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篇 从“三岔口”到“Y”形文化带1
从“三岔口”到“Y”形文化带
——重温苏秉琦先生关于中华文化与文明起源的一段论述
郭大顺
“三岔口”和“Y”形文化带,是苏秉琦先生对中原与北方这南北两大文化区从史前到商周时期古文化发展及其间相互关系的形象比喻,也是苏先生在论述从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到中国文化起源和文明起源的一个重点所在。
一
“三岔口”指的是河北省西北部张家口地区在北方地区商以前古文化发展中的位置和作用:“所谓‘三岔口’,指的是它东北方的辽西地区,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为一方;它西南方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一方;它西南方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夏商文化’为一方;它西方的‘河套地区新石器文化—青铜文化’为另一方”。三方的文化因素在张家口地区“碰头”。
这一概念是1982年苏秉琦先生在河北省蔚县三关考古工地举行的考古座淡会上形成的。1984年在呼和浩特市召开的考古座谈会上,苏先生又对这一概念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当时的形势是,苏先生关于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的文章刚刚发表,这一理论所要达到的“为探索十亿中国人、56个民族是如何凝聚在一起的”的学术目标,在全国考古工作者的响应下,正在从理论和实践上迅速深入。苏先生则将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地区作为突破口。在苏先生的建议下,从1978年起,吉林大学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合作,选择河北省西北部张家口地区的桑干河上游进行发掘,发现北方文化因素与中原文化因素在这里共存,达到预想效果。与此同时,在燕山南北长城地带的各个区域也都有出人意料的考古发现,如辽西和内蒙古东南地区,在提出两种新石器文化(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与两种青铜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基础上,又到的“为探索十亿中国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