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上的战士

在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生生不息的哈萨克人及其先民在三千年的战火洗礼中锻造出了苍狼般不羁的性格,也在这战火中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军事文化,而这独特军事文化的器物象征便是哈萨克人经常提起的“五大兵器”。本文旨在简单的阐释一下哈萨克“五大兵器”的概况。

哈萨克人的五大兵器包括:马刀、长矛、角弓、盾牌和战锤。实际上哈萨克人及其先民使用的武器总目绝不会只有五种,其他还有战斧、战镐、流星锤、双刃剑、标枪、火枪和火炮等,但在准哈战争期间,上述“五大兵器”是英雄们使用的主战兵器,因此也被深深地镌刻在了哈萨克人的历史记忆中。

一、马刀

虽然哈萨克的先民斯基泰人是用双刃剑而非单刃马刀的,但随着骑兵近战的增多,马背刀剑攻击中砍的效果远高于刺,因此适合劈砍的单刃刀便逐渐占了上风。至哈萨克汗国时期,哈萨克人基本不再使用剑,也似乎没有出现像印度和欧洲那种阔刃的直剑。这是因为,作为弯刀发祥地的欧亚草原已经用完美的弧度解决了增强劈砍效果的难题,而不像阔刃剑那样凭借重量来获得劈砍效果,相反,突厥人的马刀非常的轻便。

受影视剧的影响,很多人以为弯刀是阿拉伯人的产物,这是一个谬误。其实,在突厥人入侵中东以前,阿拉伯人使用的是双刃直剑。而即使是后来突厥弯刀被伊斯兰各国发展到极致,其中的佼佼者也是波斯人和印度人,他们产的乌兹钢刀位居世界名刀之首。这种刀的另一个名字叫做大马士革弯刀,这个名字和阿拉伯数字一样不是阿拉伯人的产物,而只是被伊斯兰世界中处于文化霸权地位的阿拉伯人行驶了冠名权罢了。

哈萨克人使用的马刀,既有传承自古典突厥时代和钦察汗国时代的本土弯刀,也有从印度和伊朗回流的大马士革弯刀,甚至还有高加索著名的恰西克弯刀。不得不承认,突厥刀在传入中东后,伊朗和印度的工匠将它发展到了极致,超过了草原本土弯刀的质量。哈萨克汗国的大马士革弯刀多是通过河中地区间接进口的,期间草原工匠仍然会锻造本土风格的弯刀,而两者之间也在发生着二次交流。另外,也还是有单刃直刀存在的。

(1)古典突厥式单刃直马刀

(2)本土风格的弯刀

(3)印度-伊朗风格的弯刀

(4)高加索恰西克

二、长矛长矛在骑兵冲锋中是最好的武器,可以在尽可能远的距离外,用集中在一个小点上的尽可能大的冲击力刺穿敌人的盾牌、铠甲和身体。因此是全世界骑兵的必备武器,哈萨克骑兵也不例外。

长矛作为人类使用时间的第二长的武器(使用时间第一长的是棍棒),具有很高的普同性,而且小小的矛头留给武器艺术家们的创作空间也比较有限,所以被归类在“矛”这一类别的穿刺类武器(因此不包括斩矛)的外形并不十分多样。而哈萨克人的长矛也没有太多特别之处。实际上,就材质和效能来说哈萨克矛不如西欧骑士和波兰翼骑兵的长矛。外形多为常见的流线型柳叶状的矛头,并无维京长矛那种防止插入太深的双翼,也不像中国战国时期的铍状矛那样由长长的双刃,有倒刺的矛头也比较少见。哈萨克矛头多为銎管式,并在管上加一两枚钉子将矛头和木柄固定。在矛头銎管的下方会有马鬃装饰或旗子装饰。哈萨克长矛的长度大约在2.5~3米,属于中等长度的矛。

三、角弓

人类最早的弓诞生在五万年前,这种早期弓的弓体是由单一的材料制作的,因此被称为“单体弓”。公元前1500年左右,中东和中亚地区出现了“筋角复合弓”。这种弓由动物的筋、角和木材粘合而成,所以被称为“筋角复合弓”,简称“角弓”。相对而言,磅数相等的角弓比单体弓的蓄能要大很多,也就是说可以传送到箭矢上的能量要大很多。因此角弓是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它几乎和战马同时出现,并和战马配合成就了冷兵器时代驰骋欧亚大陆的草原劲旅,而哈萨克人也是这一支支草原劲旅中的一员。曾几何时,角弓是哈萨克人及其先民生活中必备的武器和狩猎工具。

哈萨克人的角弓大致有三种:螃蟹角弓、无垫角弓和有垫角弓。

首先,螃蟹角弓又称蟹脚弓,因为其外形像螃蟹的脚而得名。这种弓广泛流传于东欧、中亚和中东地区,超长的梢弥补了弓臂角片不够长的缺陷,为这种角弓提供了足够的拉锯,因此力量也有了保障。

第二种是无垫角弓,这个名称比较笼统的总称,包括:古典突厥角弓、鞑靼角弓和类似匈牙利样式的角弓等多个弓种,因为没有像有垫角弓那样的弦垫所以统归在这一类。这类弓的弓臂较长,所以不需要很长的弓梢就能获得足够的拉距和能量。

第三种是有垫角弓,这种角弓是最晚出现的一种角弓,这项技术可能是在与准噶尔的战争以及与清朝的战争中获得的。

对于弦垫的作用,中华弓会上的网友darsten_huowen作了很详细的解说,我在此节选一段:“在弦离开弦垫以前,有效弓臂相当于从握把到弦垫的一个很短的弓臂,在弦离开弦垫以后,有效弓臂 相当于从握把到挂弦点之间一个较长的弓臂。而弓臂的有效弹性长度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理解为弦离开弦垫以后加上了 一个较长的杠杆。

