最喜欢干的事儿就是待在自己的书斋里一一品玩自己收藏的石头,根本不想出门。
清 灵璧石“翠微峰”赏石
正碰上朝廷派来的监察使杨杰,对他的爱石癖就很不以为然了:“朝廷以千里付公,那得终日弄石都不省事,案牍一上,悔亦何及?”爱石成癖者碰上了不好石者,那就好玩儿了。
而米芾不慌不忙从左袖中取出一石,其状嵌空玲珑,峰峦洞穴皆具,色极清润。
清 太湖石案头山子摆件
米芾说:“如此之石安得不爱?”杨杰不理。然后米芾又掏出一块。叠嶂层峦,奇巧更胜,依旧难得杨杰置评。
清 层云英石贡石
最后米芾拿出一块神品赏石,可谓是“尽天划神”,问道“那这块又如何呢?”杨杰说:“此石安得不爱!非独公爱,我亦爱也。”然后从米芾手上直接拿了石头就登车跑掉了。
清 灵璧石山子摆件
由此可见这样的赏石对文人有多么大的吸引力,这其中品观的乐趣与心赏方家自知。
可能只有痴者方解石中真味,也正是米芾这位“古今第一赏石名家”提出“瘦、绉、漏、透”的赏石四要领,至今仍是依旧赏石圭臬。
赏韵
对于一块石头来说,“形”犹如美人的外貌;而“韵”恰是美人的姿态。正是李渔所说,“态”,“如火之有焰,如灯之有光,如金银之宝气”。
赏石之韵,也正在此。有韵,方能牵引出山岳勾连,层峦叠嶂的画意,如文人画般,竖画三寸当千刃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远。
清 英石“立峰”赏石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道: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人观石、品石,因石而观自然,因石而思天下,因石而内自省。在文人诗意的心灵中,将方寸之石从有限之景在思维遐骋中,升华为广阔的天地,在物我的融汇里体悟自然的玄奥。
清 海棠形石盆太湖石
以石为友的蒲松龄一生写下赏石诗存40余首,他还在《聊斋志异》里就描写了人与石的这么一番奇情:
一位爱石之人邢云飞,在捕鱼时偶获一奇石,四面玲珑,峰峦叠秀,便日日供诸案头,以命相许。可是后来屡屡遭豪强达官抢夺,邢云飞矢志不移,终于觅石归家。
清 灵璧一线天贡石
蒲松龄为此叹道:
卒之石与人相终始,谁谓石无情哉?古语云:“士为知己者死。”非过也!石犹如此,何况于人!
人与石在此跨越了木石生灵,而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