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道双摄像头就 OUT 了,摄像头黑科技竟然这么多|涨知识

1

超大像素摄像头,做不到全面均衡

很多手机都希望将传感器的单个像素面积做的更大一些,但是基本都控制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毕竟要权衡像素、单位像素大小、体积等诸多因素。

当年有一个手机厂商步子迈得比较大:曾经辉煌无数的HTC。HTC One M7(2013年2月发布)上的那枚拥有Ultrapixel技术的摄像头,其的像素尺寸达到了 2µm,几乎是当时标准尺寸的两倍,带来更高进光量,进而有更好的夜间拍照表现。

(图片来源于:HTC)

但是这枚摄像头的超大像素尺寸是以牺牲像素来换取的,其像素只有可怜的400万,图片放大之后,根本没法看。在不放大情况下,对比同期标杆机没有明显的优势(iPhone 5/5s),且一些批次的产品还存在摄像头发红的情况,加上后来手机们都开始比拼高像素,这台手机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图片来源于:HTC)

总的来说,HTC M7上的那枚摄像头没有火起来,并不是改善逻辑有问题,而是HTC自家没有平衡好各方参数,加上自身在影像上的实力不是很强,供应商也掉了链子。这成了很多厂商的反面教材,现在很多手机都是维持在比较合理像素水平下,再提高像素尺寸进而提高进光量,稳扎稳打地进步。

2

超高像素摄像头,同样没有做到均衡

说道超高像素,大家都会想起诺基亚的Lumia 1020以及更早的808 PureView。

以诺基亚的Lumia 1020(2013年7月发布)为例,相机的参数罗列出来都能吓人一跳,配备卡尔·蔡司认证的4100万像素PureView摄像头(实际输出不足4000万),采用第二代O.I.S.光学防抖,并配备LED补光灯+氙气闪光灯,以及f/2.2光圈,4秒延时快门。

(图片来源于:Microsoft)

这台手机拍照确实不错,是当时的标杆机之一,对比当时的一些旗舰机,在解析力和成像质量方面还有一定的优势。

其专业拍照模式受到的不少手机摄影爱好者的欢迎,人们惊呼这才是真正的“摄影”而不是“照相”手机。但是在普通模式下并没比iPhone 5s优秀多少,因此这款手机并没有受到大部分普通消费者青睐。

(图片来源于:windowscentral)

由于其像素过高,所配备的手机处理器(骁龙S4)很难驾驭,在拍照时偶尔会出现卡顿。值得一提的是Lumia 1020还可以输出的500万像素的照片,有不少消费者都是用500万像素照片分享到社交网络,因为3400万像素(16:9情况下)的照片太大,流量伤不起。

这台手机的超高像素摄像头更像是一种噱头,尤其是在当年那个比拼像素的年代。虽然它表现并不差,但很多消费者并不需要那么高的像素,像素并不是越大越好,就像今天的Galaxy S7 edge等拍照不错的手机的,在易用性、像素、像素尺寸上都做到了不错平衡。

3

3D双摄像头,实用价值低

3D摄像头的代表机型就是LG Optimus 3D和HTC EVO 3D,两者都是在2011年左右发布的,那时候正是裸眼3D概念最火的时候,现在基本已难觅踪影。

(图片来源于:cellphone)

这类3D摄像头中间通常隔着一定的距离,以模拟人眼的视觉差,形成错位拍摄,为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带来更好的空间感,形成简单的3D照片和3D视频,以配合当时的裸眼3D显示屏——就像今天的VR相机之于VR设备一样。

(图片来源于:Gsmarena)

现在看来,3D摄像头,只是提升了拍摄的趣味性,本质上并未改变什么。一些消费者还会在观看这些3D照片和视频时感到眩晕与不适。没普及开来的原因大致就是当时的技术并不成熟,再一个就是没有什么实用价值。

