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写作:寻找“是什么”后面的“为什么”

现实比小说更容易理解,因为小说需要遵照某种可能性,而现实不需要。

当我们对故事中将要发生的事情有了客观的认识,尽管有时感觉比较模糊,而且有些想法可能还比较简单,但却让我们能够找到与故事相关的素材和信息。

如何把这些笼统的东西转变成生动的细节?最好的方法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

每一个“是什么”背后,都有一个“为什么”。

一、知道为什么发生

除非我们知道为什么会发生,才能明白具体将要发生什么。

这些为什么,是故事内在逻辑的源泉。它让我们明白,一件事情可能发生,能够发生,确实会发生。

事件一件接着一件发生,读者就会如饥似渴地盼望着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为什么”还能够驱散迷雾,让故事的因果关系出现在我们的想象中,清晰且确定,等待着故事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故事的答案,往往隐藏在主人公的过去之中。从主人公的过去,可以挖掘出主人公的内心矛盾、真实想法、行事规则,以及内心的渴望。而这些正是主人公行动的先导和行为的动力。

思考每一个场景,有的场景虽然有具体的情节点,但没有相应的逻辑来支撑,也不能让人信服。有的场景虽然有笼统的总结和归纳,但缺少详细的细节,缺乏相应的内容。

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梳理和掌握“为什么”,以此来挖掘细节,进而提炼出真实有趣、有血有肉的场景。

二、监测情节点的可信度

许多时候,我们觉得一个想法看起来还不错,就会顺着这个思路写下去,好像它是一个已知的事实,但写了很多之后,才发现这里面似乎存在着逻辑错误,导致写出来的东西偏离了主题,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这时候,我们就要学会放弃。因为长痛不如短痛,与其坚持一种错误的想法,不如尽早把它放弃掉,结束这种错误。

我们应该在刚开始时,对每一个情节点的可信度进行监测,通过深究“为什么”,从而得到更多的“是什么”,通过细节生成细节,以此来推动故事的发展。

许多情节看起来精彩巧妙,实际上却杂乱无章。所以理清情节的可行性,可以把不合理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搞清情节点的逻辑关系

检验现有情节点的逻辑关系,以此来唤起情节的活力,推进故事的发展。

我们要考虑为什么这件事可能发生,他具备发生的可能性吗?许多模糊的情节点就会卡在这里。

情节点的逻辑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并不是说这些情节点根本不可能实现,而是要让一件可能发生的事情转化成故事的细节,已支撑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

事实上,最简单的解决方法,往往是正确的那一个。

当情节点的逻辑打通后,就会让场景一层一层抽丝剥茧,通过最后一道考验。

从主人公的内心矛盾来看,为什么这件事会发生,这个问题能够让我们洞察情节的真正意义。

如果一个情节点已经通过了重重考验,那么他能否解决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就决定了他是否能够被写进故事里。

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逻辑问题,通过深入地挖掘,越挖越深,收获也会越来越大。

通过挖掘,可以深入问题的核心地带,弄清楚那些幽暗深远、错综复杂的逻辑关系,寻找到问题的答案,可以轻松打通故事的写作通道。

多问几个为什么,模糊的情节就会变得更加具体有力。

这些情节点不管是从外部来看,还是从内部来看,都是合情合理的。而且在询问为什么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保留开篇的场景,还能继续沿着故事线往下写。

因为这条故事线在逻辑层面是合乎情理的,在心理层面也是畅通无阻的。除了赋予情节某种魅力,以驱动故事发展的力量外,我们还能从中挖掘出更多的“是什么”。

四、如何行动

看看自己的想法清单和场景卡,找出理清逻辑和组织材料两个方面我们不清楚的地方。如果两个方面都不清楚,就沿着时间的先后顺序去检查。这一点很重要。

通过对第一个情节点的探测,我们得到的信息一定会影响并确定第二个情节点,让我们有新的发现,如此进行到下一个情节点。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每一个模糊的情节点通过各种考验。

如果在此过程中我们对主人公,或者对其他人物有了新的认识,一定要迅速把这些认识记录下来,放进这个人物的文件夹中。

在想法清单里,我们还在不断添加新的模糊情节点,通过深入思考,抽丝剥茧,把这些模糊的情节点变得更加清晰明了。

如果有具体的场景露出冰山一角,就把它写成场景卡,放进随机文件夹中。

当这些场景更加具体,更加生动,更加有趣,能够为我所用时,就把它放进拓展文件夹中,甚至于直接放到我们的故事当中,成为故事的一部分。

(0)

相关推荐