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利光II客家围龙屋,原来蕴含这么多的故事与神秘【客都原创】

原标题:客家围龙屋,让我魂牵梦绕的家园

图文作者:罗利光

客家围龙屋、福建土楼,与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的窟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并称为中国五大传统民居建筑,堪称世界建筑一绝。

要深入了解客家,就从围龙屋开始。

客家民系的形成

公元三、四世纪,西晋时期的中原,发生了“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百姓民不聊生。为逃避战乱,占当时人口六分之一近百万的中原汉人,被迫踏上南迁之路,颠沛流离,来到兵革不侵的世外桃园——江西宁化的石壁盆地,再由石壁沿着汀江流域向南迁徙去了福建、江西、广东等地,最后来到了梅州。

围龙屋的诞生

面对险恶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客家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聚族而居。他们釆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在丘陵地带或斜坡地为自己建造家园。于是,一栋栋具有独特文化符号的神秘建筑在粤东的大山成燎原之势分布开来,这种典型的建筑叫“围龙屋”。其外观是椭圆形与方形结合,层层叠叠,宛如一条盘缠的巨龙。远望其形式又酷似一张“龙椅”,威严、稳固,更有步步高升,长幼有序之意。

从围龙屋的基本构图开态可以发现,它是以中心为主导的模式中,中心是个集中点,最重要的使用空间放在这个位置。

围龙屋的建筑细节构造及功能分析

围龙屋大多坐北朝南,由池塘、堂屋、围屋、横屋、化胎五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蕴含着独特的宗族文化。这些建筑集防卫、居住、仓储、祭祀、加工、教育、娱乐等功能于一身,可以防盗、防火、防水、防震和控温。

客家人建造围龙屋,有着这样一个规律,它们大多选择在边远的山区,屹立在青山绿水之间,阳光充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构成一幅幅生动、和谐的美丽画面。

池塘

在每一座围龙屋的前面,必定会有一口半圆形的池塘,被称为“风水塘”。因为围龙屋的建造是前低后高,使得各家各户的生活用水由暗道流向池塘。为了不使池塘变臭,聪明的客家人就在池塘里种植莲藕,夏天的时候,风从池塘水上面一吹,徐徐的凉风就灌到了各个房间。

池塘还有灌溉、养鱼和消防的功能,如果房子一旦起火,这个池塘又是很方便的取水池。

客家围龙屋平面示意图

池塘和后面半圆形围屋一阴一阳,合拢起来,构成阴阳太极图。它和中间堂屋方形结构相呼应,正是中国古代“天圆地方”哲学思想的体现,象征着阴阳平衡,也象征家与自然合一。

客家先民建造围龙屋时是按照古汉语“富”字的笔划结构进行设置的:围屋门前一口塘,池塘外面是一望无际田野,象征着客家人对富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围龙屋始见于唐宋,兴盛于明清。主要分布在深圳、河源、惠州、以及梅州市梅县区、兴宁、大埔、蕉岭、丰顺、福建龙岩等地。其中最为集中的是兴宁,占梅州围龙屋的60%——70%左右,是梅州的围龙王国。

2012年兴宁被评为“中国围龙屋之乡”。兴宁围龙屋无论在数量、建筑规模或类型上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集中展现了客家围龙屋的建筑文化内涵。

禾坪(晒谷场)

禾坪主要用来晒谷或宗族举行盛典时作活动场所用。

逢年过节,男女老少齐集堂屋上厅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门前的禾坪上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尽情欢乐。

逢年过节,男女老少齐集堂屋上厅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门前的禾坪上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尽情欢乐。

门当户对

“门当”指大宅门前的一对石鼓,又叫抱鼓石。因其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老百姓认为能避邪,所以民间广泛用石鼓代“门当”。“门当”,形状有圆形与方形之分,圆形为武官,象征战鼓;方形为文官,形为砚台。

