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圣钟繇的字为何“粗腰短腿”,不讲究“中宫收紧”?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文如其人,《周易·系辞 下》说:“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古希腊哲学家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体结构讲究“细腰长腿”比较好看,写字也是如此。比如说这写字的“中宫收紧”,这就相当于细腰;再比如竖画在书写时要写得下长上短比较好看,这就相当于“长腿”。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但是呢,凡事总有例外。为什么楷圣钟繇的字往往“粗腰短腿”呢?比如他的楷书“表”字就是如此。这不与人们通常的见解相反?与姜夔总结的“不欲上大下小,不欲左高右低,不欲前多后少”(姜夔《续书谱》)另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跟书法发展的历史有关!熟悉书法史的人都会知道一句话——“最后有楷书”!隶书的发展是在楷书之前的,楷书的形成受到隶书很大的影响。书法家高二适说:“草生于隶(草为章草),正生于草,亦生于隶。此为书法上相传授之一准则,世人往往未尽能识之,今《定武兰亭》,确示吾人以自隶草变而为楷,(此意来经人道过,为吾苦思而得之。)故帖字多带隶法也。”

楷书从草书及隶书演变而来,在魏晋时代,楷书刚刚成形,还带有很多隶书的痕迹。钟繇的书法就是如此,由于其中有很多隶书的痕迹,而隶书往往显得比较的肥扁,那钟繇的楷书自然就受到影响,显得腿短体肥了。这个时候的楷书就显得比较的古朴,被人们称为“古隶”。

待到后来,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在钟繇楷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将钟繇的扁方体向细长发展,清秀灵动,宛如插花的舞女翩翩起舞,获得了“簪花小楷”之誉。王羲之又进一步将楷书的风格变为妍美,楷书风格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赵松雪评价说:“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

书法界向有“汉隶唐楷”之称,楷书是在唐朝走向成熟的。到了欧阳询时代,楷书开始变得瘦长,由钟繇时代的更近于平面化的扁方走向立体化的瘦长,这是书法的一个重要进步。隶书的字体横多水平,字体扁,像是平面化的字。隶书像楷书在地上的投影,楷书则像是站起来的隶书,比隶书更立体化,层次更高。

对于隶书与楷书之间的这种微妙的关系,日本书法家曾有过评论。小矶裕司说:“隶书字体的横画都是水平方向,但是楷书字体结构中,横画都是略微向上倾斜的,越在上面的横画,倾斜角度越大。可想而知,楷书字体是‘从右下角向左上角方向看去’时所能见到的形象。我想楷书字体或许是‘立体倾斜’时的形态。”

对比一下,我们会发现欧阳询所写的“细腰长腿”的“表”字,比钟繇所写的“粗腰短腿”的“表”字更好看一些。不过换一个角度而言,它们各自属于不同风格的美。如果腰细腿长,这个字会显得比较的俊秀;如果腰粗腿短,那么这个字会显得拙朴,这是两种不同的书法风格。

不过,一般来说,书法还是以细腰长腿更唯美。但是在写大字时就另有例外,大字以雄浑为美,这种情况下,像颜真卿写的那种腰粗雄浑的字另有一种雄劲的审美之风了,这就好像一身疙瘩肉的健美的男子与细腰长腿的美女,各有其美吧!

“粗腰短腿”与“细腰长腿”之间也是矛盾统一的,后者是前者的升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这正如欧阳询说写字要“四面停匀,八边俱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欹正。最不可忙,忙则失势。”(《八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