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相约】凸凹║​都江堰的水房子(长诗节选)

作者简介

凸凹,本名魏平。1962年生于都江堰。诗人,小说家,编剧。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大三线》《甑子场》《花儿与手枪》《蚯蚓之舞》等书共20余部其中,获奖图书6部。获有中国2018“名人堂.年度十大诗人”、中国2019“名人堂.年度十大作家”等荣誉。

都江堰的水房子(长诗节选)
四川

凸凹

◆宝瓶口

离堆何岩岩,瓶口纳澎湃。投鞭分江流,一堰为统帅。伟哉李父子,功勋孰可盖。是宜与长城,并耀秦皇代。长城久失用,徒留古迹在。不如都江堰,万世资灌溉。

——赵朴初《登离堆观都江堰分水处遂游青城山有作呈郭沫若院长》

那么多人住在平原。

那么多人的水缸、田地和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等着李大人的水

分一杯羹。

深了胀死人,

浅了渴死人。

水多水少,孰盈孰亏,老天爷说了不算,

人民说了,也不算。

但李大人听得见、也听得进人民的呼声。

人民的呼声阴晴圆缺,时旱时涝,

李大人都能听见。

即便小如一滴摔成十八瓣的水星也能听见。

怎样做到一碗水端平,滴水不漏?

怎样把天上的水扯下来,地下的水挖上来

——横流成河,分到人间?

水的沉浮是李大人的沉浮。

李大人终于想出了办法。

并把这个办法

那么有型地

做在了天地间和人民的心坎上。

这个办法就是一只盛装岷江的量杯,

名字叫宝瓶口。

这有点像我们今天用的刻度分酒器,

装满酒,再一杯一杯分下去。

公开、公平、公正、透明。

没什么说的。

一切都在杯中。

众生同时举杯,先干为敬!

◆百丈堤

横堤百丈卧霁虹,始谁筑此东平公。今年乐哉适岁丰,吏不相倚勇赴功。西山大竹织万笼,船舸载石来亡穷。横陈屹立相叠重,置力尤在水庙东。

——(宋)陆游《十二月十一日视筑堤》

在浩大奇妙的都江堰工程中

你是渠首的配套设施;

也是

渠首的渠首。

所有通过渠首的野牦

必先通过你的窄门,

必首次领受

李冰的驯牦之术。

这群奔涌不息的野牦

按照你的导流

不再对堤岸五牦分尸,

不再对鱼嘴

不分内外。

平原上的区区百丈

似乎算不上什么。

但那些滚滚而下的漂木,

漂了两千年也没把你漂完。

百来丈长的思想

长着多少颗不进水的脑袋?

◆金刚堤

一自金堤凿,三都水则分。犀沉秦太守,蛟避赵将军。万户饶秔稻,千秋荐苾芬。

——(清)李调元《离堆》

在逾千万亩的灌区农田。

有无数的江、河、溪、沟、渠,

无数的湖、库、堰、潭。

更有数不清的

鱼。

而你是最上游最上游的那一条。

而你是最大最大的那一条。

身长八百米,

体宽七十五至一百二十米。

一动不动

逆水游弋。

岷江有多快你有多快;

岷江有多高你有多高。

游弋的曲线很美:

身子凹进去,一条外江出现;

身子凸出来,一条内江出现。

时间在两江的夹道中不能自拔,不能

首尾相顾。

你的鱼嘴,

你的用尾巴照拂的飞沙堰。

——这前前后后的物什

都比你著名。

你的沉默、低调。

你的思想、命数。

你的跟金刚一样固执的硬。

都是水的柔软和不柔软给的。

◆人字堤

往哲辛勤迹未消,流传佳话水迢迢。曾经玉垒关前望,父子河渠夫妇桥。

——于右任《汶川纪行》之一

拆解岷江,组装岷江;

调和水与沙的矛盾;

玩一场盅中取水的游戏——

鱼的嘴、飞的沙,以及金刚、宝瓶

都上场了,

都尽力了。

压台戏

自然

该人来唱。

水与沙的问题,表水渉澭。

关乎方向、路线。

关乎人。

而人太复杂,附属太多。

此处不需长篇宏论,一个人字

恰好。

看,水涌上来了!

有多少水翻爬人字

就有多少人冒出来。

每个人都是湿漉漉的。

每个人的衣服

都是水裁的。

在水与人之间,

人字

充当着母语与等号的角色。

◆杩槎

修筑堤防出众力,高拥木石当清秋。

——(唐)杜甫《石犀行》

为什么一条陡峭的竖江

冲不垮一排蜀木的横拦?

