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稿费不低为何穷困?只抽好烟一天3包,6年的烟钱够买几套房产

“我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的儿子,我个人认为这个世界是普通人的世界......作为这个世界里的一名普通劳动者,将永远把普通世界当作我创作的一个神圣的上帝。”——路遥

路遥凭着将普通世界奉为创作之神的宗旨,写了《平凡的世界》这本激励万千青年的书。

作为荣获茅盾文学奖的陕西作家,路遥却拿不出路费去领奖,无奈之下只好向弟弟王天乐借钱。

右边为路遥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拿不出领奖的路费了,早在1983年,他的《人生》在北京获奖,他就险些没能去领奖。

当时,路遥心里怀着愧疚给弟弟打了电话,抱着话筒半天没能讲清楚,他知道,弟弟不过是一个矿工,靠双手挖出的黑碳勉强生活。

这让他怎么开这个口?

但是弟弟王天乐心里却很明白,哥哥为了写《人生》,近一个月里每天工作18个小时,浑身如同燃起大火,五官溃烂,招待所的所长都以为他神经错乱。

小说《人生》的宣传海报

这次能够获奖,对哥哥来说是他写作生涯的里程碑,于是答应了哥哥,帮他筹集路费。

他找到工友借钱,又自己东拼西凑,总算筹到了500元,细细碎碎的钱被小心地展开缺角,交到了路遥手里。

路遥攥着笔钱去了北京,拿到了1300元稿费,但是除去路费和生活开销,竟也不剩什么了。

就如路遥的好友海波曾经说过的那样:“他穷的原因并不复杂,一是挣得不多,二是花得不少。”

路遥参加饭局

所以王天乐还是自己勒紧裤腰带,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才将这笔钱还给工友们。

按照常理,经历过一次财政危机的路遥应该积攒些钱,可是获茅盾文学奖后,路遥还是再一次向弟弟开口借钱了。

这次的路遥没有太多的情绪起伏,眼中隐隐有些暮色,在电话另一头的弟弟没在意哥哥的情绪,只是久久没有应答。

即使王天乐只是一位矿工,他也明白茅盾文学奖是怎样厉害的奖项,但是他真的拿不出一分钱了,几经思索,他决定向延安地委副书记冯文德寻求帮助。

所以路遥能去领茅盾文学奖,还是用了冯文德资助的5000块钱。

至此波折后,路遥说:“以后别再获奖了,要是拿下诺贝尔文学奖,我肯定找不到外汇,我没路费去领奖。”

路遥在房子前抽烟

作为红极一时的作家,路遥如此贫困的原因可谓是众说纷纭,流传最广的,还是海波说的,挣得不多,花得不少。

如果说《人生》获奖时路遥想过财名,那么《平凡的世界》问世后,则是彻底地献祭了路遥对世俗的执念。

他说:“钱当然很重要,我每天都在为钱而受煎熬,可是我又觉着,人活这一辈子,钱并不是唯一。”

路遥

其实他趁着《人生》的名气,跟随读者的口味再次创作,肯定可以成为“畅销书”作家,获得名利,但是他志不在此。

路遥对写陕北有着别样的执着,他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写过:人不仅要战胜失败,而且还要穿越胜利。

路遥认为,此时自己读书的目的已经不是为了“脱贫”,而是让自己的精神真正富有。

路遥的“文学教父”柳青的一句话更是激发他的乡土情结:“我这辈子也许写不成陕北,这个担子你应该挑起来。那么伟大的一块土地,没有陕北自己人写出两三部陕北题材的伟大作品,是不好给历史交待。”

路遥画像

所以路遥在完成《人生》后,并没有留在城市里,而是回到了生养他的黄土高坡。

他放弃了当时流行的华丽精美的文学形式,选择用粗犷的文字,去展现陕西人民的骨血,去描绘中国农民的时代。

现在有很多人抨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与《人生》在结构上出现了严重的重复,不配成为时代的代表,可这恰恰就是路遥精神得以传承的关键!