“户对”是置于门楣上方或门楣双侧的砖雕,木雕。比较典型的为园柱形,柱长一尺左右。与地面平行,与门楣垂直。“户对”用短园柱形,是代表了古人重男丁的观念,意在祈求人丁兴旺。

水井

几十年前,围龙屋楼内的居民饮用水主要靠水井,那时的水井清澈见底,水质甘甜、冬暖夏凉。

在客家先民的传统观念里,井代表着家乡、宗族和家。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围龙屋,有围龙屋的地方必定有井,“井”成为出外打拼的客家人心底里始终挥之不散的故乡情怀。

堂屋(分下堂、中堂、上堂)

在封建社会,一般老百姓只能盖两堂屋,七品以上的官员才可以盖三堂。

下堂

围龙屋一进大门是下堂,是室内和户外的过渡空间,主要放一些公共物品。

中堂

下堂进去是中堂,中堂是议事厅,是讨论宗族大事的地方,包括公共性的活动都在这里举行。(二堂的围龙屋则没有中堂)

上堂

尽管各地围龙屋的建筑样式不尽相同,面积大小不一,但是,所有围龙屋的核心位置,必然是供奉祖宗牌位的祠堂,即上堂。

上堂祭祖

在客家人的心目中,那是一个庄严而神圣的地方。堂屋是沿着围龙屋的中轴线而建的,这也是古代中原汉人建中立极思想的体现。

神龛

客家人在上堂供奉着列祖列宗的神龛,神龛后面有一小门正对半围龙屋中间的“龙厅”,这个小门也叫“龙门”。

有些家族会将“老人间”置于上堂后面,凡是族中的老人到生命弥留之际,其子孙即将其热尸抬于此地,按照男左女右的规则摆放,希望祖先接引他至极乐世界。

对于客家人来说,围龙屋不仅仅是家的概念,更是心灵的一个居所。

赏灯

客家人当家族中有男婴出生时,都会在当年正月期间在堂屋的大厅挂上大花灯和小花灯以示庆贺和祝福。小花灯的数量和男婴出生数量对应,客家人称之为“赏灯”。此灯会放置一年,待第二年被新灯替换下来,然后往往会被拆分给同族各家。

当年喜添“新丁”的族人,统一把纸灯笼串在一起,在全村巡游一周后回到祖堂拜祭。

围屋盛宴

出嫁和迎亲

客家男儿娶亲,须在祠堂拜天地,叩祖先,宴宾客。闺女出嫁,也要向列祖辞行后,方可罩上盖头,踏着象征团圆的大圆匾出阁。

天井

堂屋与堂屋之间被天井分隔,天井具有釆光、集雨、排水之功能。

横屋与横屋之间的天井和过道

在重大活动时,用厚实木板将天井铺平,将其变为平地,方便通行。

因为它是屋内采光的主要来源,所以,屋内窗户都会尽量开向天井。

横屋

客家围龙屋最奇妙的地方就在于围屋和横屋。客家人在堂屋的左右两边建房,叫横屋,生了孩子不够住了,又在边上建第二横,依此类推,只要它的旁边有空地,它的建筑就会不断的扩大,按照辈份,越往外辈份就越小,按照“宗族团中央,子孙分周围”原则进行分配。不过,它们的每间房间大小却是一致的,开门方向均对着正堂。

议事厅

随着围龙屋人口的增多,难免会产生纠纷矛盾,作为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典范的客家围龙屋,在围龙屋的上堂、中堂与下堂之间左右两边,设“议事厅”。平时,不论你有什么大事、小事、不平事,都可以在这儿说理,因为他们坚信有祖先的灵魂在天上看着,护佑着家族的子孙平安相处。

神位

一座围龙屋,就是一个小社会的缩影,按照“金、木、水、火、土”排列,荣辱兴衰,总有一房会亏欠,为了平衡这种矛盾,族人还会请法师在外围墙上立神位,把不吉利的方位挡回去,使得族群人口得于平衡,处于和谐状态。