4

景深双摄像头,噱头大于实用

采用这种双摄像头的代表机型就是HTC One M8(2014年3月发布)了,其采用了一枚用于拍摄的主摄像头和一个负责记测算景深范围和空间信息辅助摄像头。

这里要先大概介绍下景深,理论上照片中只有被准确对焦的部分清晰,焦点前及焦点后的景物会因在焦点以外而显得模糊。不过,基于镜头、拍摄距离等因素,在焦点前、后仍然会有一段距离的景物能够被清晰显示,不致于落入模糊地带,这个清晰的范围便称为景深。

(图片来源于:HTC)

在拍照的时候HTC M8的这两枚摄像头会协同工作,分别记录不同的信息。辅助摄像头主要任务是帮助实现类似光场相机『先拍照后对焦』的效果。

(图片来源于:photographyblog)

手机“先拍照后对焦”实现效果很有限,远不及Lytro那样光场相机,更多是为手机拍照增加趣味,像提高背景虚化效果以及背景的一些特殊处理,对于成像质量并没有明显改善。况且当时有不少手机都可以通过软件算法实现类似功能,这让这种双摄像头一下就失去了意义。

5

光学变焦摄像头,体积过大

现在拥有光学变焦的镜头的手机倒是有一些,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像Galaxy K Zoom以及Galaxy S4 Zoom那样的可以伸缩的光学变焦摄像头,另一种是像华硕Zenfone Zoom那样不可伸缩光学变焦的镜头。

这些带有光学变焦特性的单摄像头通常都有一个共性:机身背面有一个很大的『火疖子』,并且在厚度控制方面很不理想,将很多追求便携的消费者排除在外。

(图片来源于:samsung)

以三星的Galaxy K Zoom(2014年5月发布)为例,它拥有10倍光学变焦镜头,机身体积也比较大,在很多人看来,就是披着手机外衣的一台数码相机,光学变焦对很多想要拍摄远处景物的消费者来说很有吸引力,不像数码变焦那样会损失画质。其还采用了比同期手机更大的1/2.3英寸感光元件,拍摄整体表现甚至要略优与同期的旗舰Galaxy S5。

(图片来源于:Samsung)

这一切反而让这款手机显得很尴尬,被夹在手机和相机之前,没有手机便携易用,也没有相机专业,又比不少的卡片相机贵上不少。因此,这类手机并未流行开来。

6

外置摄像头,定位太过小众

即手机的外置产品摄像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索尼QX系列,例如:QX1、QX10、QX100,这几款产品都有非常不错的成像质量。

这些产品更像是去掉了机身数码相机,而机身则由手机代替,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有的甚至还可以转接镜头,基本就是一个微单的形态。

(图片来源于:sony)

其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一个手机的补充,并不是一个必备之物。就连索尼自己一直以来都是将QX系列定位为增强手机拍摄功能的辅助产品。这样的产品很难火起来,因为拍照能力距离专业相机,甚至是光学变焦摄像头都有差距,虽然看上是是用“模块化”的思路来实现手机拍照效果和便携之间的平衡,但实际上两者却很难配合起来实现媲美相机的拍照效果。

总得看来,当年那些自带光环的各种摄像头没有火起来原因,大概有三种:噱头大于实际、厂商技术不行、定位倾向小众。

经过这么久发展,智能手机的相机方面的发展开始趋于理性,目前市面几款顶尖的旗舰机,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比较不错的平衡。

今年开始流行的双摄像头,不同类型的双摄像头,依然是噱头大于实际,要想拍摄更好的照片,短期内依然需要“分工协作”:日常拍摄有一部好手机足以,想折腾摄影的时候可以购买更加专业的相机(微单、单反等),运动时刻则可用GoPro等运动相机或者无人机拍照。还有现在相机不甘示弱,在系统、联网、便携等方面也做得越来越好。因此,相机和手机在短期内依然会长期并存,手机想要靠不断优化摄像头来取代相机,短期内看还是很困难的。当然,拍照能力一般般的卡片机被手机干掉就是必然了。

(题图来源于:dailymobile)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