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瓜斋:如何让识字教学变得有趣?
声明:本文要聊的,是瓜瓜君认为有趣的,如果您读了之后,并不觉得有趣,瓜瓜君概不负责哈。
每当看到低年级的小朋友,在作业簿上一行行、一页页地反复抄写同一个汉字,我就心疼:好累呀!小手那么小,就要抄那么多的字。不过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大冬天,小手因冻疮而肿成猪蹄,还要握着铅笔、吸着两吊鼻涕,在寒风萧瑟的教室里爬格子,就又觉得如今的小朋友还好。当然,我不是要讲自己如何读书成才的励志故事——在那艰苦的学习环境里,我的同班同学,其中的一半,小学毕业后直接回家种地。另一半里的一半,初中毕业后,就和小学毕业后回家种地的那一半结伴外出打工了,剩下的一半,也就三四名同学吧,可能上了高中。
所以我猜,之所以我的小学同学陆续辍学,一者固然由于家里缺少劳动力。二者,可能也是因为对他们而言,课本上的知识过于枯燥,尤其是汉字知识。所谓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就是因为汉字长得像斗一样方,天然缺乏一种黄金分割的美感,所以不管它是斗大、还是豆大,都不太能引起一般学生的兴趣。除非像小瓜瓜君这种,进小学的第一天,就喜欢上了学习,小学六年十二册语文课本,每篇课文当时都能倒背如流。虽然小学时一直不知道书法是什么,但当时的老师都夸小瓜瓜君写字好,真是莫名其妙。
废话到此为止。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让小朋友不对汉字无所适从?或者怎样避免机械的教学法,让小朋友喜欢上汉字?我觉得这事儿挺难的。知识中的一大部分,本来就是严肃的、枯燥的。尽管如此,我们也不会是毫无作为。一些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已经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比如甲骨文识字卡,卡片的两面分别印上甲骨文和对应的楷书,能帮助儿童认字。我不是教育专家,只就我的一点点感想,略谈一谈汉字教学。
甲骨文辅助识字
让小朋友接触甲骨文,确实能提高他们认字的兴趣。汉字有一批所谓“象形字”,这些字在甲骨文中的象形意味更浓。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在给他们展示甲骨文时,他们很容易猜出来读法。一般来说,年级越低,猜出的速度越快(这反证了我们的教育在剔除孩子想象力方面的功绩)。
当然,甲骨文辅助识字,不光是起到认字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会牵带出很多有趣的东西,比如:
目和眉在面部是毗连的。目字,可能在一年级就会学到,而眉字,可能要在学了目之后的几个月、甚至大半年后才正式学到,因为教材是按楷书的辨认和书写的难易度编排进度的。貌似理性,其实不人性。甲骨文的眉字,是在目字上方添上眉毛的形象,显得很可爱,小朋友看到它,会欢呼起来。
顺着这个思路,老师甚至可以在一堂课内,带领学生,把表示五官的字全认识一遍。而这个思路,体现的是系统性的教学法,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榔头棒子的特征,在中学历史教学里体现得最成功,学生学到的只是历史的碎片知识,历史感、判断力几无提升。进入成人后,这些历史知识,就演化为一种猎奇观,或者权谋术。
再如:
身字,可能在低年级就会学到,而孕字,可能要到高年级才接触。但这两个字的甲骨文的关联很有趣,身,是人体的侧影形象;孕,不就是肚子变大了、身子里藏了一个“子”么。老师完全可以在教身字时,利用甲骨文,把孕字一并教了。
再如:
母和女的区别,在于母字点出了乳房,可见造这个字的人很智慧。这里面有很多可以发挥的内容,比如母爱,比如古代女性的身份地位。这些知识,老师讲了,学生不一定全懂,但会引发他们的思考或讨论。小朋友会对这两个字的“姿势”感兴趣,会问:她们为什么都是跪着的呀。这就又涉及到古代的劳动分工、坐姿等一系列问题,都可以发挥。这样一来,识字,就不是单纯的记住字形,而是探讨文化了。
说到坐姿,我猛回头想起“箕踞”这个词,不禁哑然失笑。古人席地而坐,箕踞,指张开双腿、大不咧咧地坐着。词典上说,这是一种无礼的坐法。为什么无礼呢?因为古人没有内裤(那种类似于内裤的犊鼻裈,是下等人穿的),上衣下裳,裳就是裙子,裙子里面啥也没有。那么,你只要箕踞一坐,cock就露出来了,所以无礼。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里说,自己爬上永州郊外的西山顶上,“箕踞而遨”。不知道唐代那会儿发展出内裤了没有。当然,词典上才不会讲“无礼”是因为cock露出来,这是我推理的。
再比如:
有的男孩子在看到心字的甲骨文形象(第一个)时,会说:呀,这个字像我们男生的小鸡鸡(cock)。面对这种意外情况,老师该如何引导呢?我觉得这才是课堂最有趣的地方,老师可以趁此机遇,给学生补一下生理卫生课,毕竟这方面的教育,我们一直缺失。
除了甲骨文辅助识字,还有一些办法,也能让汉字教学变得有趣点。比如:
异体字
现代汉字教学,规定每个字只有唯一正确的写法,多一笔少一笔,甚至多一钩少一钩,都被判成错字。这样做,一者是因为文字是交流工具,如果书写不统一,交流就会出现麻烦。二者,现代工业体系追求标准化,反映在识字上,就是追求唯一的、标准的答案。但是,汉字在古代不是这样的,很多字,古代都有异体,比如:
有的字不止一个异体:
有的字靠挪换部件的位置成为异体:
这些异体字,是汉字演变中的正常现象。古代没有电脑印刷,版印之前,都是靠手抄,难免出现一字多写的现象。后来有了印刷术,但不同的版还是会有异体,况且,异体字一直广泛存在于文人的日常书写中。今天,我们成人拿笔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而几乎所有的阅读,看的都是标准化下的印刷体,所以我们不再接触异体字,甚至都没有异体字的概念。
那么,作为语文老师,你觉得有没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异体字呢?我觉得了解一下也好,至少让孩子觉得汉字没那么死板。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打开思维,不固化于一种所谓的标准答案,要让孩子知道凡物都有发展演变的过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是历史感的培养。不过,还是要提醒孩子,考试的时候,要写书上教给你的那个唯一的写法,不然,考不上大学。嘿嘿。
不管是甲骨文,还是异体字,都是主要从字形的角度看汉字。要识读汉字的音,还是拼音来得快。古代使用的直音法和反切法注音,都不及拼音精确高效。而拼音字母这玩意儿,是外国人发明的。
先聊这么多,以后有机会再聊。
打个预告,新版《瓜瓜斋硬笔字帖》,一套三本,即将上线,请瓜友们留意哈。
放几页字帖内部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