化胎

在围龙屋堂屋的后面有一个半园形空地,空地上铺满光滑的鹅卵石,这是客家围龙屋最神奇的地方,被称作“化胎”。因为它的形状微微鼓起来,好象一个怀孕妇女的肚子,而上面的鹅卵石,象征着客家人的子孙后代。

化胎作为客家建筑最为神秘的文化符号,在客家人的心目中是非常神圣的,小孩不能在上面随意拉尿,或用镰刀锄头在上面乱动,否则就会伤了胎气。一个宗族的子孙延绵,一个家庭的兴旺人丁,都与化胎的育化息息相关。

龙穴

在宗法社会里,大家都希望自己子孙万代,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子孙后代来得多一些呢?那就要求神灵来帮忙了,在象征为小腹之下的“产门”(即阴户处,又叫“龙穴”)前,求代表“金、木、水、火、土”的“五方龙神”让女人早日怀孕。“五方龙神”与上堂祭拜祖宗的“龙神之位”刚好相对应(所以祖堂后门一般是不关的),以便象征产门的“龙穴”完成由龙脉到人脉的连续。

龙厅

半圆形围屋正中一间为“龙厅”,龙厅后不能开门,否则会泄气,同时又必须是空的,不能堆放任何东西,为的是避免压住龙脉。

化胎后面是矮矮的围墙,围住里边的“五方龙神”,让“龙脉”在化胎中孕育。等宗族发展后,就在围墙的后面按照祖房的格局在外围继续建半园形的房间。人口继续增多,继续围,和建横屋规则一样,兴建一围、二围、三围等半园形的房间。

两排半圆形围屋之间的露天通道,又叫"天街"。

靠山

客家围龙屋后面,一般是“靠山”,按老一辈的说法是裔孙的“后靠”,而且,这里一定有百年大树。“靠山”上蓊蓊郁郁的大树,叫“屋衣树”,客家先民认为,人没衣服不行;屋,没有树林同样不行!有了绿色的大树,我们的祖祖辈辈才能光光鲜鲜,世世代代才能生机勃勃。

位于梅县丙村的“仁厚温公祠”(共390间房,占地一万多平方米),是典型的客家围龙屋,其规模在梅州地区曲指可数,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是“四进三堂八横三围龙”的结构。 (三堂指的是上、中、下堂,三围指的是三排半圆形的围屋,八横指的是堂屋左右两边各四排房屋)

客家人聚族而居,没有特殊原因是不会分开的,这是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为了对抗未知风险而形成的习惯。但随着子孙越来越多。房子如果不能继续扩建,客家人就会另外选址修建新的围龙屋。

土地伯公

在传统社会的每一个村口,必有一个“神灵”(土地伯公),人们进村都要拜一下它,土地伯公肩负着保佑这个村子安全的职责。而这个神位和坟墓结构极其相似,又和整座围龙屋结构形式同形同构。人们希望在活着的时候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里面,在来生神灵住的地方也象活着的时候一模一样。

客家人崇文重教在围龙屋的具体体现:

楣杆石(旗杆石)

客家地区人杰地灵,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围龙屋沿中轴线的禾坪一侧,竖有一座座形似“笔杆”的楣杆石。

客家人光宗耀祖靠的既不是做生意,也不是发展农庄,而是选择读书、做官。做官在当时社会地位是最高的,要做官就必须让当朝的皇帝认识你,怎么做到呢?客家人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并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在过去漫长的科举制社会里,凡是经过科举考中举人、进士、点翰林者,都可以在宗祠或祖屋门前竖楣杆石(又名石笔,通常高约10余米),它是旧时客家人的功名象征。一个宗族、家族考取功名的人越多,门口竖立的楣杆也就越多。

