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周末雅趣
说起印度,你会想到什么?浓郁的咖哩味,还是突如其来的住处停电?总之,正面的印象屈指可数,负面的印象却信手拈来吧!
可是,有意思的很,印度人依然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们说:“或许现在的印度, 并不是最好的国家,但我们都相信,明天的印度会更好!”他们认为,任何一个有野心逐鹿世界的人,都不能忽视印度。
那么,生活在这个有点"谜"的国度,究竟是怎样的呢?真如印度人所说,印度潜力不可低估吗?
图片说明:印度是任何一个有野心逐鹿世界的人,都不能轻视的国家
▋ 印度菜,适应它或者放弃它?
饮食是最日常、最基本,但最容易影响旅游者生活和心情的一个方面,而对大部分去印度旅游的人士来说,最需要时间适应的,就是印度的食物。
中国人去到同为东亚的日本、韩国,或是受中华文化圈影响甚深的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即使各地口味或甜、或辣、或咸、或酸,各有千秋,但大抵不脱同一套蒸、煮、炒、炸的烹调方式,游客大多能很快在自己的味蕾上,品出一番当地的味道来,餐具也多是华人熟悉的锅碗瓢盆,再配上一付筷子。
但是,来到了隔了一座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南亚的印度,这里烹调食物与用餐的方式,皆自成一套截然不同的哲学。
印度料理的烹饪方式,跟当地食材特性,有很大的关系。或许是因为水质、土壤或是农作物品种的关系,印度的叶菜类,吃起来又苦、又涩、又硬,因此人们惯于碾碎食材,并用重咸、重油烹煮,再以大量的香料来提味。将根、茎、豆类为主的料理,浸泡在软烂、又香又劲的香料里,就是所谓的印度咖哩──连续吃上三天,就会觉得自己浑身散发着咖哩味。这股咖哩味,也是很多人刚踏出机门后,得到的第一个嗅觉上的感官刺激──有印度人的地方,就会有这个味道。
印度人味蕾对重口味的执着,也延伸到了其他种类的食物:烧烤类、西菜类、中餐类无一不又呛又咸,而印度甜点更是死甜到底,毫无转圜余地。
曾经听到一位长期旅居新加坡的印度女士,在参加完朋友的婚礼后,向她的表姐坚持,晚餐一定要吃麦当劳,她半崩溃地说:“我快受不了了,我已经连续吃印度菜快一星期了!”
在印度,张罗每日的吃食是一大挑战。与到处都有餐馆或小吃摊的中国不同,想要在印度的街头找到卫生、实在的餐厅并不容易。以在办公室上班的白领为例,即使去除掉会在中午供餐的企业,也甚少会看到员工外食:大部份的人,皆是自行携带餐点,这些餐点,可能出自他们的妻子或母亲之手,或者订购自街头巷尾的厨娘(Food ladies)。
对于适应不了当地菜的外籍员工来说,想要维持习惯的饮食水准,花费是极为高昂的。不论是跟随日本人脚步,于周一到周日,按日踏入那几间日本料理店,或偶尔上上更为寥寥可数的中国餐厅,或四处走访各式西餐馆,以新德里生活圈来说,含上30%左右的税金后,平均每人每餐会超过800卢比(约80元人民币)。
印度饮食的价格极为极端:在便宜的那头,每餐30元卢比(约3元人民币),就可以打发一餐的路边摊,也可以以每餐70元卢比(约人民币7块多)左右,吃一份厨娘家常菜,接下来就直接跳到人均500元卢比(约50元人民币)以上的印式餐馆和800卢比(约80元人民币)以上的日、中、西餐馆了。
▋ 你并不需要烦恼衣着
因为印度市场,潜力无法忽视,所有在国内能见到的国际品牌──Zara、Gap、H&M──和见不到的如Marks and Spencer、Brooks Brothers等等,都在各大百货公司里闪闪发光。
人工便宜的印度,也早已准备好,替有独特品味的女士与男士,量身订做各式西式或传统服装。在世界最大的皮革产地之一的印度,也很轻易地,就能找到品质绝佳、价格合理的皮件与皮大衣。更别提举世闻名的克什米尔羊毛(Cashmere)的发源地,正是印度。