你这样问我是不?

好,那我这样回答:

为什么十万吨大风

吹不断一笔纤竹?

为什么时间的大磨难

锈蚀不了一枚小小的十字架?

是的,风,水,还有地理和时间

都是些吃软不吃硬的家伙;

都是些拥有千斤宏力

却只顺从四两的主。

呲牙裂缝、面面透风的物事

恰能关住沧海横流的肆虐。

这个软道理在都江的堰上成为硬道理后

过了很久很久中原才明白。

◆水则

于玉女房下白沙邮作三石人,立三水中。与江神要: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

宝瓶口进多少水

必须由三石人来测定、来开口。

这是李冰的原则

也是水的原则。这个原则太古老太先进了,

以至于用三石人作水志、水则

成为历史上关于水的第一部法典。

法典规定,即便涝旱之灾比天都大了,

高矮也只在三石人的肩足之间;

涨落也只在雕塑家的美学之内

和尺牍的狼毫之末。

以水投石的典故

在这里是标准的反面教材。

汉代,供奉在李冰祠里的石像

一夜之间,神秘消失。

直到前些年才被发现,他跑去当水则了

且一当就是两千载!

我们于是知道

李冰把水则看得比命狠、比神重。

◆石犀

江水为害。蜀守李冰作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一在市南下,二在渊中,以厌水精。因曰石犀里也。

——北宋《太平御览》卷890引(西汉)扬雄《蜀王本纪》

1973年秋。

天府广场——

天府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建筑工人挖到一块古石。

因重得无法吊至地面

只好作回埋处理;

并在上面建了一座电信大楼

把它压住。

2012年夏。

因拆电信大楼建大剧院,

那块8.5吨重的古石终于被起吊。

蓬头垢面的它

原来是一只巨大的神兽,

名叫石犀。

古书记载,

镇压水怪,

李太守放牧了五枚石犀:

二枚府中,二枚水中,

一枚在市桥下。

犀牛里,石牛门,市桥门,市桥下,

府中,渊中,水中。

这些地方都长了脚,

生了翅膀;

或使出了奇门遁甲之术。

从本里去了他处。

但考古的人不认诗人的诗理,

只认物质不灭定律中的化学与物理。

寻找石犀,追踪水怪,测量河流,

二千年来,

他们固执认为,

石犀在河床的无数次改道和掩埋中

去了我们不知道的住所。

这次,天府广场挖出的

或为其中一只。

有意思的是

1974年春,

从都江堰挖出的李冰石像重达4.5吨。

这似乎是说

镇水,作水则,

李冰4.5吨就够了。

而神兽

则需8.5吨。

在成都博物馆。

望着石犀——

这仿若天外来客的庞然大物。

我的想象

远不是一个吨位级就可落地的问题。

◆斗江神

冰径上神座,举酒酹曰:“令得傅九族。江君大神,当见尊颜。”相为敬酒。冰先投杯,但澹澹不耗。厉声曰:“江君相轻,当相伐耳!”拔剑,忽然不见。良久,有苍牛斗于岸。有顷,冰还。谓官属令相助曰:“南向要中正白,是我绶也。”还,复斗。主簿刺杀其北面者,江神死。后无复患。

——北宋《太平御览》卷882引(东汉)应劭《风俗通义》

李冰来了。

李冰岂容江神祸害庄稼,

祸害童女。

李冰毕竟是守蜀大员,

岷江边见江神,

有礼有节——

设神台,

面江水,

亢声邀江神现身喝酒,

且先饮为敬。

但江神不理不睬,

完全无视太守的存在。

李冰只能大怒,

只能拔剑跃入水中。

一时天昏地暗,波汹涛涌。

众军民突见两犀牛

从水中斗至岸上。

一犀牛还原太守真身

令主簿相助:

告之南边身披白绶带者是自己。

尔后

两犀牛再次鏖斗江中。

岸上军士弯弓射箭,

北边犀牛负伤欲逃,

被南边犀牛

追之杀之。

在蜀地

苍牛的故事多了去了。

有石牛粪金、五丁开道;

有五石犀厌水精。

至于李冰化犀斗江神的站位

则与岷江

从西北流往东南的方向有关;

