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五零)

当病人有口渴的现象,把半夏去掉,加上括蒌根,括蒌根是很好的止渴的的药,也就是消渴,所以,有糖尿病的人常常会用到括蒌根,我们在前面葛根汤里讲到“刚痉”和“柔痉”的时候说过,在桂枝汤中加上括蒌根就变成了柔痉。

当病人有下利,下利就是拉肚子,拉肚子其实就是水进入到了小肠,再从小肠进入到大肠,这个时候要把水利掉,让水从小便出来,利水最强的就是芫花,那就把麻黄拿掉加芫花,我们都知道大戟、甘遂、芫花有毒,是很凶悍的药,当我们用这些药的时候,一定要把甘草拿掉,因为甘草与大戟、甘遂、芫花相反,但是可以放大枣来缓和。在伤寒论原文里,他并没有说要把甘草换成大枣,为了安全起见,我建议在大剂量用到芫花,甘遂、大戟之类的方剂时,里面如有甘草,还是换成大枣,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毕竟医疗官司不是那么好打,中医不比西医,西医治死人了好像也是情理之中,那中医可能就不好说了,如果你是开诊所,遇到这么一个,可能就完了。

在原条辨里面说用芫花如鸡蛋大,其实鸡蛋大的芫花非常的轻,所有花之类的药物,质都很轻,鸡蛋那么大,可能就是一克或者是一克都不到,我想这也是原条辨为什么没有把甘草换掉的原因,一克煮成了三碗水,每一碗水才0.3克,所以不会有任何毒副作用。用芫花的目的就是因为病人身体里有积水,芫花利水很强,病人喝了有芫花的方剂,小便会增加。

如果有打嗝,打嗝其实就是膈肌突然遇寒,引起了膈肌痉挛,有的是因为有痰饮停积在胸膈,痰有很多的痰,有寒痰、热痰、湿痰、风痰、郁痰、顽痰,那么在这里的痰,我们说的是小青龙汤,这里就是寒痰,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就是把麻黄去掉,加上炮附子一枚。

如果是小便不利,少腹还有胀满的感觉,把麻黄去掉,换成茯苓四,茯苓去水肿利尿还是不错的。

如果有喘加上杏仁就可以,但是,原条辨是这样写的,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这里更正一下,这一条明显不对,本来喘就是用麻黄,他却去了麻黄,估计是后人在抄录的时候,不小心加了上去,当然,这只是个人的看法,希望老师们指正。去皮尖,可能是说杏仁有毒,其实是皮尖更苦一些,就像黄瓜的蒂,还有莲子的芯,也是苦的。好像我们现在用杏仁也没有去皮和尖。

有口渴,去麻黄加括蒌根,有下利,去麻黄加芫花,有噫,也就是打嗝,去麻黄加炮附子,有喘加杏仁,这些都是小青龙汤证不同症状的一些加减。

现在我们知道了,当病人表寒里也寒,发热口不渴,咳嗽,气喘的时候就用小青龙汤,表寒里热就是大青龙汤。当病人喝了小青龙汤,出现了口渴,这表示病人身上的里寒已经去了,病快好了。

从这里的口渴想喝水可以引申出来很多,例如肾脏出了问题的人,什么尿毒症这些他们是不会口渴的,一但吃了你的药,出现口渴,那就是表示病在退,好转的现象,有的人生病的时候不想吃饭,当他吃了你的药,想吃饭了,表示胃口恢复了,这也表示病在好转现象。

(0)

相关推荐

  • 经方:大青龙汤(外热里寒)

    大青龙汤[原文]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 ...

  • 《伤寒论》第31一一45条解读

    (31)太陽病,項背强几几,無汗惡風者,葛根湯主之. 葛根湯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薑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棗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 ...

  • 经方:十枣汤

    十枣汤 [原文] 芫花熬 甘遂 大戟 大枣十枚 右三味等分,分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七,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 ...

  • 方根:干姜 细辛 五味子 半夏

        痰饮停于肺间,是人体的异物,肺出于条件反射,必然通过咳吐等方式,尽可能将之排出体外.      假如能把痰饮气化,为人体吸收,或将之代谢出体外,则饮消咳自止.     这就是方根"干 ...

  • 太阳脉症麻黄汤证概述——《伤寒论》通俗讲话之三

    麻黄汤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解热袪痰剂,它的适应证是:"脉浮紧(或浮数),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柯韵伯说:"予治冷风哮,与风寒湿三气成痹之症,用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五)

    小便不利,张仲景是想把皮肤表面的水拉回来,让它从小便排掉.有两种状况:一种是皮肤水肿,上半身水肿的时候,有些妈妈们早上起来手脚都肿,这就是五苓散证.如果摸他的脉很虚弱,五苓散吃下去,让表面的水从小便排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零)

    伤寒论第69条辨: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原文解释:经用发汗,或泻下以后,病仍然未解除,出现烦躁不安.恶寒.肢冷.腹泻.脉沉微细等症的,用茯苓四逆汤主治. 伤寒,当病人用了汗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七五)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去皮炙,生姜半斤切,半夏半斤洗,人参一两.甘草二两炙.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厚朴用三四钱,就不得了了,生姜开三片就好了,生半夏胖子开三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七零)

    伤寒论第64条辨: 发汗过多,其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第64条辨解释:发汗太过,汗出太多,致心阳虚弱,病人出现双手交叉覆盖心胸部位,心慌不宁症状的,须用手按捺方感舒适的,用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0五)

    伤寒论第93条辨: 太阳病,先下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得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注释: ①冒家:头目昏冒的患者. 原文解释:太阳表症,先使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五六)

    伤寒论第47条辨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这因本身的体能比刚刚的更强,刚才的阳气还只是中级强,还需要"麻黄汤"来把寒发出来,这个不用麻黄汤,常见的是小孩子,而且是男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五三)

    伤寒论第43条辨: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 原文解释:太阳表症,误用攻下法,表症未除,而又出现轻度气喘的,这是表邪郁闭.内迫于肺的缘故,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治. 平常太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五二)

    当病进入阳明以后,就是进入肠胃了,有可能病人会有下利,或者是恶心,呕吐,或者是便秘,这个时候,如果病人还有一点点汗出,不恶寒,这个时候千万不可以攻下. 张仲景的意思就是说,只要病人还有表证,都不可以攻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四零)

    伤寒论第35条辨: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讲到"伤于寒",就是麻黄汤证,又名还魂汤,为什么?就是人死了,脉都没了,下回阳九针后,再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