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里,这3种人不能深交
01
“朋友并不在于量,而在于质。”
有100个酒肉朋友,都不如有一个能给你雪中送炭的兄弟。
人际关系的维护,实际上也是一个朋友筛选的过程。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能够遇到交心的朋友,是幸运。
而能在背后捅刀子的“朋友”,也不在少数。
成年人的世界里,什么样的人不值得深交呢?
02
“心穷”的人
有一句话说的好:人穷,志不短。
虽然自己没有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活得有志气,有坚持,有底线。
现实中还有一种人——“心穷”志短。
活得没有格局,既没有把善良当回事,也没有把感恩放心里。
2002年,演员孙俪在《希望在山区》节目中,看到贫困的高一学生向海清艰苦求学的情况。
于是便让母亲联系了该学生的家里,开始向他进行学习资助。
2005年,在经过一次复读后,向海清考上了大学。
但是他开始花钱大手大脚,换新手机,忙于谈恋爱,顾不上学业。
孙俪了解到对方已经申请了6000元助学金后,就停止了资助。
向海清失去了“挥霍”的来源,于是向记者邱朝举写了一封6000字的信,痛诉了“孙俪”有多么的虚伪...
生活中其实并不缺少“向海清”的存在:
无条件的享受着别人的爱,不但没有感恩和回报之心,还要当个白眼狼,反咬恩人一口。
就像那个“农夫与蛇”的故事。
农夫救了蛇,蛇却要致他于死地。
可怜坏人,终究是害了自己。
这世上,总有些不懂得领情的人,凉了你的心意,伤了你的好意。
远离“心穷”的人,就是在善待自己的真心,保护自己的善良。
03
习惯性否定别人的人
《论语》中说:
“君子常过,小人无错。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意思是,总是指责别人的错误,而自己永远正确的人,一定不是什么好人。
刚开始和他们交往时,会觉得他们很真诚,不会去故意的迎合自己的想法。
但是时间长了,就会发现,他们不是真的想给人建议,纯属是为了否定而否定。
实用菌身边就有这样的人,以为被否定后,可以得到一个更好的,或者不一样的答案,但是他只是把我的话用另外的方式又说了一遍。
开头永远是:不是的,你不对......
对于他们来说,存在感的来源是:你永远是错的,我永远是对的,我一定要在言语上赢过你。
“好胜心”和“优越感”每个人都有,但是过度了,就会发展成“黄晓明”式的交谈模式: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把自己塑造成上帝视角,好像有洞察一切的能力,并从中获得满足感。
这种“自欺欺人”式的强大感,掩饰的是内心极度的空虚和自卑。
和这样的人交往,自己就像是一本行走的“错题集”。
他带给你的只有一个个的大红❌,而不会有真正的实质上的帮助。
所以,请远离朋友圈里的“pua”。
04
总拿“懒”做借口的人
很多人混淆了“懒”和无能的概念:
认为自己某方面不成功,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是因为自己“懒得去做”。
“我懒得学习。”
“我懒得考研究生。”
“我懒得......”
他们口中的“懒”,更深的潜台词是:
我可以成功,我能变得更好,但是我懒得去这么做。
偷懒是每个人都有的行为,但是有的人,只懒在无关紧要的事上。
比如,忙于学习和工作的人,为了节省时间,懒得做饭,选择定外卖;
喜欢享受生活的人,懒得加班,周末都用在了驾车旅行上。
他们会有很多懒的时候,但这些懒,绝不会耽误他们做真正重要的事。
而有的人,懒全懒在刀刃上。
学习不好,因为懒;工作没有起色,也是因为懒,经营不好夫妻关系,还是因为懒......
他们不敢面对自己真实的能力,把“懒”当成借口,掩饰自己没有担当的本性。
甚至会鄙视周围勤奋的人,并试图拉他们下水。
面对这样的人,还是敬而远之吧。
05
徐誉庭说:
人生至少要有两本存折,一本储蓄财富,一本储蓄老朋友。
成年人的社交里,并不是每一份关系都需要去维护。
“老朋友”更需要花时间去精挑细选。
有的人,能够以真心换真心,带给你不一样的生命体验。
这样的朋友,要珍惜。
而有的人,把真心当笑话,带给你的全是负能量和压迫感。
这样的小人,请一定要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