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使用抗生素的正确时机
孩子生病是家长最着急的事,有时免不了要用抗生素,家长对于抗生素真的是又爱又恨。那么,孩子生病究竟要不要吃抗生素?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一起来看!
“抗生素”不等于“消炎药”
很多家长认为,如果孩子“发炎”了,就应该消炎,就得用抗生素。其实发炎只是一种症状,它并不是孩子生病的原因。孩子生病的原因,可能是细菌感染,可能是病毒感染,也可能是过敏或者内分泌的问题。这些问题引起的疾病,都可能会有“发炎”的症状。
针对这些“发炎”的症状,我们应该使用“消炎药”,而消炎药实际上包括三种:
第一种是抗生素,这是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的特效药物;
第二种是激素类药物,这是针对过敏或者内分泌问题引起的炎症的药物,比如宝宝湿疹严重的时候我们应该使用一些激素类药膏。
还有一种是只能缓解症状,但不能真正治病的药物,比如我们常用的一些退热止痛类药物。他们都是消炎药。
这三种都是消炎药,很多人直接将抗生素等同于消炎药是不对的,很容易造成滥用抗生素的现象。
1、什么时候需要使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将增加抗生素耐药的几率,导致孩子真正需要抗生素时,抗生素不再起作用。抗生素应用必须要有严格的适应症,专业说法就是: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生素。家长自行使用抗生素是万万不可的,诊断需要专业儿科医生的综合判断,化验结果只作为参考。
一般来说,轻度的细菌感染人体可以抵抗,中到重度可能不能抵抗,或者会引起更严重的感染,我们就要用抗生素。
● 普通感冒 80%~90%是病毒所致,抗生素是无效的。只有当孩子的症状持续加重、高热不退、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增高,或并发中耳炎、扁桃体炎、鼻窦炎等明确的细菌感染时,才需要使用抗生素。最忌讳的是,一旦呼吸道发现感染,就选择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免疫增强剂,这样非常不利于免疫系统成熟,反而会带来损伤。
● 发烧 发热只是症状,不是病因。如果是因为病毒感染所致,是没有必要使用抗生素的,更不需要静脉输注抗生素。如果孩子因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反而会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引起菌群失调,容易出现继发细菌感染的可能。
孩子感冒发烧,家长们首先担心发展成肺炎,于是随意使用抗生素预防肺炎。事实上,感冒发烧没那么容易就发展成肺炎。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疗细菌性肺炎,但不能预防肺炎,预防肺炎可以考虑接种肺炎疫苗。
2、选择针对性强的抗生素,而不是“贵”的
如果你怀疑细菌感染,可配合医生进行血、尿或细菌敏感性检查来确定病因。针对不同细菌感染,选用作用相对较强的抗生素,而不是最高级、最贵的抗生素。
不管孩子的症状有多相似,如果没有医生的建议,千万不要重新使用以前用过的抗生素。自作主张给孩子开药的风险是,毁掉好的细菌,甚至是对免疫系统有用的细菌,而让那些耐药菌大举进犯。所以请遵医嘱,选择正确的、对症的抗生素。
3、不过量使用抗生素
有些家长认为抗生素剂量越大效果越好,在给孩子用药时自行加大剂量,“重拳出击”。孩子的器官发育不成熟,滥用抗生素,可能破坏自身免疫力、加重肝脏负担,甚至产生毒性。
如果长期使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及卡那霉素等抗生素,还会对儿童听力造成影响,并容易引起眩晕、耳鸣,甚至导致耳聋。8岁以内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服用四环素、土霉素易引起牙齿变黄,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和骨生长抑制,所以8岁以下小儿不宜服用。
4、不拒绝抗生素
近年来国家开始对“滥用抗生素”进行整顿,媒体也大量宣传抗生素滥用的危害,使得不少家长对其产生畏惧心理。即使医生给孩子开了抗生素,家长还是会怀疑,怕服用后会对孩子有伤害,而不愿给孩子用药。但如果孩子确诊为细菌感染,而家长仍拒绝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延误病情,使病情加重。
有一些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对儿童毒性较大,说明书也规定儿童禁用。但有一些抗生素如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肟等,在诊断为细菌感染、并做过皮试不会过敏的前提下,是可以用于婴幼儿甚至新生儿的。
5、足量使用抗生素
在给孩子使用抗生素的时候,很多家长见孩子病情好转,就自行减量或者停药,认为这样可以减少药物对孩子的毒副作用,同时也节约资源,剩下的抗生素还可以备用。其实,抗生素使用不足量,不但治不好病,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反弹,甚至导致细菌耐药。
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量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用足疗程,比如一般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需要在症状消失后再服用3~4天巩固。如果过早减量或停药,会导致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可能。原卫生部2004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 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特殊情况如败血症、结核病等需要更长疗程。所以一定要遵照医生给指导,吃够剂量,直到疾病痊愈为止。
【如果口服抗生素,这些问题都该在门诊时问清医生】:
① 多长间隔吃一次
② 该吃几天
③ 症状改善是否可以自行停止服药
④ 药吃完后是否还须返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