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池细罗纹抄手歙砚
本文在一鉴斋新浪博客中名为《砚之形韵(二十六) —— 如意池细罗纹抄手歙砚》。
极简主义的风格,起源于宋代。中国历史上的审美,经历了唐代雍容华贵的富丽之美后,至宋代崇尚返璞归真、严谨含蓄、幽雅清瘦,格物致知的质朴之美。
宋代一改唐代的华丽,追崇简约之美。视觉上主张一切从简,其内在思想和品位实为精髓,主导外在。反映在生活的具体细节上,服饰趋内敛清雅;陶器、漆器回归纯真质朴;家具亦如此。明承宋制,继承与发扬宋代极简之美,并将生活细节的精致细腻做到了艺术的极致。这一审美情趣,在宋代,也运用到文人生活重要用具 —— 砚的砚式之上。并且一直延续到明代早期。
新近收得两方老歙砚,其造型制式,皆为极简风格。
这方如意池抄手歙砚,造型简洁朴素,古雅大方,有明显早期抄手砚的形制特征。砚三侧壁略向内敛收,呈梯形状。正面长17.9厘米,前宽9.2厘米,后宽9.3厘米;底面长17.6厘米,前宽9厘米,后宽9.1厘米;厚2.9厘米。正面与反面长度有3毫米之差,正面与反面宽差2毫米,长宽比例接近二比一。这个比例,非常适合推磨的研墨方式。一鉴斋收有多方极简砚式的老砚,尺寸比例大多如此。
砚堂已经磨得凹进去不少,想必有不少莘莘学子用它苦读使然。从凹进去的形态来看,不是正圆,而是椭圆,朝向砚首尾部分坡度缓和,两侧则显得陡峻。大致可以判断,此砚曾经主要是采用推磨研墨法,后人又采用画圈研墨的方式。
砚池池口深峻,取如意形纹样,借喻“称心”、“如意”。
一边腿足侧壁有旧伤,估计此砚为出土砚,曾经遭遇过人亡砚毁的经历。好的歙砚敲击时一般会发出金声,敲击这方砚时发出木声,估计是千年金声已化木声。声音的变化,与存放环境有一定有关系。一鉴斋收的一些老歙砚,敲击时依然会保持金声。
足部明显向内敛收。
密集的细罗纹底,附生金星,石质温润细腻,应该是老罗纹坑下段材质。重新打磨砚堂时,不忍心打磨得太深,砚堂纯石肉已经显露出来,可见其非常细腻的真面目,右侧没有多打磨下去,有些浅层的风裂白纹,显得略粗一些。
由于砚堂凹进去比较多,拍摄局部特写时难度比较大,勉强能拍到细罗纹石品。
试墨。
试研,磨感稳,细腻,下发墨俱佳,无需百圈即已浓黑油亮。昨日小女练习书法,笔者做书童研墨,一时还没有掌握好此方砚的脾气,研磨时间与平时相仿,结果墨液过浓,差点成为焦墨,就说明这方砚下发墨能力极佳。
研墨之后,极易清洗。
一鉴斋所收老歙砚中,另一方相似的歙砚如下图。
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