与好江神取代坏江神

令河流改朝换代有关。

◆二郎

蜀中灌口二郎庙, 当是因李冰开离堆立庙。今来现许多灵怪,乃是他第二儿子。

——(宋)朱熹《朱子语类》 卷 3《鬼神篇·灌口二郎庙》

一直没有现名、现身——

秦、汉、三国、晋、隋、唐,

一直到宋代。

一直到宋代。

一直到仁宗皇帝

封二郎神为惠灵侯,

我们方知

李冰有子,助其治水,

叫二郎。

挺好

多一个人治水有什么不妥。

况且这人还是

李大人公子。

除了宋代官宣,

之后的民间、庙堂

也这样说。

美丰姿,喜游猎,精诗礼,识地理,通韬略,善骑射,锁孽龙……

各种抄本精彩绝伦。

这就像

有说李冰生于蜀族阳平山的,

巴东的,

山西运城的,

河南鹿邑的,

或生于甘肃陇西的;

有说李冰父子

生于陕西眉县的。

是人都知道:血浓于水,水乳交融。

老百姓认这个理儿。

江湖认这个理儿。

连真水无香、没有一点人味的水也认这个理儿。

对于这一切。

对于这一切的可能,

不可能。

李冰不吭一声,不著一字。

只让岷江这篇文章,尺水兴波——

一千年一千年在堰字上吃水,

高低深浅念给大地听。

◆女儿

江水有神,岁取童女二人为妇。主者自出钱百万以行聘。冰曰:“不须,吾自有女。”到时,装饰其女,当以沉江。

——北宋《太平御览》卷882引(东汉)应劭《风俗通义》

沉江,沉江。

粟米敬鱼鳖,童女献江神。

百姓泪流成河,

骂苍天无眼,呼命不当此。

年轻的郡守挺身而出

挡百姓于身后。

“不须,吾自有女!”

此语一出,石破天惊,惊涛骇浪。

将自己女儿的危险

拿去填江神为百姓挖的坑。

没有比这更有情的领导。

没有比这更无情的父亲。

二千多年的史籍

只有此处带过一笔。

倘没有这一笔

李冰的女儿不存在。

江神不存在。

两岸百姓的童女之殇不存在。

◆岁修

离堆之江,豪右擅焉。君修堰渠,始诎其专。灌田为顷,万有七千。

——(北宋)王安石《京东提点刑狱陆君墓志铭》

二千多年来我们吃的都江堰的水,

而都江堰

是李冰创建的。

那么,是否可以说

二千多年来我们吃的是李冰的水。

如果这个逻辑成立

那么

就得出一个等式——

都江堰等于李冰

等于人。

是人都得体检。

一般来说

一年一次。

都江堰的体检

名岁修。

岁修的设备

是李冰生前定下的。

共两台:

一台测试,叫水则;

一台治疗,叫深淘滩、低作堰。

岁修年年修。

李冰给出的设备

用了二千多年了——

水消水长,

至今免检免修。

◆卧铁

蜀守李公凿离堆以利蜀,刻“深淘滩、低作堰”六言于石,立万世治水者法,所以制水出入,为旱涝计者至矣。

——(明)卢翊《治水记碑》

在离堆公园。

我听到的

不光是导游的解说,

还有四根卧铁的声音。

它们在离我二三尺远的地方说话。

我听到的

却是上游的上游

内江水底的

金属的响器。

“深淘滩、低作堰。”

“分四六,平潦旱。”

这是岁修的偈语。

意思是

河床高矮由卧铁来说,

水量左右由卧铁来讲。

离堆公园的四根卧铁

是明代及其后来的。

但岁修歌谣

早在李冰时代就已铁定。

◆李冰祠

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造兴田万顷以上。始皇得其利,以并天下,立其祠也。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

蜀的版图

纳入秦的一体之制——

九十六年后

秦统一中国。

秦统一中国的十五年

短小而伟大

积弱而强傲。

七雄战国,大争之世。

秦吞六国一统天下

大浪淘沙,势不可挡。

这其中的其中

有蜀的份额

有李冰的盈盈一水。

始皇在世时

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更清楚地明白

蜀守冰居功至伟。

遂下令为不在世的李冰

建一处永生的房子——

从荒山野水采集七彩星光

聚拢李冰的气

请李冰的精神复盘、显形;

