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指南医案》脾瘅

无形气伤。热邪蕴结。不饥不食。岂血分腻滞可投。口甘一症。内经称为脾瘅。中焦困不转运可知。(中虚伏热)

川连 淡黄芩 人参 枳实 淡干姜 生白芍

口甜。是脾胃伏热未清。宜用温胆汤法。

川连 山栀 人参 枳实 花粉 丹皮 橘红 竹茹 生姜

口甘一症。内经谓之脾瘅。此甘。非甘美之甘。瘅即热之谓也。人之饮食入胃。赖脾真以运之。命阳以腐之。譬犹造酒蒸酿者然。倘一有不和。肥甘之疾顿发。五液清华。失其本来之真味。则淫淫之甜味。上泛不已也。胸脘必痞。口舌必腻。不饥不食之由。从此至矣。内经设一兰草汤。其味辛。足以散结。其气清。足以化浊。除陈解郁。利水和营。为奇方之祖也。夹暑夹泾之候。每兼是患。以此为君。参以苦辛之胜。配合泻心等法。又如胃虚谷少之人。亦有是症。又当宗大半夏汤。及六君子法。远甘益辛可也。(邵新甫)

脾瘅症。经言因数食甘肥所致。盖甘性缓。肥性腻。使脾气遏郁。致有口甘内热中满之患。故云治之以兰。除陈气也。陈气者。即甘肥酿成陈腐之气也。夫兰草即为佩兰。俗名为省头草。妇人插于髻中。以辟发中油秽之气。其形似马兰而高硕。其气香。其味辛。其性凉。亦与马兰相类。用以醒脾气。涤甘肥也。今二案中。虽未曾用。然用人参以助正气。余用苦辛寒以开气泄热。枳实以理气滞。亦祖兰草之意。即所谓除陈气也。此症久延。即化燥热。转为消渴。故前贤有膏粱无厌发痈疽。热燥所致。淡薄不堪生肿胀。寒湿而然之论。余于甘肥生内热一症。悟出治胃寒之一法。若贫人淡薄茹素。不因外邪。亦非冷冻饮料停滞。其本质有胃寒症者。人皆用良姜丁香荜茇吴萸干姜附子等以温之。不知辛热刚燥能散气。徒使胃中阳气。逼而外泄。故初用似效。继用则无功。莫若渐以甘肥投之。或稍佐咸温。或佐酸温。凝养胃阳。使胃脂胃气日浓。此所谓药补不如食补也。又有肾阳胃阳兼虚者。曾见久服鹿角胶而愈。即此意也。未识高明者以为然否。(华岫云)

(0)

相关推荐

  • 脾欲甘

    ​脾欲甘: 脾瘅: 病名 过食肥甘 口中发甜 为主症 的疾病 往往能够 发展成为 消渴病 <素问·奇病论>: 病口甘者 五气之溢 名曰脾瘅 五味入口 而藏于胃 脾脏为之 行其精气 津液在脾 ...

  • 中医儿科学——积滞脾虚夹积——健脾丸——阴阳解析

    健脾丸--阴阳解析 积滞脾虚夹积证候: 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肢倦,不思乳食,食则饱胀,腹满喜按,大便稀溏酸腥,夹有乳片或不消化食物残渣,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滑,指纹淡滞. 治法:健脾助运,消食化滞 ...

  • 中医儿科学——癫痫之痰痫——涤痰汤——阴阳解析

    涤痰汤--阴阳解析 癫痫之痰痫证候: 发作时痰涎壅盛,喉间痰鸣,瞪目直视,神志恍惚,状如痴呆.失神,或仆倒于地,手足抽搐不甚明显,或局部抽动,智力逐渐低下,或头痛.腹痛.呕吐.肢体疼痛,骤发骤止,日久 ...

  • 中医内科学——胸痹痰浊闭阻——瓜蒌泻白半夏汤合涤痰汤——阴阳解析

    瓜蒌泻白半夏汤合涤痰汤--阴阳解析 胸痹痰浊闭阻证候: 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咳吐痰涎,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八三)临证谈半夏泻心汤

    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湿54):蔡,阳虚挟湿,邪热内陷,所以神识如蒙.议用泻心法. 人参,生干姜,黄芩,川连,枳实,生白芍. 现在提的是泻心法,而不是泻心汤. 吴鞠通的<温病条辨 ...

  • 脾瘅是现代糖尿病的主要类型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古代消渴只是现代糖尿病在疾病发展中的一个偏后的阶段,现代临床所见初发的糖尿病实际上是消渴病的前一阶段,二者并不等同,这也是照搬古代消渴理论治疗现代糖尿病收效欠佳的 ...

  • 20210616养生堂视频和笔记:王军,刘尚建,糖尿病,糖前期,脾瘅

     发布时间:2021-06-16 09:46:18 作者:百年养生网 出处:百年养生网 所在栏目:养生堂视频 养生堂2021视频全集核心内容: 糖尿病 养生堂视频 本页提供2021年6月16日北京卫视 ...

  • 一穴一茶 调脾瘅、除陈气

     一穴一茶 调脾瘅.除陈气    在内经<奇病论>里头,消渴病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早期是脾瘅期,包括现在的糖尿病早期.肥胖的时候是基础疾病.接着糖尿病的消渴病,再进一步是慢性并发症.就是消瘅 ...

  • 脾瘅

    脾瘅,病名.是过食肥甘,以口中发甜为主症的疾病,往往能发展为消渴病.<素问·奇病论>:"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 ...

  • 糖尿病——脾瘅和消瘅

    现代糖尿病中医概述 自<黄帝内经>提出消渴,历代医家不断补充与发挥,对消渴的论述已较完备:古代消渴以"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消瘦)为基本特征,以"阴虚 ...

  • 脾瘅(口甜)

    某 无形气伤.热邪蕴结.不饥不食.岂血分腻滞可投.口甘一症.内经称为脾瘅.中焦困不转运可知.(中虚伏热) 川连 淡黄芩 人参 枳实 淡干姜 生白芍 某 口甜.是脾胃伏热未清.宜用温胆汤法. 川连 山栀 ...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演示脾瘅如何发展成糖尿病

    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演示脾瘅如何发展成糖尿病

  • 治脾瘅。面黄口甘,烦渴不止。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葛根汤 处方葛根(锉)2两半,麻黄(去根节)1两,桂(去粗皮)3分,石膏(碎)3两,芍药1两1分,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脾瘅.面黄口甘,烦渴不止. ...

  • 不调脾胃,何以减肥·脾瘅与其它脏腑的关系

    阴阳平衡 前面就肥胖的原因,与脾瘅.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看过的朋友应该有印象,今天想和大家说的是脾瘅不仅仅是脾胃的问题,它还会影响到其它脏器.故有'脾胃一伤,则五脏皆无生气.' 脾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