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欧阳修 〔宋代〕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辉、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辉、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古文岛APP客户端立即打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担任滁州太守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甘甜。于是向滁州人询问泉水的发源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它的上面是丰山,高耸地矗立着;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潜藏着;中间有一股清泉,水势汹涌,向上涌出。我上下左右地看,很爱这里的风景。因此,我就叫人疏通泉水,凿开石

展开阅读全文 ∨

评析

  本文名为“记丰乐亭”,实际上作者却用了较多的篇幅,通过今昔对比的手法歌颂了当时的“太平盛世”。尽管北宋前期的局势还远远比不上以前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但从结束了唐末开始形成的战乱纷争的割据局面这一点来说,还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作者虽把这种安定局势的形成归功于“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欧阳修三次遭贬使他对当时冷酷的社会现实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他向往恬静的归隐生活。滁州在长江与淮河之间,山高水清,风景宜人。他几乎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作者这时的人生观比较旷达的。《丰乐亭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参考资料:完善

1、朱一清.古文观止鉴赏集评(四):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33-39
2、吕晴飞.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575-578
3、周济夫 等.欧阳修诗文选译:巴蜀书社,1991:220-225

名句

  在这篇散文中,最有深意、最能引起时人和后人共鸣的句子就是:“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也就是说,百姓必须明白,自己之所以能够在丰年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是因为天下和平安定,没有战事,因此应该倍加珍惜。无论哪朝哪代,老百姓最盼望的就是没有战争,国家和平安定,因为这是幸福生活的根源。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全文可分三段。首段简介建亭的缘起。文章一开始就特意点明时间,即在他到滁的第二年,也就是初具政绩之时,其中已含乐意。滁地“山州穷绝,比乏水泉”。而当炎炎夏日,竟“偶得一泉于城之西南丰山之谷中,水味甘冷”(欧阳修《与韩忠献王书》),作者喜出望外,亲临考查:“俯仰左右,顾而乐之。”文章至此,正面

展开阅读全文 ∨

延伸

  稍后于欧阳修的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他的《教战守策》一文中写到了人民的安乐生活,但他有自己的忧虑:“天下既定,则卷甲而藏之。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苏轼居安思危,在和平安定的年代,想到国家和人民所存在的不利因素,这当然与他生活的社会背景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1364篇诗文 ► 1344条名句

猜您喜欢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辛弃疾〔宋代〕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怕 一作:恨)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

展开阅读全文 ∨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怕 一作:恨)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

(0)

相关推荐

  • 七绝 《游丰乐亭》

    丰乐亭 七绝 <游丰乐亭> 丰乐亭前树影斜,紫薇泉饮水之涯. 一湾幽谷皆青色,已是暮春不见花. 注:丰乐亭,滁州一处著名的人文风景,位于丰山脚下紫薇泉旁.曾巩<醒心亭记>曰:滁 ...

  • 吴怀东 | 《醉翁亭记》文风“滑稽”论

    作者简介 吴怀东,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古诗文. <醉翁亭记>文风"滑稽"论 --兼论欧阳修的"太守之乐" 文/吴怀东 摘要:从北宋庆 ...

  • 滁州山水间(2)·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琅琊山·环滁皆山也 河蚌绘·滁州景点分布图. 说到滁州,最为人熟知的还有一山.一人.一亭.一泉,这都源于欧阳修那篇流传千古的<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 ...

  • 推荐 | 傅守乾:丰乐亭里享丰乐

    丰乐亭里享丰乐 文/ 傅守乾 2018 ,仲夏,当年文艺宣传队老朋友的聚会再次在滁州相约.花博园的鲜花让每个人都醉在其中,影视城逛了一圈,人工再造的景点倒是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象.有人建议再去醉翁亭,多数 ...

  • 欧阳修滁州览春色,秦少游泗州观山水|唐宋绝句欣赏(25)

    欧阳修画像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是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 ...

  • 书法|《丰乐亭记》碑文,此碑是苏轼晚年书法力作之一

    <丰乐亭记>是欧阳修的散文名篇,写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 在滁州任太守时.全文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展现了滁州在北宋前期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景象.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 ...

  • 琅琊山中访醉翁 陈鼎

    . 琅琊山中访醉翁   陈鼎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 今安徽省滁州市西南方向有一座山,古称摩陀岭.在距今约1700多年前的西晋末年,一队人马来到了摩陀岭,队伍中有一位伤势严重之人.当时正值西晋 ...

  • 蔚然深秀琅琊山 || 石峰

    蔚然深秀琅琊山 文/石峰 编辑/落英小桥 金秋十月,天朗气清,遂作琅琊之行. 琅琊山在滁州市南五公里处,<琅琊山志>说:东晋以前,此山不知何名.唐代大历六年(公元771年),滁州刺史李幼卿 ...

  • 岳阳楼记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原文 译文对照 庆历四年春,谴责:责备.<左传·成公十七年>:"国子-我."②被贬官,降职.<琵琶行>:"-居卧病浔阳城."③缺点:过失 ...

  • 桃花源记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桃花源记 [魏晋] 陶渊明 译文对照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 ...

  • 季姬击鸡记原文|翻译|赏析

    季姬击鸡记原文|翻译|赏析  <饥鸡集矶记>的同音文,讲述几只饥饿的鸡,要借水车和自己的伎俩吃鲫鱼,终没有吃到的故事,其作者已不可考.全文如下: 赵元任 [近现代] 原文 季姬寂,集鸡,鸡 ...

  • 遣悲怀三首·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朝代: 不限 先秦 汉朝 魏晋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 宋朝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更多收起 类型: 不限 场景 动植物 季节 节日 景色 目的 情感 人物 其他 遣悲怀三首·其一 [ 唐 ...

  • 遣悲怀三首·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朝代: 不限 先秦 汉朝 魏晋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 宋朝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更多收起 类型: 不限 场景 动植物 季节 节日 景色 目的 情感 人物 其他 遣悲怀三首·其二 [ 唐 ...

  • 遣悲怀三首·其三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朝代: 不限 先秦 汉朝 魏晋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 宋朝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更多收起 类型: 不限 场景 动植物 季节 节日 景色 目的 情感 人物 其他 遣悲怀三首·其三 [ 唐 ...

  • 天问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 ...

  • 狱中题壁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狱中题壁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 箕子碑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二 一般说来,伟大人物立身处世的原则有三个方面:一是受危难仍能保持正直的品德:二是将治理天下的法典传授给圣明的君主:三是使人民受到教化.殷朝有位贤人叫箕子,确实具备这三方面的德行而在世上立身行事,因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