之后

移居房内。

即便改朝换代

秦散了,梦散了

有一脉气

不能散。

就像祠主的水

并了时间的河道——

一个千年+

又一个千年+

天高皇帝远。

◆命名学

李冰以秦时为蜀守。

——(宋)乐史《太平寰宇纪》引(西汉)扬雄《蜀王本纪》

李冰的水,

最初,

是从他的名字上起水。

最初,

是把他的姓氏省略掉,

所有的地盘全让给水。

所有的地盘

是一个冰字——

一个把两条河流凝聚在一起的结晶。

明亮,干净,闪闪发光;

低调,冷静,透明至无

——那是世界上最遥远最神秘的晶化过程。

做这件事的,

把一件事做成这样的,

是一位太史令,他叫司马迁。

结晶在一个字上的两条河流,

一条叫岷水,

一条叫沱水。

岷水、沱水就是现在的岷江、沱江。

但那时,言江就是长江,论河就是黄河,

其他所有河流皆称水。

一个字的偏旁部首,

顾左右而言他,

笔笔都是河道。

无问丰水期,

枯水季,

笔笔都一衣带水。

走了很远了。

走了一万个大海。

那个字还在频频回头——

在我们耳畔发出王昌龄一般的声音:

水族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缘木求鱼,煎水作冰。

这样的奇迹,

古往今来,只此一例。

◆冰儿

江神遂死。蜀人慕其(李冰)气决,凡壮健者,因名“冰儿”也。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引(东汉)应劭《风俗通义》

李冰除了死后被尊为川主,

在世,还有另一个称谓。

另一个称谓,

今天看来,多么不合时宜啊。

李冰可是蜀郡太守,

相当于现如今一个大省的一把手。

位高权重。

不怒自威。

另一个称谓,叫冰儿。

东汉《风俗通义》说:

蜀人仰慕李冰勇气,遂对所有健壮者

以冰儿呼之。

自此,冰儿既指李冰,

又指健壮的蜀人。

太守,冰儿。

川主,冰儿。

官与民,神与人,

在李冰的命名学飞地劈头相遇。

如是的称谓形如冰、火,

却相处得那么干净、亲切——

就像水与水的接缝,

火与火的缝接;就像亲人唤亲人。

人民取的名字,人民给的荣誉,

比我们的认知,高了一千年,又一千年。

◆一九六二年的河边

所谓内江即指此地。江水流至城下分成两支,最后再分数支。全是李氏父子所疏通的,留下大川小河无数。其人其功,并不亚于大禹。

——(日本)山川早水《巴蜀旧影》(载《巴蜀》日本东京成文馆日明治四十年〔1909〕版)

再次来到

母亲那少妇的

一九六二年的河边——

我的青城风吹开的河边。

河流从高处流来

向高处流去

——多白的入云龙。

我在河流的谷底

呼吸它刮起的回风

和迸溅的新氧。

整个画面

像一只飞翔的大鸟:

翅膀博大、轰鸣

头脑睿智、流转。

离去的途中:禽分解

云朵干燥、轻飘;

附会玉垒山影

和一排脐带般的堰树。

◆灌县

有侍郎堰。其东百丈堰,引江水以溉彭、益田,龙朔中筑。又有小堰,长安初筑。

——(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地理志》

给我生命的是灌县。

让我生命变强变衰的

是都江堰。

两个地名,一个地方,一字之差。

冰唤呼李,李寻找冰

也是一字之差。

但在我履历表出生地一栏

不管怎么填,李冰的水

一滴不多,一滴不少,

总是装得满满的。

五十八年了

回回都这样。

◆荐者田贵

秦昭王听田贵之议,以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造兴田万顷以上。

——(隋)虞世南《北堂书钞》卷74引(东汉)应劭《风俗通义》

田贵来无踪

去无影。

他不是人。

是人

也只能是

山与河的托身。

否则

他怎知李冰之志

之才?

否则

秦昭王、宣太后怎会听其荐?

——大秦只在乎山河之变;

只在乎

山河走出山河,走向山河——

大一统。

李冰守蜀。

田贵复归山河

再不示人。

对于李冰的水来说

没有任何故事,比一笔田

更贵。

(0)

相关推荐

  • 都江堰,天府之国的生命之源

    到成都,不能不去成都平原的生命之源"都江堰".当我还在读书的少年时代,就已经知道都江堰是我国二千多年前修建的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从此,都江堰和李冰父子的名字,就一直记忆在我的脑海中. ...

  • 都江古堰赋

    陶武先    1948年生, 四川射洪人.中央党校政治学研究生.曾任四川省第十届政协主席,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著有<求理刍论>< ...