透过对的门路,人们能以合理的价格,轻松负担世界顶级的享受。在印度,食衣住行中的衣,应该是最不需要烦恼的事了。
▋ 找寻住宿是门学问
备电系统,是在印度找寻居住处时,必须要考量的重点。备电系统,包含柴油发电机──在印度,随处皆可见到蓝绿色外皮的发电机,可以在印度政府无法提供电力时运转,由人民来自行解决供电问题,以及小型储电系统──好确保重要的电器,如桌上型电脑主机、基本照明或者电风扇,在电力切换时,不至于失效或损毁。
另一个需要考量的重点,是居住地点与外界隔绝的程度。印度社会,对于开放空间几乎没有控制能力,尤其在城市中,柏油路、黄土道、动植物、各式废弃物与犯罪率,交揉在每一个角落。
稍有经济能力的人,多会选择自造一方天地,不论是买下一块地,自建起雕梁画栋的独立洋房,或是搬进有精致小桥流水造景,与平整大理石地面的社区大厦;无论如何,守卫、围墙与用于分隔物理空间的植栽,是区分开属于自己的一亩地,和紊乱外界的不二法宝。
对于富有的印度人,或者外派的外国人来说,生活就是乘著有着冷气的车,从一个维护良好的物理空间(可能是自己的住家),移动到另一个维护良好的物理空间(百货公司、餐厅、办公室),好似被包覆在会移动的玻璃罩里,备受呵护着;在玻璃罩以外的印度,一个更广袤、更艰辛、但也更色彩斑烂的印度,对他们而言,只不过是在路途中,交织在车窗上的众生相罢了。
▋ 印度制造值得信赖吗?
来印度的人,常常会被这里塑胶制品的价格给吓到,一个塑胶垃圾桶的售价,可以轻易突破2000卢比(约人民币200元)。在1980年代中期,印度开放市场之后,拥有英语与便宜人力优势的印度,其产业结构迅速地向服务产业倾斜。时至今日,第三产业的贡献,超过印度GDP的一半。
相较于此,第二产业的工业和制造业,在众多巨人般的软体外包公司,与客服外包公司身旁,就像摇摇摆摆的侏儒。至今,人们依旧未能在印度,找到轻薄且坚韧的塑胶袋。
在新德里(New Delhi)陆特言特区(Lutyen Bungalow Zone, 全新德里房价最昂贵的地区),柏油路旁人行道,漆着黑白条纹的边角,猛一瞥似乎是勉强平整,但定睛一看,就令人浑身不对劲──那种肉眼好像辨识不出问题在何处,但心里就是感觉这段边角,就是不对称、未对齐,黑白条纹的间隔,就不是全等的怪异感受。
图片说明:印度房价最贵的地区。
手工艺品等产业,得利于这种制造上的差异性,但是从家具、装潢、电梯、家电到汽车、潜艇与军舰,制造工艺缺乏精度的缺陷,就会显现。某位久驻印度的中国人表示,他家所有的家电轮流故障,在短短两年内,全部坏过一轮。
▋ 物质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话说回来,无论是在关键时刻,遇到电器故障,或是又被从来没有准点过的火车时刻表欺负,很少会看到印度人,以怒气而非以笑闹,来面对这操蛋的人生。对他们来说,既然生活有这么多缺陷,更要珍惜拥有的时刻。
有一位印度男子这样描绘,“当我骑着不停抛锚的摩托车——皇家英菲尔德(Royal Enfield),挑战横越喜马拉雅山脉时,内心一度崩溃。这台车,歪得要命, 动不动就掉零件、爆胎、断这个断那个、漏油、漏气,我不是在修车处,就是在寻找修车处的路上。但是,就是如此,我才会加倍珍惜她表现好的时候, 女人不坏, 男人不爱;若有什么不理智之处,我们就姑且称之为浪漫吧!”
图片说明:让人爱恨交加的印度摩托
除了乐观之外,在印度最棒的感觉,就是“希望”。
这里的地下道通了、那里的高速公路又延长了几分、哪一间世界五百大公司,又投资了新的办事处、前几天又射了好几枚新的卫星…那种有着“或许现在的印度并不是最好的国家,但我们都相信,明天的印度会比今天的印度更好”的,全然相信着的,无论当下有什么样的忍耐与付出,总有一天能得到回报的“希望”。
编辑:Flora 排版:大大
鲁晓芙,财经作家,旅居欧洲。
中国经济已经国际化了,不了解欧洲,有时候,你就不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