这是他在《人生》获奖后得出的结论——每个人的人生都可以被重新谱写。

他推翻自己,涅槃重生。

路遥照片

“作家的劳动绝不仅仅是为了取悦当代,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代。”

他写纯文学赚不到一分钱,仅靠着千字30元的稿费维持生活,比起同时期当红作家的稿费,他实在赚得不算多。

他坚信,用文学去争名夺利无法抵抗对贫困和失败的恐惧,只有真正的写作,才能得到生命的救赎。

他逃离城市,下煤矿,上山岭,在田野席地而睡,在土屋倚灯创作。在他那个昏暗狭小的屋子里,堆满了重达数吨的报刊,每一张都被翻阅到起了毛边,书案上垒得老高的笔记,字字手写,句句泣血。

每一天,他都要写满5000字,不写完绝不放下笔,即使小腿痉挛,即使头晕咳血。

路遥去采访陕北原住民

在他历经六年炼狱写完《平凡的世界》时,他狠狠地将手中的笔从窗户里扔了出去,划出一条笔直而短促的直线。

他从书桌边缓缓站起,眼前的漆黑慢慢消散,静脉曲张的小腿几乎支撑不住沉重的身子,但他还是迈出步子去看了看镜子。

那是一张过分憔悴的脸,皮肤没有一点光泽,反而布满了沟壑,路遥想扯一下嘴角,肌肉都协调不起来,只从眼角流下一行浊泪。

这六年,他过的就像一名囚犯,在激动地等待刑满释放的那一天,这不是在完成一本书,而是去触摸他祖祖辈辈的生命!

路遥照片

如此劳其筋骨的不是上天,而是路遥他自己。

从前,都是他无力对抗命运的驱使,深陷泥沼,无可奈何之下,他以阅读和创作为动力去躲避苦难。

但是这次,他主动的选择苦难,他主动的感受苦难,他主动的描摹苦难。

路遥和《平凡的世界》

不幸的童年将要用一生去治愈,做出这样献祭自我的决定,取决于他幼时的残酷经历。

凌晨,天还擦着黑,陕北榆林清涧县的村民都没起床,只有一家破败的小屋里传来悉悉索索的起床声。

母亲做了一顿异常丰盛的早餐,亲眼看着路遥一口一口地吃完,仿佛要将他的样子刻在脑海里。

父亲和七岁的路遥准备完毕,父亲看着还在睡梦中的七个孩子,他们紧紧地缩在一床被子里,又看了看身边睡眼惺忪的路遥,狠狠心,还是带着他出了门。

父亲低着头走在前面,路遥跟着父亲的鞋印,一步一步地往前走,面朝黄土背朝天。

此时的路遥还在回味着今天的早饭,那是他记事以来为数不多的饱餐,他没有在意父亲沉重的脚步,而是看着母亲为自己做的新鞋,鞋尖上沾了灰尘。

可是父亲没有给路遥擦鞋的时间,只是往前走,直到路遥眼睁睁地看着新鞋被磨坏了,就像他之后甜少苦多的人生。

路遥和孩子

父亲没有放弃赶路,只为他找了一双破草鞋。半路上,他从衣服的夹层里摸出仅有的两角钱,买了一碗油茶,看着路遥吃完了,自己一口也没吃。

当时路遥就知道,他已经再拿不出一分钱。他也从父母看他吃饭的眼神中读出,这是他们能给他的最后滋养。

父子俩一路讨饭到了大伯家,两人已经走了70里的山路,父亲说是带他来这玩玩,住几天。

路遥听着父亲的话,他明白,父亲是要抛弃自己了,这样拙劣的谎言已经瞒不住早熟的路遥。

但是路遥不仅早熟,而且懂事,他早就看出家里养不起8个孩子,自己最听话,就被过继给伯父了。

路遥照片

路遥明明心里什么都知道,却还是表现出对父亲深信不疑的模样,他亲眼看着父亲在清晨夹着包袱,像小偷一样溜出村子。

路遥就躲在不远处的老树后,浓浓的晨雾朦胧了双眼,他看着父亲的背影越来越远,却死死咬住嘴唇,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仿佛只是来和父亲做个无声的道别。

就这样,路遥在伯父家住下了,他没问过一句父亲什么时候回来,伯父伯母对他也不差,家里贫困,还供他读书。

路遥年轻时照片

但是贫穷是人心里跨不过的成见,破烂的衣服,二手的文具和书,都成为路遥被嘲笑的理由。

路遥给同学起外号,编顺口溜反击,成为他用文字保卫自己自尊的最初尝试。

与贫困相佐的还有饥饿,可以这么说,路遥从出生到上大学,都在忍饥挨饿。

在亲生父母家,兄弟姐妹抢食吃不饱;到了伯父家,为了读书节衣缩食,一个月只用25斤的粮票过活;到了大学,更加勤工俭学,老三样加开水冲菜汤就算大餐了。

可是在这样饥寒交迫的日子里,他还是没有放弃学习写作,他倾尽所有闲暇时间在县里的图书馆,连拉大粪的空闲都不放过。

路遥吸烟照片

他将这段经历,剖析式地映射在了《人生》主人公高加林的身上。

“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高加林已把粪车装得满满的,粪池里剩下的粪便差不多还能装一车。”

这段描写 ,不难窥探出路遥年轻时为了生存所做过的苦工,也真正的理解了他所说的“奉生活为创作的上帝”。

在他写《平凡的世界》时,更加是以自虐的方式苛待自己。《我渴望投入沉重》中就写到,他为了作品,吃得很少,从不出门,连肝病也不去治,只是一心写作。

这样的生活甚至到了他成名也没有改变,那么怎么能说他“花得不算少”呢?