在客家地区,人们在围龙屋里建造了大量的祠堂学校,可以这么说,有多少围屋,就有多少学堂,其密度之大,令人难于想象。

客家人坚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为了激励子孙后代读书,他们在宗族田产中往往置有相当数量的学田,而这些田产的收入,则作为奖励学习优秀的宗族子弟读书的费用。

大埔县茶阳镇“父子进士牌坊”,建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是为纪念饶相与饶与龄父子同中进士所建,这是古时为读书人获取功名而树立的另一种形式。

建筑特色(局部)

围龙屋上的门、窗、柱、梁、檐、栏等浮雕和图案栩栩如生,做工精细,古色古香,十分壮观气派。

大门两边连接横屋的小门(横屋数量越多,小门越多,家族就越大)。

石制花窗。

围龙屋盖的都是专门用粘土烧制成灰青色的瓦,俗称“百子瓦”(取意百子千孙)。

从这些精致传神的雕梁画栋中,我们都能看到中原地区建筑风格的影子。

祠堂文化:

客家人的建筑里少不了楹联、堂联和牌匾,随处可见的诗文,就象是客家人的家庭教师,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客家学子要勤学上进,追求品学兼优,胸怀古今。

“敦厚崇礼”浮雕壁画,教导宗族后代为人要敦厚、真诚而崇尚礼。

侯姓 上谷堂

客家围龙屋的大门上均显示有堂号,所谓堂号,即“祠堂名号”,是整个家族的标志,代表着族源、血统历史和荣誉。堂号来源一般有两种:一是取自先祖发祥地;二是纪念祖先功勋、德望或事迹。

除了堂号,还有“堂联”。堂联不仅记录了客家历史的光荣与过去,记录了客家后裔对故土的留恋与怀念,同时也寄托了客家人对美好家园的憧憬与渴望,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以河洛为中心的广大中原地区是大多数客家人真正的“家”。

客家人向来具有追宗思源,不忘根本的精神,因此,包含祖宗功绩荣耀、品德成就的姓氏对联在客家群体里倍受欢迎。发扬光大,几乎所有客家居住的地方,都有浓厚的姓氏对联文化。

族谱。客家人遗传和承继的上古遗风,集中表现在修族谱传统上,由周朝至今,源远流传。

梅州富有代表性的围龙屋简介

蔡蒙吉故居

梅县松源镇金星村蔡蒙吉故居,建于南宋1185年前后,是梅州地区迄今发现建筑年代最早的围龙屋。蔡蒙吉,抗元英雄,其祖父、父亲和蔡蒙吉本人皆为进士,被誉为“一门三进士”。

相传蔡蒙吉十二岁就考中了进士,宋理宗赵昀知道后不太相信,便下令召见他,不料小小年纪的蔡蒙吉竟对答如流,皇帝非常高兴,便允许蔡家可以将两尊门神画在大门上,这在当时是莫大荣耀,因为一般的老百姓家里是不允许在门上画这么大门神的。

璼公祠

五华坝美村的璼公祠,据中国客家博物馆有关专家考证,它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梅州市最大的围龙屋,建筑占地面积达3.5万平方米,气势恢宏,有“十横四围”,建于明朝初年,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

文明毓秀

大埔百侯镇“文明毓秀”宗祠。建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是具有客家特色的九厅十八井“睡狮形”围龙屋,大门门楼为独特的牌坊式古建筑。

梅江区“联芳楼”

据统计,梅州目前现存的围龙屋约有二万余座,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历史。这些围屋中,相当一部分是移居海外的客家人发迹之后回国建造的,尽管或多或少开始有了西式建筑的元素和痕迹,然而,其中关乎客家人信仰的内在特质却丝毫不曾改变。