  • 成都说不完的李冰故事

    出土的汉代李冰石像 东汉时期,民间流传着李冰变成牛下河斗杀江神的故事.故事里的李冰决绝而勇敢,为故事外的蜀人所普遍钦慕,他们爱屋及乌,便把现实中凡是壮健的人都称之为"冰儿".此时的 ...

  • 都江堰:深淘滩,低作堰,遇湾截角,逢正抽心

    都江堰 黄俞 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 恩波浩渺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 劈斧岩前飞瀑雨,伏龙潭底响轻雷. 筑堤不敢辞劳苦,竹石经营取次裁. 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 ...

  • 都江堰治理“六字诀”

    摘要:深淘滩与低作堰,用朴素的哲学思想,以一深一浅.一引一分正确处理了引水与排沙的矛盾.故历代都把这六字诀奉为至宝,代代相传,成为维修与护理都江堰的必遵之法. 都江堰结构示意图 一.都江堰管理 都江堰 ...

  • 冰凿离堆

    冰凿离堆 国人对为民造福消灾的官员,历来心存敬佩,心存感谢.一些为民造福消灾的官员,生前受到尊重,身后受到祭祀,有些被推上神坛,成了接受万民香火的神仙. 公元前,秦王派李冰任蜀郡太守.蜀郡,对于秦国有 ...

  • 千年奇迹都江堰:它的工作原理是啥?为何能造福人类两千年?

    都江堰,无法复制的千年奇迹‍ 人类治水,要么筑堤,要么建坝,要么疏浚河道,到了今天,科学技术能做到的不外乎也就是这三项. 但是千年前的都江堰之所以无法复制,就是在于它的治水设计在满足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 ...

  • 一文看懂四川都江堰工程是怎么工作的

    都江堰水利工程,竟成了日本的"眼中钉"?是的.日本还想轰炸毁掉都江堰,他们能成功吗? 都江堰水利工程航拍(从岷江下游往上游方向看) 这话一说就到了上世纪的抗战时期,日本侵略中国,尤 ...

  • 【精品名家文学】隆重推荐 水弦先生《时代佳作 专辑》2021051506

    [中国当代杰出诗词名家百强榜]至尊荣誉 [比投网]和[神州文学<比投微榜>大赛组织委员会]联合推出 会长:王世春   总编:卢春志  联合推送 诗 水弦的诗 1.裂缝里的花朵 有多次我看见 ...

  • 都江堰  平水韵

    雨季患无穷,天干赤地融. 分江千里沃,旱涝保民丰.

  • 【名家典藏】总第 0991期 著名诗人 温青的长诗节选(30节) ||苦难已经是苦难了 我们不便打扰

      总 第 0991 期  名家名人典藏      平 行 宇 宙          -- 诗 电 影 世 界 --     订制专属视频加微信:yspl090806   世界诗歌日「春天送你一首诗」 ...

  • 东南有山风水(房子南北通透,北面有一条河,河水很好,东南有山,风水怎么样.)

    2021-07-09 04:43:04分类:首页 > 风水 1.房子南北通透,北面有一条河,河水很好,东南有山,风水怎么样. 山主人丁水主财,古人追求背山面水的座向.北面有山则叫有靠,高上可耕种 ...

  • 李红卫散文山野村人游记(卷十四) 蜀国行.都江堰看水.青城山问道

    一."天府之国"的由来 "天府之国"汉语成语,形容土壤肥沃.物质富饶的土地. "天府"一词最早见于<战国策.秦策一>中,秦灭巴蜀 ...

  • 名家说徐汇,这些老房子个个有故事!

    每一座城市 都有属于自己的腔调与温度 每一座建筑 都因人与人的故事变得格外鲜活 生活工作在这座城市 每一次驻足.每一次相遇 都是独一无二的妙趣横生 请接住我们递来的这只话筒 上海市"建筑可阅 ...

  • 【名家走笔】丹水无澜

    作者简介:刘先琴,女,河南淅川人,中国作家协会河南分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作家协会会员,高级记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政协委员,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兼职教授, 先后在南阳地 ...

  • 行云流水——名家山水画作品中的云水瀑布图

    行云流水--名家山水画作品中的云水瀑布图:

  • 名家鉴赏丨“北宗山水第一人”——溥心畲

    "北宗山水第一人" 他是深受慈禧喜欢的皇室王孙, 没当成皇帝的他, 却成了中国文人画史上最后一位大师. -- 溥心畲 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是溥仪, 而中国文人画最后一位大师是溥心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