原来,为了读书写作,路遥很少在意生活的质量,只有一样不能含糊,就是烟。

路遥吸烟

在那个年代,别人在抽旱烟时,路遥就开始抽精品烟了,黄果树,三五,中华,越是到写作的时候,他越是抽好烟。

每当路遥动笔时,屋子里必然烟雾缭绕,他这一生没什么乐趣,就是对烟近乎依赖。

在写《平凡的世界》的6年里,只要没灵感了,就抽烟,平均每天要抽够两包烟,才能写完5000字,连路遥自己都说过:“我的文章都是用烟换来的。”

在他的作品里面也不乏对吸烟的描写,几乎每个角色都会抽烟。

“高加林把掏粪前脱下的羊皮坎肩穿在身上,掏出两根烟卷,一人点上一根,圪蹴在架子车旁抽烟解乏。”

在写下这段文字时的路遥,肯定狠狠吸了一口烟,丝丝缕缕的烟雾迷蒙住双眼,眼前显现出自己年轻时的样子。

路遥吸烟

甚至在《平凡的世界》这本书里还有对吸烟阶级的描写:“庄稼人和揽工汉这类劳苦老百姓抽的都是旱烟锅,有的是用孩子用过的作业本卷着吸,而干部们则抽纸烟,就是卷制好的香烟。”

从这样分明的吸烟等级,其中透露出来的是贫富的差距,所以不难看出,在路遥的意识里,吸烟这事已经超越了动作本身,上升到了身份和尊严的层面。

在面对外界对他吸烟的质疑时,他回应到:“像我们这样出身的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看不起自己,需要一种格外的张扬来抵消格外的自卑。”

贫穷的烙印在路遥灵魂上留下一块疤,贫瘠荒凉的黄土地是他的底色,即使成为文学巨匠,也难改变刻入骨髓的忧郁。

但这也成就了他文学作品中,磨灭不去的悲情色彩和倔强的硬汉情怀,充满冲鼻的烟草和火石味儿。

路遥吸烟

只是这个时候的路遥,一个月工资加上稿费也就一百多块钱,不仅要寄给父母和妻子,还要负责自己的开销,日子过的是捉襟见肘。

就在这样紧巴巴的情况下,路遥还是坚持抽好烟,如果将每天的烟钱铺算开来,20块钱一天,抽了六年,花了4万在买烟上。

在80年代那个朴素的时期,路遥就抽了4万块钱的烟,而当时他《平凡的世界》的稿费一共也就3万块钱,入不敷出。

毛姆曾经说过:灾难不幸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使人们变得心胸狭小,报复心更强。

那么路遥就是那个小部分,他对给他带来灾难的世界报以初恋的热情和宗教的虔诚,他对人类的热爱超越了贪瞋痴念,是文坛上真正的苦行僧。

他没有因为磨难而变得唯利是图,他大可以用名气写一些垃圾出来卖钱,甚至只是吃上一顿有油水的饭,或是治病。

路遥病危

可是他没有,他还是以灰卡服为礼服,吃粗茶淡饭,没有身体上的一点享受,他唯一的开销——烟,还是为了创作。

他当时已经患了严重的肝病,常年的久坐写作让他的关节也不堪重负,可以说他全是靠着烟来缓解疾病的折磨。

所以众人对他抽烟的责备,在他为文学呕心沥血的前提下,显得有些苛刻了。

自1960年路遥处女作诗歌《我老汉走着就想跑》,到1981年他的成名作《人生》完稿,再到1991年《平凡的世界》获茅盾文学奖,路遥花了31年完成了自我的文学革命,成为了真正可以挑起传承陕西担子的文学作家。

但是就在1992年11月17日8点20分,年仅43岁的路遥,在西安病逝了,最后留给世人的不过一本《早晨从中午开始》,一本《路遥文集》。

路遥和妻子合照

他留给妻子的遗物,就是他存下的一万块稿费,贫穷了一辈子的路遥自知时日不多,将这笔钱存得好好的,从未动过。

所以在今天如果还有质疑路遥人品的声音出现时,大可以用路遥的话回复他:

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是要热情地活下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