开始弓臂较短,弓的拉力会迅速上升,之后 弓臂被加上了一个杠杆,拉力增速会大大降低。这样在最大拉力拉距一定的前提下,可以大大提高人开弓时候输入弓体的能 量,提高弓体存储的弹性势能。

要达到最大威力的话,对于一把弓来说, 就是在人能操控的前提下,拉开的过程越费劲越好,费的劲多,自然输入弓的能量就高,弓储存的弹性势能就高。而我们知 道,只要提高箭重,弓的能量利用率都可以达到很高。这样为 了增加储能而延长的弓长,增加的较重的弓梢,虽然让弓发射轻箭的效果大打折扣,但对于发射重箭获得大威力而言,还是 很有意义的。”

四、盾牌

盾牌和盔甲并列为两大防御性武备,和盔甲相比盾牌的受众更加广泛,不同于身份较高、财力较雄厚的战士才能配备的盔甲,盾牌可谓是从平民到国王都能使用的防御性武器。考古学可以证明的最早的盾牌可能产生在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然而实际上在上万年前人类就应该会用皮革和木材制作简易的盾牌以防御来自猛兽和早期战争的攻击。

哈萨克人的盾牌按照时间顺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草原风格盾牌、钦察系藤盾和伊斯兰系铁盾。

最早出现的是草原风格盾牌,可以追溯到辛梅里安人和斯基泰人的时代。这种盾牌的材质,多为木质且大多数都会包裹上皮革或铁皮,有的是平面的有的则是弧面的。其显著的特点是具有萨满风格的装饰,比如斯基泰动物图案、马鬃装饰、羽毛装饰等。有的装饰是直接绘制在皮革上的,有的则是附加的装饰,比如马鬃、羽毛和金属制的动物形象。广义上的这类盾牌是人类最为古老的盾牌类型,分布于全世界的各个民族之中。

其次,是钦察风格的藤盾,这种制作较为复杂的盾牌广泛分布于东欧、中亚和土耳其。这种盾牌的中心是一个有坡度的木质圆盘,边缘是一圈一圈的藤条,而藤条则用牛筋线彼此捆绑并和圆盘捆绑。有的牛筋线会染上颜色,这样便会形成优美的图案,而中心木盘会被包裹上一层装饰华丽的铁质圆盘。于是,一个坚固、精致而又轻便的藤盾便诞生了。

最后,哈萨克汗国从伊朗输入了制作伊斯兰式钢盾的技术。这种钢盾具有可以抵挡冲击力的弧度和材质本身的硬度,所以是三种盾牌中防御力最高的一种。但由于材质和厚度所限,有时候会有重量上的不利。这种盾牌显著的特点是用波斯和印度的错金错银及雕花技术装饰了出伊斯兰风格的经文、花草和几何图案。这种盾牌曾广泛分布于中亚、中东和印度。

五、战锤

战锤发源于人类最早的武器——棍棒(当然也有另一种观点认为透支用的石头是人类第一种武器),是棍棒头部强化的产物。作为人类发展时间最长的武器,棍棒和战锤的外形发生了极其多样的变化。

哈萨克人的战锤也有许多种类,包括:单体球头棍、复合球头棍、钉头锤、多页锤和链锤。

首先,单体球头棍。它是棍棒向战锤演化的最初产物,表现为棍棒头部变得明显比其他部位粗大,有的头部比较光滑,有的带有木材自生的突刺,有的则加装了角质或铁质的突刺。哈萨克单体球头棍的柄多呈优美的曲线形,外形类似印第安战棍。

第二,复合球头棍。这种战锤的特点是头部为其他材料而非木质,一般为石质、骨质、铜质、铁质和钢质。石质球头棍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期,在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欧亚草原曾经广为流传,但哈萨克汗国时期的哈萨克人基本上不使用。较多的是铜质、铁质和钢质的球头棍,这些球头棍可以追溯到斯基泰人的时代。

第三,钉头锤。钉头锤是一种球状头部布满了尖刺的战锤,多为复合型,是复合球头棍的升级版。这也是一种可以给敌人心理带来恐惧的武器。

第四,多页锤。多页锤是一种奇特的战锤,他的攻击部位不是像钉头锤的那样是绽放的尖刺,而是纵向排列的钢板。这样的设计使得攻击部位不易断裂,且攻击的破坏力更大。这种武器广泛分布在欧洲和欧亚草原,哈萨克汗国的骑士们也曾使用过它。

六、附加:战斧

战斧也是人类使用的高频武器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会制作石质的战斧了。这种武器几乎分布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战斧,比如中国商代的青铜钺、宋代的长柄大斧、印度月牙斧、维京战斧、印第安战斧等。

哈萨克战斧继承了突厥战战斧的特点,且具有独特的错金雕花,但斯基泰战斧的金包铁工艺似乎不太常见了。此外还有南部传来的伊朗核印度风格的战斧。

斧头也是哈萨克人必备的日常用具,是砍柴、制作毡房木结构的必备工具。然而作战用的战斧和工具斧是不一样的,战斧一般柄长而刃口小,重心比较合理,适合单手在马上使用,且装饰华丽;而工具斧的柄没有战斧的长,刃口相对宽大,重心不如战斧合理,因此小型工具斧虽然可以单手操作但柄太短而不利于作战,大型工具斧需要双手操作而不适合马背作战,且工具斧一般不会有装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