万秋楼

梅县区中西合壁风格的围龙屋“万秋楼”,由旅居马来西亚华侨夏万秋于1920年花费四十八万大洋在程江乡所建,为三堂、二横、一围龙建筑。

南华又庐

我们所见的客家围龙屋大多是椭圆形的,但有些围龙屋却被建成了方形。梅县南口镇侨乡村风格迵异的围龙屋南华又庐,创建人为清代的潘祥初,他十七岁的时候就漂洋过海到东南亚谋生,赚钱后打算在家乡建一座围龙屋,却发现侨乡村已没有适合建围龙屋的地方了,只剩下地势平缓的田地,无奈之下,潘祥初只好在平坦的田地上建起与环境相融合的方形围龙屋,这个围龙屋共有九厅十个天井,占地一万多平方米,花了近二十年才建成。

牛角屋

梅江区西阳镇新联村围龙屋“丘氏大夫第”。由丘开麟、丘湘麟兄弟兴建,光绪元年开始建筑,前后经过10年(1884年)时间才建成此屋。为三进六横半围龙式的结构,与常见的围龙屋不同的有三点:一是门前没有半圆形池塘,二是在堂横屋和花头之间凿有两口井,喻为“牛眼”。三是屋后半圆围龙部分的建筑只建半边,形似牛角,又称为“牛角屋”,此种建筑形式是出于风水原因。

承德楼

位于梅县松口镇的“承德楼”,是梅州市境内保存最完好的典型客家围龙屋,由泰国侨领梁烔昌于1885年历时十年建成,为“三堂二横一围龙”式结构。

进士第

兴宁坭陂进士第,由王氏“三槐堂”十八世祖萍宇公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历经50载建成,距今240多年。坐西向东,为三堂八横二围的棋盘形围龙屋。建筑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有2个大禾坪,池塘较宽阔。屋内有28个天井,3厅6巷,300个房间。

走进客家围龙屋建筑群,就好像走进了历史,走进了《易经》和《论语》的文化氛围之中。

然而,由于地少人多,为了生计,许多客家人已走出了故乡的围龙屋,走出了山门,走向了世界,分散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为梦想打拼。

围龙屋成为了一种历史的遗迹,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

客家围龙屋,让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无论脚步迈得有多远,对它的思念依旧是那么的绵长……

在岭南粤东这块土地上,曾经恶劣的自然条件如今已是难得的天然氧吧,正日益焕发出绚丽夺目的光彩。

从客家围龙屋走出来的历史名人(代表人物):

丘逢甲、林风眠、黄遵宪、张弼士……围龙屋这片热土上孕育出一批又一批的历史名人,他们把客家精神带到了世界各地,也为客家崇文重教的传统写下了最佳注释。

黄遵宪,广东梅县人,清代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叶剑英,梅县雁洋人,近代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林风眠,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白宫镇阁公岭村,国立艺术学院(现更名为 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现代艺术大师。

围龙屋是梅州向世界展示客家文化的一张最好名片。2016年2月,梅州市政府发文并明确了时间表,力争在2019年将“客家围龙屋”提名推荐给世界遗产委员会,把围龙屋打造成世界级的文化旅游产品。

围龙屋的故事,正在全球视野中续写崭新篇章……

客家人称自己为“涯”

围龙屋成为客家文人墨客艺术创作永恒的主题

刘济荣国画作品《磐安古风》

曹知博围龙系列作品之一

刘沅声泥塑作品《老屋情怀·听阿公讲古》

曾宁国画作品《家在云山美景中》

谢秀珠剪纸作品《丰收》

图文作者:罗利光

作者简介:罗利光(网名阿山)毕业于汕头大学美术系,广东梅州市丰顺县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大众摄影》2007年度十佳摄影师,《车坛影协》摄影网管理员,梅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梅县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学美术高级教师,长期致力于民俗、客家题材的研究。

(0)

相关推荐

  • 张华华 梁德新║风水在客家地区的影响

    风水在客家地区的影响 张华华  梁德新 风水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婚丧喜庆.盖子.看阴宅都要请风水先生堪地利,看风水.择良辰吉日.风水对民众日常生活影响深远,在形势派风 ...

