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德国的科学摇篮
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是德国政府资助的全国性学术机构,德国最著名的基础研究组织,德国的科学摇篮。马普坚信基础研究指引着人类的未来方向,并以宽容、自由、和谐等理念支撑起马普一个又一个领先世界的研究成果,使其一直保持着世界一流研究机构的桂冠。
位于德国慕尼黑的马普学会总部|来源:网络
马普学会总部大门前的雕塑左侧正是学会的标志密涅娃(Minerva),罗马的智慧和工艺女神,对应于希腊神话的雅典娜,显示了对于知识和自由的崇敬。
马普之父
马普的前身是成立于1911年的当时德国最高学术机构威廉皇帝学会(Kaiser-Wilhelm-Gesellschaft)。威廉皇帝学会走出众多世界著名大科学家,例如:爱因斯坦(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瓦尔特·博特(1954年诺贝尔物理奖),彼得·德拜(1936年诺贝尔化学奖),弗里茨·哈伯(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维尔纳·海森堡(1932年诺贝尔物理奖)等,每一个都具有极高的声望。
1946年,为纪念普朗克的杰出贡献,在德国疗养胜地巴特德里堡,威廉皇帝学会正式更名为“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协会”。 “马普之父”即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MaxPlanck,1858~1947年),1918年因发现能量量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图片来源:网络
马克斯·普朗克在许多方面讲都是一位悲剧式的英雄。他是一个保守的物理学家,却偏偏做出了最具革命性的发现——量子论;他是一个极其正直的人,但对科学和祖国的道义承付,使他不得不与纳粹政权妥协;他热爱家庭和孩子,但他的四个孩子都死于非命,大儿子死于一战,两个女儿死于难产,小儿子因涉嫌参与谋杀希特勒的计划被处决。他调动“天堂和地狱中的一切力量”来营救犹太科学家和自己钟爱的小儿子,他相信他会成功,但希望总和预期相反。他只能到音乐中寻找慰藉。
马克斯·普朗克一家,摄于1900年
1944年,马克斯·普朗克在柏林格林瓦尔德的家在一次空袭造成的大火中化为灰烬。1945年,普朗克第一次婚姻中所带来的4个孩子全部去世。从此,流离失所。1946年7月,他拖着病躯,长途跋涉,以88岁的高龄赴英国伦敦参加由于战争而推迟了四年才举行的牛顿诞生300周年纪念会,他是唯一被邀请的德国人。他用生命的最后一点力量来推销一个已经加以改进的德国,并且在困难的转型期临危受命,再次担任威廉皇帝学会的会长。1947年10月,普朗克在哥廷根死于中风。
马普学会:德国基础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
马普学会是德国最重要的基础科学研究机构,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完善的科研体系。它拥有91个下属研究所及若干分支机构(截至2018年3月)。学会致力于国际前沿与尖端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都享有盛誉,拥有坚实的基础研究实力、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高水平的优秀科研团队,因其对国家科技进步的卓越贡献而备受推崇。自1948年成立以来截至2018年,学会共培育出1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同时获得65次莱布尼茨奖、2次菲尔兹奖和34枚哈纳克奖章。
马普学会的科学部及其研究领域
马普学会科学部2001年以来撤销和新建的研究所
1998-2005年马普学会SCIE论文的领域分布
1998-2005年马普学会论文的篇均被引
频次与世界基准的比较
技术优势领域分布
马普学会的技术焦点分布
不断革新的
马普学会
如今,马普作为德国最为成功的研究机构,培养出众多优秀科学家,并跻身于世界一流研究机构之列。这与其科技创新机制分不开。
秉持哈纳克原则,保障科研活动的灵活性和自主权。威廉皇帝学会时期确立的哈纳克原则被它的继承者很好地保持着,成为一种优良传统。所谓哈纳克原则,即“让最优秀的人来领导研究所”。马普学会为最优秀的科学家创造最理想的环境,主张科学对话的公开性、注重人员绩效而不是资历、支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报酬、给予长期资助、提供一流研究设备以及优厚的个人生活条件。另一方面,马普学会组织管理体制保障了科研活动的灵活性和自主权。
马普学会组织架构图
马普学会国外合作研究中心和机构名单
此外,马普学会经费资助模式:经费包干 、 专款专用 、 责任人资金 、事前评估;马普学会的创新合作机制:建立广泛的内外部合作网络;马普学会人才培养机制:重视优秀青年科研人才培养;马普学会技术转移模式:构建全方位、市场化和开放性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这一系列创新举措都在催动着马普学会成为国际最有能力的研究与创新体系之一。
参考资料:
科学新闻.马普:德国的科学摇篮
方在庆,陈珂珂.普朗克与德国科学的命运
谭宗颖等.马普学会的学科布局与学科优势分析
郑久良等.德国马普学会的科技创新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