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前进 现在买硬件之外还需要买内容

买了硬件,我们还需不需要为内容付费?这个问题,本来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但现在,却变的有些混淆了。

很多用户认为,我们花钱买了产品,为什么还要为内容付费,并且气愤难平的样子。这种观点的形成,让很多做硬件的吃了苦头,也让做内容的感觉无奈。

一个简单的道理

其实这真是一个简单的道理,比如说,我们买了一套餐具,锅碗瓢盆,筷子勺子叉子,那么是不是我们就应该每天得到新鲜的餐食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又比如我们买了一套燃气灶,以后是不是就可以不交燃气费畅快的使用了呢,显然也不是。

如果不举厨房的例子,我们也可以看到,买了音响还需要买CD(过去),买了电视还需要每年交有线电视费,还有个例子,买了手机也得交每月的通话费和流量费,不管是多贵的手机。

之所以很多人会认为买了硬件就不应该为软件付费,是因为他们认为硬件本身很贵了,而且还不是必需品,如果软件(内容)付费,则会成为一个无底洞。虽然确实如此,但如果用户不是有着无底的需求的话,也不会产生无底的费用,一切都是一分钱一分货的,所以这种抱怨并不合理。

产生抱怨的深层原因

产生这种观点的深层原因,在于很多人认为内容不值钱,是应该免费的。但实际上,内容还分为两种,一种比如说笔记本上附送的一些应用几个月的VIP用户什么的,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种促销,一种优惠,这种不收费是可以的。

而另一种内容,则是产生成本的,比如一部电影,一部电视,一个漫画,一本书,一个游戏,其创作都是需要成本的,或大或小,时间或长或短。如果你认为一个人搜肠刮肚,用一年时间写的小说,就应该让你免费读,其实也是比较残酷了。

虽然对于内容,尤其是现在的数字内容,其复制是不太需要成本的,也就是COPY一下,马上就COPY出来了,但其制作、编辑、宣传、分发平台,都是有成本的,

有人说,那些画漫画的,或者创作歌曲的,或者写小说的,很多人是凭着自己的爱好来做的,我们来看他们作品,欣赏他们创作,就已经是给他们捧场了,对他们的支持了。实际上,真正能通过海量支持,实现人气暴增,然后通过知名度挣钱的人还是少数的,大多数内容创造者,还是希望大家用付款来购买他们的创作的。

这里的一点就是,你可以支持,也可以不支持,但这种支持只是一种暧昧的说法,实际的情况是,人家也想挣钱养家买房,你可以购买他们的服务,或者不购买,只是不要只支持不肯掏钱就好。

哪些厂商深受其害

产品有大众产品,自然也就有小众产品。相比大众产品,小众产品同样有一整套体系,好比你要买多大的相机机身,就得买多大的镜头,不能马虎丝毫。

最早遭殃的自然是游戏机,很多人花了2000多元买了游戏机,然后还要花100-200元买一个游戏,一时间心理就难以平衡了。他们更希望的是,一个硬盘,盛着满满的游戏,还有各种通过关记录,各种金手指,然后大玩特玩一番。

其次遭殃的是智能电视,现在买智能电视,都是为了上面的内容的,不仅有各种刚下映不久的电影,还有欧洲杯、F1等直播实况哦。但是,很多人只想像看体育频道一样,免费着,就把这些赛事都看了。

第三个受伤的是电纸书,拿刚出的掌阅iReader Plus为例,有人说你的书怎么卖那么贵?这其中缘由,还是跟出版社、作者都有关系的吧,新书电子版肯定会比新书纸质版便宜,但并不可能便宜到纸质书的零头。大家对花钱看电影比较能够接受,但花更少的钱买一本书啃几天,可能就有些不习惯了。

最近还有一些更有趣的,比如有人问买了移动WiFi热点,是不是就可以一直免费上网了?其实不是的。但对方又问,那为什么不用个手机热点。我得告诉他,这个热点自带电池,信号更好,可以支持更多硬件同时访问,还能解放手机。是的,不是一个大众产品的,但可以满足小部分用户的需要。

当然,还有无理取闹的,比如这个哥们说,买贵主板为什么不送CPU,这个就有点超出范围了吧, 买一个硬件凭什么送另一个硬件咩?

有人说,不见到实物,感觉买数字拷贝就不值得?果真如此?在数字时代的2016年,你还愿意拿着是十几张CD,背着7、8本纸书,带着几个录像带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吗?你能走得动吗?你家里存得了那么多书、带子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