  • 客家祠堂,是客家人的精神家园,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在粤东.闽西南.赣南等广大客家地区的乡村,基本上,有村庄就有客家祠堂.客家祠堂,是当地古建筑的标志物,也是一道耀眼于大地的亮丽风景.在客家乡村,一般是一个姓氏,一个屋场(客家村落).而一个屋场,通常至 ...

  • 惠州崇林世居客家民居“活化”设计

    文章以广东省惠州市崇林世居为例,对崇林世居建筑形制与特点,现状与困境进行整理,引入HECTTEAS(Test Each)建筑策划信息矩阵,提出活化设计策略和设计构思,为同类型传统建筑的保护活化提供思路 ...

  • 客家人是从中原南迁的吗?建筑为何如此奇特,注重防御又不忘风水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着无数璀璨的文化,有我们所熟知的,也有我们还未曾发现的.有的神秘,有的令人神往. 我们的旅程来到了广东梅州,梅州被誉为世界客都,这里有着丰富的客家文化,也遗留着许多客家人世 ...

  • 朱迪光‖全围似砻的客家围龙屋——砻宇林

    全围似砻的客家围龙屋--砻宇林 --记梅县扶大所里村林氏北瞻公祠 朱迪光撰文/摄影 砻宇林全景 砻,它是将谷粒兑去壳变成米的作坊辗谷加工器.作为一种旧时乡村有围龙屋就有的常见的农家作坊农产品加工器,随 ...

  • 客家围龙屋概述

    围龙屋又称为围垄屋.客家围,是传统客家民居(客家围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楼)三大样式之一.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江西等省.广东地区即遍布于梅州.河源.惠州.深圳.韶关,一般都有三百年乃至八九百年历史.围 ...

  • 你知道吗?“暗藏玄机”的客家围龙屋之窗,可以救命!

    看完这个视频,你是不是又涨知识啦? 那么,什么是安全门? 安全门是在防盗窗上开一个约一米高.七八十厘米宽的小窗口,在内侧加装锁扣后,平时用锁锁起来,遇到危险时可以方便打开.或者直接拆除的装置进行逃生自 ...

  • 这座梅州客家围龙屋,十分罕见,令人震撼!

    进士第,位于广东省兴宁市坭陂镇汤一村,是典型的客家围龙屋,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历经三代不断扩建完成现在规模.该屋原名"荣秩第",因其第二代五子如柳公中武进士后,更名为 ...

  • 【古镇茶阳】一斗堂——典型的客家围龙屋

    一斗堂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长兴村,坐西南向东北,系谢氏第八世祖所建,距今有近400年历史.该建筑为土木结构,规模宏大,典型的客家围龙屋,二进院落二横二围屋,总面宽71.7米,总进深51.7米, ...

  • 梅州客家围龙屋——承德楼

    梅州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号称世界客都.梅州客家围龙屋是客家民居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五大特色民居之一.什么是围龙屋?简要说就是四周围起来的屋子.从建筑形状上看,围龙屋有方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等. 承 ...

  • 客家围龙屋的风水布局,原来是这样的!

    客家围龙屋的风水布局,原来是这样的!

  • 带您走进充满记忆的建筑——客家围龙屋

    围龙屋和客家的传统民居,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历史,曾与自然和谐相衬,散发古老的人文气息.而今,终被打乱生活境况,只留下破败景象和恪守客家传统的老人们在苦苦支撑.当这一切瓦解消失,那份最真挚的情感和客家人饮 ...

  • 客家围龙屋

    围龙屋(也称为围屋.转龙屋.客家围屋)是客家文化中着名的特色民居建筑.围龙屋始见于唐宋,兴盛于明清.狭义的围龙屋指的是围龙式的围屋,而广义的围龙屋可以指各式的客家围楼或围屋. 客家先民建造土围屋,是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