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我同行之流水线的记忆
『写在前面的话』
将一产品的复杂工艺分解成许多个单一加工的工序。每一道工序由一个或一组人完成,而不是全部或数道工序由一个或一组人完成;毋庸置疑,前者的产出效率要远远大于后者。
同社会化大生产一样,最小单元的工作流程即简单又效率,使大脑更易处理。
然而。。。
『正文』
通常,我们不会记得过去这么些年,我们每一天三餐都吃了什么,我们穿着什么样的衣服,更不要说,单拿出许多年前的某一天我们吃了什么,穿了什么。否则,大脑有再多的容量,也会因硬盘已满而速度变慢,甚至系统崩溃。对于日常行为,大脑除了执行之外,并没有打算对此增加记忆任务。
但有一天的早餐我记得了。
有一年,公司年会在海南举行。一天阳光明媚的早上,我们在一家酒店吃自助早餐。餐厅明亮气派,窗外就是海滩。早餐也非常丰盛,陆续来吃早饭的同事们互相打着招呼,边吃边侃侃而谈。
现在想起来,还隐约感觉到一阵海风拂面而过,带来海面的气息。
之所以记得这顿早餐,是包含其中酒店、沙滩、阳光、美食和轻松友好的氛围等一系列不寻常的情景元素。
这就好比在某一天的流水线作业中,突然某个环节的设备出现了致命的故障,而不得不请服务工程师从国外赶来修复设备。为了保证生产不会因此耽搁下来,便临时采用了人工手动的方式继续生产。这次特殊的生产甚至惊动了公司高层,而每一个一线员工对此也记忆犹新。
这也是普通元素加入额外元素,而形成的不灭记忆。在遗忘曲线中,我们第一次学习后不久,记忆量不到四分之一。而这本来就很少的一部分,甚至包括在知识点之外的内容,比如培训师的着装,当天的天气。许多天之后,我们忘记了大部分培训的内容,可是培训师的音容笑貌居然还记得,真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难忘记忆中,总会有些不想记,却被记住的部分。我们不知道,甚至无法精准控制大脑记住什么,忘掉什么。
但,大脑这种记忆的方式还是会给我们带来启示。
在普通的情形下,我们会忽略自己熟悉的模式。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会遗忘人生中的大部分日子。但如果熟悉的模板跳出了常见的情形,我们就会记忆深刻。如果在亲子过程中,我们刻意加入一些额外的元素,本来一件极普通的事,可能就会被孩子用心记住,很久很久。
比如,我们一家人很喜欢去古北水镇。每年都去,每次去都选择在不同的季节。我们遇到过飘雪,遇到过大雾,遇到过细雨,也遇到过风沙,当然也有阴天和晴天。
有时候,我们会提着灯笼,夜爬长城;也有时候,整个晚上,都在广场上看演出节目,看无人机表演;我们还决定下一次就在儿童乐园里面呆上一天。
每一次去,棉棉都记得上一次去发生了什么。比如,棉棉四岁那年去,她还记得头年古北之光前面的圣诞树不见了。
也许,某一年,某一天,她会自己,或者不是和我们去。走在高低起伏的石板路上,两边的石墙上也爬满了绿色的藤蔓,她应该会想起来什么吧,那些曾经让她无拘无束的日子。
那些温馨过我们的本来就不是惊天动地的事件。通过不同的方式,记住一些日常小事,便可以难忘一辈子。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忘掉仪式感的原因。
春节一年一次,一定要一大家子人在一起。,贴对联、包饺子、换新衣。。。每一件都必不可少。
我们也许不会记得发生在每一个春节期间的每一件事,但我们不会忘记这个传统,这代表着平安、团圆和家的温馨。
而我们便是通过许许多多的普通加额外的仪式元素,丰富了人生的意义。仪式感便是这样建立起来。我们不会记得普通的一顿饭,但我们记得和家人在一起的年夜饭。而有些记忆和春节晚会一样,按着报幕表的顺序,历历在目。
从记忆的角度,这是一种模式化的重复。更妙的是,我们会在叙述性记忆中的空白部分填充入我们所预期的部分,虽然是虚构的,但仍可以伴我成长,照亮未来,温暖一生。
当我们营造氛围时,孩子并不知道能够记住的原因,在于那些非核心的部分。
刻意感动,未尝不可。
『写在后面的话』
“这美妙的一刻是如此动人心魄,你会因为这独特的一刻而将其铭记于心。”
『题外话』
在幼儿园外面,在棉棉进去之前,我亲了她头顶一下。
棉棉说,还要亲一下,必须亲两下。
我说,爸爸亲多少下都不够。
『日有所思』
不管我们做错了什么,或遗憾,或后悔,我们还拥有复盘。
一END一
还是超级喜欢的恐龙,对外形轮廓的线条把握也越来越好了
可那个黑色的小标志是什么呢
*** 第二百三十一篇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